趙光斌
【摘 要】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時期,各行各業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就話劇表演來講,在新時期,導演藝術在我國戲劇舞臺上呈現出了主導性和主宰性,這成為我國新時期戲劇舞臺的一個突出現象。不僅出現了一些觀眾耳熟能詳,被研究者列為重點研究對象的導演,還出現了在新時期為我國話劇做出突出貢獻的導演,他們是我國話劇舞臺上的重要景觀。
【關鍵詞】新時期;話劇導演;風景拾零
中圖分類號:J8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023-01
在新時期,我國話劇表演獲得了突破性發展,不僅出現了一批被觀眾所熟知的導演,還出現了一批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對話劇發展具有重要貢獻的導演。他們共同努力,取得了話劇發展的驕人成績,可以說,導演是話劇發展中一道靚麗的風景,所以對新時期話劇發展中的導演及其導演藝術進行分析和解讀,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國新時期話劇的發展歷程,也可以更好地體悟話劇發展中的理念和思想變遷。
一、舞臺表現的“驚世駭俗”
在新時期的話劇發展中,戲劇的“驚世駭俗”表現得更加強烈,而對此做出突出貢獻的是孟京輝以及其導演的一系列先鋒戲劇。先鋒戲劇是審美現代性在藝術領域的一種激進表達,帶有強烈的反叛意識和超前意識。從時間上來看,其具有明顯的流動性、創新性和前瞻性。從空間上看,其又具備了本土性和邊緣性的特點。從具體的舞臺表演來看,先鋒戲劇對觀眾的審美理念和既成習慣帶來了巨大沖擊,其怪異的表達和逆襲的姿態使得舞臺表演具有“驚世駭俗”的效果。在新時期的先鋒戲劇發展中,孟京輝的《戀愛的犀牛》《思凡》《琥珀》等作品,都引起了劇烈反響。也正是在孟京輝導演的不斷堅持和努力下,我國新時期的先鋒戲劇從模仿西方的形式走向了藝術的自覺,這種變化和發展使得我國新時期話劇在表現形式以及理念傳遞方面具有了突破性的發展。
二、舞臺敘述和運作體制
在新時期的中國話劇發展中,對舞臺敘述和運作體制進行深入討論,這對于話劇的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就具體的分析來看,所謂的舞臺敘述實際就是對話劇戲內的分析探索,而運作體制則是對話劇戲外的研究。在新時期的話劇發展中,對舞臺敘述和運作體制探討最為典型的導演是中央實驗話劇院的吳曉江。吳曉江導演的想法很多,他要將自己的想法通過話劇進行表現,所以在戲內和戲外的研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的三部作品《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瘋狂過年車》《離婚了,就別再來找我》是對戲內戲外進行探索的典型代表。吳曉江導演曾說過:“我每排一個戲都在想,我能說什么?能夠給觀眾什么新東西?我是不是能把這個戲排得跟別人不一樣?如果這幾點我都沒有答案,我肯定不敢接受這戲,我寧可放棄。”吳曉江導演對自己的作品要求很嚴,一方面,他排的劇要表現一些新奇的東西,讓觀眾發現新意;另一方面,他的劇還要和戲劇外的世界接軌,換句話說,是他的劇要讓觀眾將思考導入戲外,也就是通俗社會,所以說吳曉江導演的作品,實現了對話劇舞臺敘述和運作體制的集中探索和研究。
三、美學立足點和空間觀照性
在新時期話劇的發展中,其美學立足點和空間觀照性被導演廖向紅進行了重點關注。從戲劇舞臺的表演本質來看,戲劇舞臺表演要有基本的美學立足點,也要做到空間的觀照,這樣,舞臺的整體感以及時空上的立體感會更加清晰。廖向紅導演的兩部話劇作品《列兵們》和《遠的云,近的云》,前者將“再現審美”向“表現美學”進行拓寬,而后者則對小劇場演出的空間探索進行了實踐。簡單來講,廖向紅導演的話劇,一邊進行著舞臺創造和審美的追求探索;另一邊又進行著舞臺空間的觀照性實踐,可以說,她的思想理念,使得戲劇舞臺的美學表現有了進一步發展,使得舞臺空間的構設也有了突出進步。
四、京派話劇分析
在新時期的話劇發展中,涌現出了一類具有典型性的地方特色話劇,京派話劇就是其中的代表。京派話劇著重表現“皇城根兒的語言、心態以及時代特征。”京派話劇的代表作是任鳴導演的《北京大爺》。該作品通過表現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經濟對傳統經濟的沖擊,反映“北京大爺”在面對這種沖擊下的矛盾心理,從深處將“北京大爺”進行善意的批判。在整個話劇表現中,老北京的方言以及北京人熟悉的場景布設,使得該劇充滿了濃濃的京味兒。在“京味兒”當中,將老北京人在時代發展下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五、話劇表現力的增強
在新時期的話劇發展中,話劇不僅進行了開拓式發展,也積極向傳統汲取能量,在回望傳統的過程中,話劇的表現力有了進一步增強,其活力也更加突出。如查麗芳編導的《死水微瀾》,這部話劇進行了“傳統”的回望,而此處的“傳統”指的是傳統戲劇表現美學的“傳統”。在傳統的能量汲取中,《死水微瀾》的表現力明顯增強,整個美學表現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新時期的話劇進步與發展,和導演藝術的提升有著重要的聯系,而導演藝術的提升則是由導演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和理論實現的,他們是話劇發展史上的靚麗風景。
參考文獻:
[1]霍小寧.中國話劇導演之濫觴[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2,(03):34-40.
[2]羅輯.王曉鷹:中國式舞臺意象的現代表達[J].戲劇文學,2017,(01):54-65.
[3]田本相.中國話劇的詩化傳統——為紀念中國話劇110周年而作[J].美育學刊,2017,8(04):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