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瓊
【摘 要】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這種新興的教學手段逐步滲透到高校各個學科教學中。微課憑借其顯著的特點在內容龐雜而又抽象的高校聲樂教學中能夠發揮出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從微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優勢分析入手,從翻轉課堂、對傳統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全程化運用三個方面探討了微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旨在將微課與高校聲樂教學融合,因“課”制宜地將微課的優勢展現出來,提高聲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微課;高校聲樂教學;翻轉課堂;補充;全程化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197-01
微課這種舶來品誕生于2010年的美國,隨之迅速在我國高校教育中展開。微課憑借其形式多樣、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等特點,在高校各專業教學中尤其是通識課程教學中運用廣泛。我國高校聲樂教學以小班、小組和一對一單獨教學的方式進行,聲樂理論晦澀難懂,聲樂演唱技法抽象難懂。當微課融入聲樂教學后,不但能夠將難點重點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方式進行提煉教學、補充教學,更能夠利用微課貫穿于聲樂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轉變教學方式、開發教學資源。在5-10分鐘的微課教學中,將課堂教學的精髓和核心壓縮進去,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
一、微課應用于高校聲樂教學的優勢
較之傳統聲樂教學,微課雖然時間短,但是優勢顯著。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適應面廣,提高師資效用。面對聲樂理論和聲樂演唱,老師要一遍又一遍講述、重復,學生接受和掌握程度也不一。在微課教學下,老師在最佳狀態下進行發聲示范、演唱示范,通過電子郵件、微信朋友圈等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電腦、IPAD、手機上重復學習,適合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第二,形式多樣、生動有趣。微課通過動畫、圖像等多種展示形式將聲樂理論、演唱技法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地表現出來,網絡化信息化教學也更符合90后、00后學生的信息接受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第三,教學內容的開發與資源的擴充。微課內容突破了傳統聲樂教學中以教材為主的模式,微課既可以是教師自己制作的視頻、動畫、圖片等,也可以將MOOC內容進行重新編輯,引入國內外著名高校聲樂教學的精華,提高微課質量。同時師生間交流途徑更多,除了傳統面對面、電話、短信交流外,即時通信軟件的交流方式也開辟了新的交流途徑,讓微課教學延伸得更廣。
二、微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展開模式
當前微課之于高校聲樂教學雖然已經廣泛應用,但是尚未形成利用微課而形成的教學體系。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三個方面的運用展開模式,這三種模式各有特點,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天賦等情況來選擇應用。
(一)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回歸教育本質,將教學主體交還于學生的重要教學形式。微課與翻轉課堂結合,在上課前教師將精心準備好的微課課件發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先自主學習,通過微課幾分鐘的學習,讓學生知曉課堂上將要講授的教學內容、難點和重點。讓學生在微課學習中發現自己學習存在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由老師進行引導、解答。有的放矢的教學不但讓學生學習效率更高,也讓課堂教學變得輕松、活潑,師生之間交流更有內容和質量。
(二)全程化運用
全程化運用微課進行教學,是與傳統課堂教學融合的方式。在每一堂聲樂教學課中,教師可以開辟出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先觀看微課內容,將教學內容進行梳理,也可以將教學關鍵點進行講述;還可以借助MOOC的內容進行再講解和評述。例如教師為了重新編排教學秩序,可以在微課中對嶄新的教學秩序進行講述,讓學生理解后進行學習。全程化的微課教學,不但引導學生與教師教學更加協調,也讓教學過程更簡單,更高效。
(三)針對傳統課堂的補充
聲樂教學最困難和最難以解決的問題是學生對發聲、演唱技法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課堂上在發聲技巧學習上,有些學生掌握不準確,老師不可能為了顧及這一位同學的困難而停留在這個教學點上,那么這位同學的發聲問題就成了“遺留”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便會成為影響專業發展的大問題。在微課教學下,能很好地補充傳統課堂的缺點,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錄制解決方案的微課,通過共享微課,不僅能讓有同樣問題困惑的學生解決問題,更能讓其他學生進行鞏固和加強。這樣的微課教學,是對課堂學校的補充,更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之道。
三、結語
總而言之,微課已經成為高校聲樂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前期應用和探索后,應建立微課運用在聲樂教學的標準化、規范化教學體系,讓其切實運用在翻轉課堂、全程化和補充幾個方面,發揮微課的優勢和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微課是教學形式的一種,切不可本末倒置,以微課替代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卿丹.芻議微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音樂時空,2016(9):160-161.
[2]廖星麟.微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淺析[J].才智,2015(33):37-38.
[3]李伯耕,楊潤.微課教學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的反饋調查[J].藝術科技,201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