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郭秀
摘要 闡述了大同地區谷子產業現狀,總結了谷子生產存在的問題,對大同地區廣靈縣2017年谷子機械化生產成本及效益進行分析,得出大同市機械化谷子作業較傳統露天谷子作業純收入提高13 875元/hm2。同時,根據大同市特殊的地形及氣候條件,提出谷子發展建議,以期為該地區的谷子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谷子產業;現狀;問題;機械化生產;效益分析;發展建議;山西大同
中圖分類號 S5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1-0045-01
Produc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Millet in Datong Area
CHEN Yao 1 GUO Xiu 2
(1 Agriculture Committee of Guangling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Guangling Shanxi 037500; 2 Huliu River Wetland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status of millet industry in Datong area was expounded,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millet production were summarized,the cost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mechanized millet product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open millet production,the net income of mechanized millet production in Datong area was 13 875 yuan/hm2 higher. At the same time,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topography and climate conditions of Datong City,th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llet industry in this area.
Key words millet industry;status;problem;mechanized production;benefit analysis;development suggestion;Datong Shanxi
谷子是大同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近幾年來,由于種植谷子的比較效益增加,加上谷子產業化成果的轉化,機械化播種以及全程機械化作業面積不斷增加,產量也逐年提高。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處東經112°34′~114°33′,北緯39°03′~40°44′。丘陵面積為1 177 km2,占總面積的56.6%;山地面積為278 km2,占總面積的13.4%。大同市氣候干旱多風,溫差較大,年均氣溫6.4 ℃,年降水量400~500 mm,初霜期為9月下旬,無霜期125 d左右。因此,地形及氣候的特殊性決定了大同地區農業的出路為小雜糧,尤其是谷子的種植和推廣。
1 大同地區谷子產業現狀
1.1 生產狀況
目前,大同地區農民對谷子的耕作除整地基本采用機械外,其他作業環節基本是人力和畜力作業,尤其是間苗和收獲環節基本沒有相應機具可使用。播種基本上采用傳統的條播方式,中耕除草仍以人工為主,收獲一般采用人工鐮刀收割、掐穗、碾壓或脫粒、人工清選等,勞動強度大,嚴重影響了谷子生產。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保守估計,5~8年后農村種植谷子的勞動力以55歲以上老年人為主,農村勞動力的嚴重下降勢必影響谷子的種植及產量。
1.2 加工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同地區共有谷子加工點2 100個左右[1],有自主品牌且國家認證的加工企業或公司158家,其中除東方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禾卓偉業有限公司、廣靈眾益小米加工廠、廣靈新利達特產商貿公司等企業外,還有很多企業仍處于作坊式加工階段,以原料脫殼篩選包裝加工為主,深加工的不多,95%以上以原糧形式流通和銷售,包裝形式粗放(主要為麻袋或面袋),產業化程度較低,消費市場有限,效益一般[2]。
2 存在的問題
2.1 農戶自留上年種子問題突出
種子質量差別較大,品種混雜退化,品質得不到保障。直接表現為谷子黑穗病、白發病等病害嚴重,不僅經濟損失慘重,而且極大地挫傷了農民種植谷子的積極性。
2.2 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
谷子多是一家一戶的種植模式,種植區域分散,且多種植在丘陵干旱少雨地區,受年度氣候條件和地理影響,品質和產量水平不穩定,未形成規模。
2.3 加工滯后,促銷不力
從目前全市的眾多加工企業現狀看,無論是規模還是加工手段,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普遍不高,加之促銷不力,市場占有率不高。
3 谷子機械化生產效益分析
3.1 勞動力投入成本
傳統露地谷子勞動力投入為整地施肥19.5個/hm2(單畜力折成1個人工)、播種15個/hm2、鎮壓15個/hm2、間苗49.5個/hm2、除草15個/hm2、清壟15個/hm2、追肥3個/hm2、病蟲害防治7.5個/hm2、收獲22.5個/hm2,這樣需投入普通勞動力162個工/hm2(每個工以10 h計)[3]。以目前的勞動力120元/10 h報酬計算,傳統露地谷子種植收獲的人工勞動投入16 200元/hm2;機械化地膜覆蓋谷子勞動力投入,整地、施肥、播種、覆膜和鎮壓2 250元/hm2(全程機械化3個人工完成1.33 hm2/10 h)、除草、清壟和追肥、病蟲害防治費用1 200元/hm2(全程機械化2個人工完成1.33 hm2/10 h),收獲運輸2 250元/hm2(全程機械化3個人工完成1.33 hm2/10 h)。機械化地膜覆蓋谷子種植收獲勞動總投入5 700元/hm2。
綜上所述,從人工勞動投入角度分析,機械化地膜覆蓋谷子作業較傳統露地谷子作業勞動降低成本10 500元/hm2。
3.2 效益
機械化作業需地膜675元/hm2、除草劑等農藥450元/hm2,傳統作業地膜和除草劑0元/hm2。根據2017年對廣靈縣宜興鄉33.33 hm2集中連片機械化作業收獲比較,機械化地膜覆蓋作業大白谷品種的谷子產量6 000 kg/hm2,而傳統露地作業相同品種谷子產量5 250 kg/hm2。按照2017年谷子售價6元/kg計算,機械化作業谷子收益為6 000 kg/hm2×6元/kg=36 000元/hm2,扣除人工投入5 700元/hm2、地膜及除草劑投入1 125元/hm2、種子900元/hm2、化肥2 250元/hm2,機械化作業谷子純收入為26 025元/hm2;傳統露地作業谷子收益為5 250 kg/hm2×6元/kg=31 500元/hm2,扣除人工投入16 200元/hm2、種子900元/hm2、化肥2 250元/hm2,傳統露地作業谷子純收入12 150元/hm2。因此,機械化谷子作業較傳統露天谷子作業純收入提高13 875元/hm2。
4 發展建議
隨著山西省谷子種植技術的不斷改良和機械化作業機具的不斷完善,谷子優質特色品種應納入良種補貼和種糧補貼,配套農機應納入農機補貼[4-5]。在谷子全程機械化項目的示范推廣帶動下,全省谷子產量和機械化作業面積將逐年增長,機械化作業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6]。
5 參考文獻
[1] 宋國平.大同市谷子生產現狀及產業化對策[J].農業技術裝備,2012(10):46.
[2] 季健平.國定貧困縣廣靈縣的山西東方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N].人民日報,2017-12-13(10).
[3] 劉要辰,韓明委,郭建軍.伊川縣谷子產業現狀與發展建議[J].河南農業,2017(16):53.
[4] 周應軍.豫西旱地谷子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17,33(3):40-41.
[5] 張玉峰.山西省谷子機械化生產現狀及發展建議[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2(20):35-37.
[6] 李順國,劉斐,劉猛,等.新時期中國谷子產業發展技術需求與展望[J].農學學報,2018,8(6):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