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巖
【摘 要】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供水管道質量老化、以及施工質量等問題,造成了管道損壞等情況,造成供水管道漏失量增加,給供水企業造成成本提高、水壓不足和供水困難等問題。本文分析了供水管道漏失的原因,介紹了供水管網檢漏的方法,闡述了解決管道漏失問題的方法與措施。
【關鍵詞】供水管網;漏失原因;解決方法
一、供水管道漏失原因的分析
造成供水管道漏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總的概括起來不外乎以下幾類:管理、設計、施工、維護和不可抗力。
1.管理缺陷
目前許多供水企業的漏損率達20%-3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給生產經營造成很大影響。這說明我們的供水管理仍有漏洞,一些供水企業領導缺乏足夠的重視,沒有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抓,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處理漏損問題,使得問題日趨嚴重。
2.設計不合理
管道鋪設缺乏統籌規劃與設計,未能綜合考慮管頂的覆土壓力、地面荷載,致使供水管網覆土深度不夠,管材在長期荷載作用下出現破損;一些技術性較為復雜的工藝如倒虹管施工,由于缺乏施工設計僅憑工人經驗操作,在原有管網基礎上加環時不做平差校核僅憑主觀愿望假設。不考慮局部水錘等破壞影響。這些都是由缺乏綜合設計而引發的工程隱患。
3.施工質量差
管道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供水的安全。但往往由于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缺乏責任心,違反設計文件和施工規范的要求,管道敷設敷衍了事,導致管道接頭質量不好、管道防腐措施不佳等問題,加上施工監督管理也不夠到位,管材及配件等質量低下劣質等情況也屢有發生,從而給管道漏水或爆裂埋下了隱患。
4.維護不到位
有些給水管網漏損并非因質量或人為破壞造成,而是由于計量儀表的誤差、統計上的不準確以及某些違法違規的用戶盜用而造成漏損。由于年限問題、輸送介質、土質、本身材質等問題,管道發生自然老化出現跑冒滴漏,在管網運行維護中,如管道的防凍不妥而破裂,消防栓被碰斷壓壞等也會引起漏水。此外建筑商的野蠻盲目施工挖斷水管或在地下管線上建構筑物使得管線受壓開裂等,也是造成管網漏水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5.不可抗力的影響
不可抗力指供水企業、用戶和主管單位都無法控制的事件如地震、洪水、戰亂等造成的給水管網及凈水廠等構筑物的破壞。
二、供水管網檢漏的方法
1.直接觀察法
在進行供水管道檢查的過程中,其直接觀察法是從地面上的水漬直接觀察供水管道漏水的情況,如果有清水滲出并且排水的過程中有清水流出,部分地面出現下沉,或者晴天的時候地面出現濕潤的情況等,這就表明了供水管道出現滲水的情況。通過直接觀察法能夠有效的了解供水管道滲水的部位,并且對其進行及時的處理,進而減少因為供水管道的漏水而沒有處理進而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但是,直接觀察法在檢查供水管道是否漏水的過程中,其使用還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在供述管道滲口較小或者埋藏比較隱蔽的地方,直接觀察法并不能有效的進行確認,并且不能夠確定具體的滲口部位,如果這樣盲目的進行修補,不僅不會產生良好的修補效果,還會影響供水管道的其他部位的正常使用。因此,在使用直接觀察法進行供水管道是否出現滲漏檢查的情況,應該仔細的觀察周圍的情況,并且結合先關的知識和經驗進行進一步的確定,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直接觀察法的正常的使用,進而對其進行有效的維修。
2.音聽法
使用聽音法進行供水管道的檢測,主要是利用聽音的儀器來尋找水聲并且加以確定。在使用聽音法進行供水管道的漏水檢查的過程中,其主要有兩種形式即地面聽音和分閥聽音這兩種主要的形式,地面聽音技術主要使用在確定供水管道漏水的確切的位置,并且對其進行精準的定位。分閥聽音主要是用來查找漏水的線索和相關的內容,進行漏電的預定位。漏點預定位是指用電子儀器或者噪聲的自動記錄來進行供水管道滲漏部位的確定,并且根據使用的儀器不同,進而使用的操作方法也不盡相同。就目前來看,閥栓聽音法是主要的使用方法,其效率快、成本低并且實用,深受檢測人員的喜愛。在進行音聽法使用過程中,要注意雜音的排除,并且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儀器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其正常的使用。
3.分區檢漏法
(1)分區檢漏法主要是用流量計測漏。一般的漏水點大的,產生的漏水聲也大,有時恰恰相反,漏水量大到一定程度漏水量反而減小。分區檢漏法使漏水點按漏水量大小分類成為可能,并能做到:控制大的漏水點首先排除掉。有的管網存在多處漏水點,漏水量的大部分都是由大漏水點造成的。顯然,盡快排除大的漏水點才能控制漏耗。同時分區檢漏也可大大提高檢漏速度。
(2)用流量計檢漏時,首先關閉與該區相連的閥門,與其他區分離。然后用一根消防水帶一端接在被隔離區的消火栓上,另一端接到流量計的測試裝置上;再將第二根消防水帶一端接在其他區的消火栓上,另一端接流量計的測試裝置上,最后開啟消火栓,向被隔離區管網供水。借助于流量計,測量該區的流量,可得到某一壓力下的流量。如有漏水,可通過依次關/開該區的閥門,可發現哪一段管道漏水。分區檢漏的特點:能迅速排除大的漏水點,通過測試可進行管網分析,以測試流量和正常流量比較可發現漏水跡象。
三、解決管道漏失問題的方法或措施
1.加強頂層設計:檢漏查漏工作不同于一般工作,看不見,摸不著,投入高,周期長,見效慢。
只有頂層真正重視,建立起一套切實可行的運行管理制度、職能部門、專業穩定的職工隊伍,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積極配合,通力合作,檢漏工作才能有效的開展。
2.優化管道施工設計
合理的管道施工設計能保證管網中的各管段的水壓、速度、流量等技術參數經常處于安全運行范圍內,從而保證管道的輸水能力處于一個最佳狀態。因此在管道施工設計中應綜合考慮管道的使用環境、管道材質等多方面的問題,以優化管道施工設計,提高管道本身的預防能力。
3.嚴抓施工質量
施工過程中的缺陷也是造成管道漏失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對管道接口、預埋、基礎回填等工藝的失誤或放松,往往容易造成管道漏失問題的產生,因此管道工程的施工質量直接決定了管道工程竣工后能否出現管道漏失問題。為防止此類問題發生,首先要打破獨家經營局面,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有信譽有實力的施工隊伍施工,以保證施工質量。其次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至始至終的貫徹實行“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質量保證體系,避免盲目野蠻施工。具體說來就是要切實按照施工圖施工,遵照有關施工規范切實把好原材料的選購、試驗、施工質量及竣工驗收四個關口,及時測繪竣工圖,整理歸檔施工資料。
4.提高管理維護水平
在對管道實施維護的過程中,除了要建立一支業務能力好、工作責任心強的維修隊伍外,還要對管道檔案資料進行科學的管理,以便永久保存和方便查找。為確保管網的安全運行,維修隊伍應加強隊伍的技術建設,購置管道維護方面的新設備、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建立完善的故障調查制度,加強宣傳和信息反饋,使檢漏工作更省力省事省錢。
5.完善應急措施
為應付不可抗力引起的破壞,維修隊伍要加強隊伍建設,完善應預案,一旦發生不可抗力事件,要從容應對,以提高工作效益恢復生產,降低損失。
四、結束語
總之,作好管道檢漏工作,需要要對管網鋪設情況了如指掌,要掌握運行的情況,同時還要做好日常管理,不斷總結經驗,及時發現泄漏情況,準確找到漏點,以確保安全供水和降低水損率。
【參考文獻】
[1]李金毅.小議供水管道檢漏技術及維修研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0.
[2]高鵬.淺析供水管道的常規檢漏方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