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
【摘 要】新形勢下,各個行業紛紛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戰略,越發重視環境保護,我國環境保護問題得到一定改善。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國家環保政策處于深度調整期,環境保護是電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有機組成和重要內容。因此需要重視電網環保管理,全面了解管理過程中的風險隱患,提出針對性管控措施,推動電網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
【關鍵詞】電網;環保管理;風險;管控措施
電網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經濟的騰飛,提高了人們生活水平,但電網企業越發面臨建設項目選址選線困難、環保投訴糾紛日益上升等風險。同時當前國家在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建設項目環評和竣工環保驗收要求日趨嚴格,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監管、進一步加大違法處罰和責任追究力度將成為環保監管新常態。基于此,為適應未來經濟的發展和政策的調整,有效處理環境保護與電網運行間的關系,降低環保管理風險成為關鍵。
一、電網環保管理面臨的形勢
為滿足國民經濟對電力需求的增長,我國電網總體規劃與建設進度快速提升,電網網架結構更加復雜,新建與擴建電力工程不斷增多,加劇了土地資源、電網建設用地及電網設施周邊居民間的空間需求矛盾。隨著社會法制發展,群眾的環保維權意識增強,電網引發的投訴糾紛風險不斷增大。同時隨著國家環境保護高壓態勢下,全國生態紅線的即將劃定出臺,強化企業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建立兩級環保督察體系及約談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強化社會監督,進一步加大環境違法處罰和責任追究力度將成為環保監管的新常態[1]。增強企業環保風險管理能力成為電力企業發展重點,下文探討了環保管理的風險及管控措施。
二、電網環保管理中的常見風險
1.電網建設期的環保法律法規風險
在電網建設期環保管理面臨的主要法律法規風險有:選址選線未避讓生態保護紅線;建設項目的環評文件未通過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就開工建設;建設項目不符合環評價文件要求、出現重大變動未重新報批;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等容易發生水土流失區域的建設項目,未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并通過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未通過竣工環保驗收即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2.電網建設的環保風險
在電網建設施工期,存在施工噪聲擾民,揚塵污染環境,復綠不及時等環保問題風險,導致環保風險的因素主要是:其一,僅重視電網建設安全管理和進度管理,忽視了環保管理的重要性;其二,某些施工人員綜合素質不高,認為環保處罰與自身無關,只需做好自己工作即可。以上種種,導致了電網建設污染問題,為環保管理帶來隱患。
3.電網運行的環保風險
電磁場頻率并不固定,類型不同,廣義上,電磁場包含有靜態場與高頻場,靜態場主要是指低頻率電場與磁場,兩者間相互獨立,家用電器、電腦等產生的電磁場為靜態場;高頻場頻率較高,磁場與電場相互轉化,存在波阻抗關系,能夠將電磁向空間傳播,形成輻射,危害人們的身體,此為人們常說的電磁輻射[2]。網絡化時代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增多,被謠言誤導的現象也因此增多,易引發人們恐慌。近幾年,居民經常投訴電網運行存在電磁輻射超標現象,并拒絕電力工程建設在自家附近,影響了電網建設步伐。
電網運行期的另一環保風險主要為噪聲,其產生源為主要為變壓器和軸流風機。其中變壓器的噪聲以低頻噪聲為主,箱體內部的鐵心和繞組在交變磁場的作用下周期性振動,通過輻射空氣或通過箱底基礎傳遞至建筑結構。而軸流風機的噪聲以中、高頻噪聲為主。在夜晚,居民住宅周邊交通、建筑噪聲降低情況下,易引發噪聲投訴糾紛。
4.電網退役的環保風險
電網設備退役期存在環保風險源主要為六氟化硫(SF6)氣體排放和廢礦物質油(HW08)、廢鉛酸蓄電池(HW49)等危險廢棄物處置。隨著電力工業高速發展,電網含SF6電氣設備越來越多,然而SF6溫室效應極強,是《京都協議書》禁止排放的六種氣體之一。由于基層單位對SF6氣體環保危害性認識不足,回收工作需額外耗費時間人力物力,使基層單位對SF6氣體回收循環再利用的積極性不高,存在偷排放的風險。
廢礦物質油、廢蓄電池液等危險廢物在暫存過程中若發生泄漏,如未及時做好回收措施,暫存點地面無防滲漏設施,泄漏將影響周邊水土環境,危及人員身體健康,遇明火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危險廢物的運輸和處置如未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開展,將面臨非法運輸、傾倒、掩埋的法律連帶責任風險。
三、電網環保管理風險管控措施
1.梳理法律法規,降低環保風險
順應環境保護政策形勢變化,梳理并掌握最新環保法律法規修改動向。在容易發生水土流失區域的生產建設項目,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為避免建設項目出現重大變動,初設階段進行環保復核,施工準備階段做好環境保護交底,施工和調試階段開展環境監理。
2.嚴格遵守環保管理“三同時”制度
嚴格遵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三同時管理制度。在設計階段采用低污染、低噪聲的設備、技術和工藝。施工期文明施工、綠色施工,采取水土流失預防和防塵治理措施,避免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
3.做好電磁環境風險管控與宣傳
電網建設工程點多面廣,涉及地域廣,涉及電磁敏感區多。通過規范化設計、建設,提高導線高度,避免通過居民區,可有效規避電磁風險。在已建線路的高電磁環境敏感區,可適當種植樹木降低感應電壓,并在輸電線周圍設置屏蔽網,降低電磁場超標風險。
在電網環保管理中,常接到群眾投訴電磁輻射超標問題,而真正發生電磁輻射超標的現象非常少。對此,電網企業應積極開展電網環保宣傳,普及電磁環境知識,引導公眾抵制電磁輻射謠言,減少公眾投訴糾紛。開展電磁環境監測,為環保管理提供數據支撐,提高電磁風險管控。
4.做好噪聲的風險管控
變電站站址選擇盡量避開聲環境質量要求較高的區域,宜采用全戶內或半戶內布置方式,并通過方案優化將主要噪聲源布置在噪聲控制標準寬松的一側。優選低噪聲設備,盡量采用低噪聲風機或自冷式通風。如仍無法噪聲達標的,可考慮采用設置隔聲屏障、加裝消聲材料,設備底部加裝減振阻尼等的降噪措施。
5.規范化處置危險廢棄物
危險廢棄物處置應遵循“3化”原則進行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廢六氟化硫依據“分散回收、集中處理、統一檢測、循環利用”方式管理。廢礦物油、廢鉛酸蓄電池采用具有防腐功能的容器進行分類收集;儲存點設立專用倉庫、設有防漏措施、地面防滲、消防達標、警示標識明確,并制定暫存管理規定和風險應急處置預案;運輸需委托單位有相應危險貨物運輸資質,通過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環保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危險廢物轉移聯單;處置過程需應委托有危險廢物綜合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進行處置。
四、總結
總而言之,電網環保管理已經成為電網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不僅關系著電網的建設與運行,還影響著電網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適應未來環保政策的調整,嚴格遵守最新環保法律法規,強化電網環保全過程管控,嚴格執行環保管理“三同時”制度,做好電磁、噪聲、危廢風險評估與管控,對提高環保管理風險管控具有重要意義,為電網與社會可持續和諧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丁倩, 劉華喜. 電網環保中電磁場風險與溝通問題的思考[J]. 智能城市, 2017(7):189-189.
[2]鄭幸. 電網企業在環保方面的潛力分析[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6(3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