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諾
【摘 要】大學生就業政策是我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研究對象,研究我國大學生就業政策體系現狀,包括制度安排與執行效果等,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而合理構建大學生就業政策體系,對于形成高效穩健的大學生就業保障機制、有效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政策體系;現狀;策略
大學生畢業后走入社會成為國家棟梁人才,經濟發展建設的主力軍。因此有效促進大學生就業,合理分配高等人力資源,不僅僅是有利于社會公平穩定,還關系到國家建設發展的進程,以及我國高等教育的健康良性發展。
一、大學生就業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日前,隨著社會、高校對大學生就業情況的高度關注,大學生就業政策體系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這些圍繞大學生就業的規范性政策文件都是針對大學生就業中的現實問題而制定的,對于大學生就業起到了支持、推動和促進作用,但大學生就業政策體系的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瓶頸性的問題。
1.1就業政策制定過程中缺少大學生的參與。
在涉及到大學生就業政策的相關政策的制定過程中,應該使政策的直接利益相關者,大學生參與其中,要尊重大學生作為公眾權利當事人的意志和話語權。但是,通過了解大學生就業現狀調研,很多大學生希望能夠表達意愿參與到就業政策制定過程中從而發表大學生的想法,但普遍缺乏參與渠道。大學生群體在就業政策制定程序上的參與缺失,直接影響到政策的價值含量和法律意義上的正當性。
1.2大學生就業政策制定內容的法律依據不足。
我國專門針對保障和促進大學生就業且具有法律效應的規范性文件中的某些條款同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已出現脫節,表現出嚴重的滯后性。此外,相關就業的法律空泛化導致大學生就業政策法律依據不足,一些突出的大學生就業問題,如大學生就業培訓、大學生就業服務等也都缺少法律依據。
1.3大學生就業政策在大學生就業權利保護方面缺乏細節性規定。
大學生就業政策在可操作性上存在問題,突出表現在大學生就業權利保護政策方面缺乏細節性規定。目前,大學生就業還存在院校歧視、性別歧視、學歷歧視和生理歧視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的就業空間,難以保障就業市場的公平競爭。同時,我國的大學生就業政策在一些具有鼓勵性的就業政策上缺乏細節性規定。以大學生自主創業政策為例,由于保障不夠完善,大學畢業生在通過自由職業、短期職業、個體經營等方式就業后,有關政策對其戶籍管理、勞動關系、社會保障、保險接續、貸款審批等方面的規定不夠明確,具體缺乏實施細則、執行尺度和評價標準等,造成政策執行過程出現各類問題。
二、合理構建大學生就業政策體系的主要策略
構建合理的就業政策運行機制,強化就業政策的科學性,要從頂層設計入手,在執行與落實層面建立效果評價機制,標本兼治,形成大學生就業政策保障機制。
2.1提升大學生就業政策制定程序的合法性。
大學畢業生有權利在平等與公平的政策價值取向中作出符合個人利益訴求的選擇。大學生就業政策制定程序的合法性要體現出科學性、開放性、民主性和穩定性等特點。首先,要組建一支科學合理的決策咨詢隊伍;其次,增強尊重大學生意志和話語權,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可以通過意見征詢會、座談會、新聞發布會、論壇等形式與大學生面對面對話,亦可通過電話連線、網絡平臺等非面對面交流的途徑和社會調查等形式,廣泛聽取大學生對當前政策的反饋意見,征詢其就業政策意愿和權利訴求,在此基礎上兼顧效率與公平,對這些意見、意愿和訴求進行有效集中;最后,在重大就業政策出臺前吸納各高校大學生代表參與聽證。通過人本導向的大學生就業政策制定程序,確保政策的民主性和合法性。
2.2完善大學生就業相關法律。
針對大學生就業政策法律依據不足的現狀,需要通過加強就業立法、修訂與就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等手段優化大學生就業法治環境,將就業法律法規作為就業執法、就業維權、就業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法律支撐與法律依據。一方面,強化相關就業立法。通過強化就業立法提升大學生就業立法的系統性。考慮到一部法律出臺成本巨大的客觀現實,可考慮通過大學生就業頂層設計機構主導策劃,參考一些發達國家的就業立法經驗,對原有法律進行系統性的修訂。如對有關促進就業、就業培訓、就業保障、失業保險等方面的政策與法律進行有效整合,形成一個普適性、系統性強的就業法律體系。同時,可制定《大學生就業促進條例》,對大學生就業管理、職業培訓、崗位中介、就業權利保障、就業援助等內容予以定型化、條文化和規范化的處理。針對大學生就業侵權這一重點領域的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予以法治化解決。
2.3完善大學生就業政策執行與落實的效果評價機制
政策評估是政策運行過程的一個至為重要的環節,通過政策評估可以發現政策執行中的存在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政策和終結沒有存在意義的政策。對于大學生就業政策而言,亟需建立政策效果評價機制,只有將之前缺少的政策評估過程彌補進來,才能通過評估來確定具體就業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解決了就業問題,以及解決的效果如何等。可以在中央和省級政府成立相應的評估機構,也可以是第三方機構,通過及時跟進評估,了解到哪些政策受到大學生的認可,哪些政策在制定和執行過程中還存在問題等,最終形成有效的大學生就業政策效果評價。
三、結束語
綜上,要將完善大學生就業政策體系上升到促進大學生有效、充分就業的戰略地位,并予以高度重視。通過大學生就業政策頂層設計提升政策的權威性和協同性;通過加強就業立法及大學生就業政策的法治建設,形成大學生就業、維權的法治模式;通過建立大學生就業效果評估機制,提升大學生就業政策體系的科學性,并最終通過大學生就業政策體系的合理構建,形成高效穩健的大學生就業保障機制,為大學生就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周建民,張小鳳,王旭.我國大學生就業政策演變中的利益關系軌跡與啟示[J].遼寧教育研究,2008(7).
[2] 李曉峰,薛二勇.我國大學生就業政策協同問題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 2014(5) .
[3] 羅建河.我國大學生就業政策的全法性分析[J].高教探索,2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