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彤
【摘 要】在當今市場,人才的培養會面臨著多變性、差異性的要求,所以就需要以專業方向的建設培養人才,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在以某大學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作為參考依據,對其專業進行研究,發現其專業的一些課程沒有足夠的師資儲備、沒有較強的實踐教學、沒有先進的教學條件、沒有合理的教學安排等一些問題。所以,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是需要建立導師制、加強實踐教學的設置等,來提升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力,并強化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自身的特色和發展。
【關鍵詞】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方向建設;實踐教學
一、提出專業方向的建設
現在的畢業大學生,會面臨著就業困難的嚴峻形勢,這就讓一些高校開始思考教學的環節設置以及人才的培養模式這些問題。設定培養目標、設置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這些都是高些培養人才的重要部分,這些環節的設置的合理性,是否能夠滿足社會人才的需求,會直接影響到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及其就業的競爭力。由于用人單位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專業在培養人才中,目標的設定、教學內容的安排、課程的設置都是教學所要研究分析的內容。對于高校設定的每一個專業,國家教育部對人才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定位會決定著課程體系以及教學內容的整體框架體現出統一性,用人單位因人才需求的差異性而要求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可以適應單位的用人標準,這也就造成了用人單位和高校之間的矛盾。到現在,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在就業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以政府單位為主轉變成以企業單位為主的格局。因此,我國農林高校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在畢業大學生的就業上進行探索,并對專業方向進行了定位。
二、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在方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在建設專業方向中可以看出,設置專業方向較容易,但建設的難度會較大。而這需要專業方向的理論課、實踐課可以實現和學科基礎、主干課、專業基礎課這些的銜接,要求設置這些專業方向的課程可以有利于專業方向的特點培養,還要確保培養的人才能夠具有較強的理論素養以及操作能力。但是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對專業方向進行的人才定位具有明顯的差異。為了能夠實現這些專業方向,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增加了許多理論課以及實踐課。但是在設置專業課程的角度看,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依然存在幾個突出問題。
1、理論課程沒有優秀師資。大多數農林學院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師基本都是本專畢業的,教師的專業結構還是需要優化的。雖然,這些教師的所學的專業會比較集中,也有利于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的教學,但是依然會影響一些課程的教學效果和開課質量。雖然有些專業能夠安排教師進行開課,但這些教師只是剛接觸課程。相關領域的理論訓練比較缺乏,教師在開課時對新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了解不透徹,最終就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教學鍛煉,進行自學或者進修這些方式,以能夠進行新課程開課的教學標準和水平。
2、實踐教學方向性、針對性不強。在當前,實踐教學中會存在針對性以及方向性不強的現象。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在實踐教學中,除了企業管理的模擬會明確農企業的管理方向,其他的實踐教學都沒有根據專業方向的人才需求來進行,尤其是在創新性的管理中,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設置的教學環節特點不夠明顯,針對性也不是太強。
3、教學實驗基地的建設較落后。對于專業方向的建設,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已形成了以實踐為特點的思路。例如,在企業管理中增加實習,在研究創新型中增加學年論文和應用實習,在農村的公共管理中增加實習,但是受到教學實驗室、教學基地條件落后、師資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專業方向的實踐教學都不能正常開展。
4、實踐課和理論課的安排不夠合理。教學計劃中,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的課程知識、課時銜接這些方面的合理性會影響著教學效果。雖然在教學計劃中也做出了準備工作,但還是不能夠對實踐課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
三、專業方向的建設以及實踐教學的設置及其策略
1、專業方向的建設以及實踐教學的內容。根據這些年畢業生就業的情況來看,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畢業生主要是在企業進行管理和銷售工作,或是在農政部門擔任職務,或是考研讀碩這些方面。針對這些情況,一些高校對培養方案中專業方向進行了調整,主要制定了農村公共管理、企業管理、研究創新型這些專業方向。在培養方案中,主要是設置特色化的專業方向課程。由于企業管理帶來的變化,專業方向需要增加企業文化、領導策略等理論課。另外,考慮到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在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增加了企業管理的模擬、企業創業的管理這兩部分教學內容。
2、專業方向的建設具體工作。在專業方向的建設工作中,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根據人才定位,在實踐教學中做了很深的工作。對于企業管理這個方向,增加了企業管理的模擬練習以及企業創業的管理實習。對于研究創新型這個方向,還是需要依靠課程論文、畢業論文、畢業調查這些內容來完成教學,這些內容都是需要進行規范的研究。對于農村公共管理這個方向,實踐教學主要還是農業經濟以及農村統計的實習,還需要靠畢業調查和調查報告輔助。還要加強大學生對農業經濟學、農村政策等課程的知識學習以及通過解決農村經濟問題,來提高他們的報告的寫作能力。
3、對專業方向的建設進行調整。結合教學改革來看,在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要強化專業方向的建設,是需要在培養方案中,增加學年論文、農村的公共管理這些實踐教學。還要通過社會實踐和教學的相結合,來確保這些教學環節發揮出效果。需要將實踐課程的內容進行篩選、優化,對于一些內容相似、形式相同的課程集中管理。調整不能合理銜接的理論課程安排,這還是需要分析實踐課和理論課的關系。對學校的實驗室、實習基地等方面建設進行加強是必要的。對于師資力量不足的現象,可以外聘專家來解決,來給專業方向創建更好的教學平臺,強化專業方向對社會的影響力,突出專業方向的特色。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能夠滿足當前社會人才以及企業人才的需求,農林經濟的管理專業是必須要做出一些調整的,以確保一些專業方向能夠完成建設,為我國提供所需的人才。而本文主要就是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進行分析研究,并對其專業方向的建設提出一些淺顯意見,以期能夠為相關教育者提供可參考意見,加強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魏婧華,翁貞林。農經管理類專業大學畢業生就業的SWTO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24(11):186-187。
[2]黃春燕。農經類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5,(4):82-85。
[3]柯水發,王戰男。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2004級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分析[J]。國林業教育,2009,27(5):38-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