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雁紅
摘 要:作為文化的載體,語言一直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小學階段是學生培養語文學習興趣、養成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在新課改下,也對小學生的語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生活化的小學語文教育方式。很多小學語文老師開始意識到,語文教育和生活相結合對提高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價值,紛紛開始探索和應用。主要以生活化為基礎,思考新時期語文教學的方式。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語文;教育思考
作為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的一門學科,語文在生活中一直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語文來自于生活,也應用到生活中去。然而,由于我國一直以來采取應試教育,導致很多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時偏重于以考試要點為教授內容,在教學方式上也傾向于講授為主,而沒有有效聯系生活實際,小學生在枯燥的語文學習中逐漸喪失了積極性,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小學語文老師要意識到這種現象的嚴重性,關注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將語文教學和生活積極聯系起來,實施語文的生活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小學語文教育需具備生活化的品格及價值
與數學、英語等學科相比,語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加貼近,學習的內容也更加實用,學生在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趣味。一直身處在語文的語言環境中,學生學習語文相對而言還是比較輕松的。然而,由于應試教育在我國的長期影響力,導致語文教學本質被改變。小學語文的學習通常被局限在教材和課堂之上,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目的都非常明確,只是為了得高分,而沒有意識到語文學習的真正意義。在教學中,語文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就是默寫生字詞、背誦課文、寫作文、做題等,而沒有對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內容加以足夠的重視。周國平先生曾說,語文的教學目的應該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而不是考高分[1]。真正享受語文學習的過程,積極將語文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在長期的學習中,學生的語文成績也不會很差。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將生活化的品格和價值積極融入語文教育中,提高語文教學的生活化。
二、使學生參與、感知、理解、探究生活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正處在發展中,有比較旺盛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老師要認識到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并借助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深入生活中,參與、感知、理解和探究生活,在與生活的結合中學好語文。學生參與生活、感受生活,才能有比較好的洞察力,從生活中學習語文。比如,學生在生活中會看到各種廣告牌、標語等,就能和自己所學的語文知識聯系起來。學生在看到一個藥品廣告的宣傳語“咳不容緩”時,就能發現成語中的錯別字,加強對“刻不容緩”這個成語的記憶。
學生理解和探究生活,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時也是獲得語文學習素材的一個重要方法。比如學生去動物園的經歷、第一次和媽媽去菜市場買菜的經歷、遇到的有趣的人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學生在走進生活、走進自然中,培養出感受自我、觀察自我、思考生活的習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做到書本向生活的回歸
小學語文老師要意識到生活化語文教育對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性,積極做好書本向生活的回歸。
1.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學生一直處在生活中,但是由于沒有足夠的意識,感悟不到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多進行閱讀訓練。一方面是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從而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另一方面是通過閱讀課外書等方式,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將生活和語文聯系得更加緊密,促使學生積極探索生活中的語文知識。除此之外,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思考模式,逐漸形成自我意識,實現更好的成長。
2.多進行生活實踐,有效利用生活資源
藝術來源于生活,語文也是來源于生活,生活實踐能夠充分延伸語文教育。小學語文老師要有效利用生活中的資源,最大限度地聯系語文教育和學生生活,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八課《我不能失信》這篇課文時,老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有沒有過失信的事,或者見到別人失信的事,談談自己的感想,讓學生在思考生活中掌握語文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3.實現書本向生活的回歸
語文教材上的知識是有限的,而且是過于書面化的,來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書本和生活還是有一定的差別[2]。小學生如果缺乏足夠的生活經驗,不了解生活中的一些概念,在被灌輸過多書本內容后就會誤以為生活就是書本上描寫的樣子,而無法對生活有客觀真實的認識。在這種思想偏差越演越烈的時候,學生就無法正確認識生活,無法培養出獨立的生活能力。小學語文老師要拉近書本和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感受書本上的知識,并在比較后有比較客觀的看法,實現語文的生活化。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的重要階段,老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將語文教學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生活化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龐善鳳.對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9):33-35.
[2]高蓮萍.對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30):66-67.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