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麗萍
摘 要: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潛心鉆研,離不開自身的堅持與環境的影響。成長意味著艱辛,意味著付出,同樣意味著收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根本還在于自主成長。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人生暗示,對生活保持興趣,在不同的階段要對生活、工作有不同的目標和追求,要讓自己永遠都生活在“希望”里,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幸福與快樂。我相信,成長中的老師才是健康的,才會更幸福。
關鍵詞:成長;摸索;轉變
第一階段:摸索經驗,積蓄力量
能夠成為一名教師是我兒時的夢想,直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小學畢業時和兒時的伙伴走在馬路上,暢想著、談論著自己的未來。1996年作為市首批小學英語教師肩負著使命走出了校門,帶著憧憬與喜悅,走進了那所只有兩棟低矮的平房、不是很大的操場的村小,有的只是12個教學班以及20名左右的教師,莫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心想偌大的城市怎么還會有這樣的學校?還不如我上小學的條件呢!伴著諸多的無奈與無助,我走上了工作崗位,成為這所村小的首名英語教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勇敢地接受這一現實。鄉村孩子的樸實與熱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他們對我這個剛走出校園的英語教師無限崇拜,就這樣我們在互相吸引中開始了我的英語教學之路。這是一條沒有走過的路,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沒有教師可以指導的坎坷之路。我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做個好老師,不能讓孩子輸在英語的起跑線上,不可因為個人的得失而耽誤孩子們的一生。憑著這個堅定的意念,我一直都在盡力做一名“學生喜歡、家長放心、領導信任”的好老師,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摸索方法,積累經驗。起初學校是四、五、六年級開設英語課,隨著這一學科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最后變成了全校開英語課。全校的英語課由我一個人來教,那得有多少節課啊!于是我想出了一個辦法,實行長短課時結合,班主任配合著上,一節課四十分鐘,兩個班級每個班上二十分鐘,剩余時間班主任看著操練,這也就意味著四十分鐘我要將新課的內容講兩遍,每天就是這樣連著四五節課下來,真的是很累,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還真是不錯。這期間我曾在區教師基本功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成功地用英文主持教師能力匯報演出,1998年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這些成績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我決心將自己的青春和滿腔熱血都獻給這片教育的沃土,做學校英語教學的開路
先鋒。
第二階段:能力釋放,碩果飄香
2002年我校添人進口,新分配來一名英語教師,為我校的英語教學增添了活力。此時的我更是干勁十足。每年的全國小學生英語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斯諾口語和寫作大賽,市里的讀寫大賽,區里的口語大賽,口語交際活動,畢業班測試等一系列的活動為我們師生搭建了展示的平臺。每一項活動我都不遺余力地和學生們精心地準備,認真地操練,學生不負眾望,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本人也獲得區先進教師,市級嘉獎,參加骨干教師培訓活動以及連續幾次在區小學英語備課輔導中作專題講座等。這些成績給了我無窮的動力,這是我們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的艱辛與快樂是旁人無法體驗的。與此同時,自身的專業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第三階段:靜心思教,角色轉變
2008年又是一個轉折年,這一年我成為一名區級骨干教師、市級學科骨干教師。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沒有了各種競賽、各種考試。我和我的學生似乎失去了方向,沒有了前進的動力。學校拆遷,一切都顯得那么的動蕩不安。在不安中我苦苦尋找著自己的方向,重新給自己定位。骨干教師動員大會上,“是榮譽,也是責任”的鼓勵不時地回響在我的耳畔。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的本領,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難題。從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成了我的一個新的奮斗目標。2009年我又進一步成長,成為一名市級骨干教師,有幸參加國家級英語骨干教師的培訓,在此次培訓中,收獲最大的就是與專家組面對面地交流我的課題,逐步地進行研討,幫助我解決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懂得了做一名科研型教師的重要性。多年來,我一直擔任科任組長一職,我努力帶動整個備課組的教研氛圍,激發備課組的教研興趣,基本形成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學科交融—個人調控—教學反思的規范流程。我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主動承擔科研課題的研究及各種教學任務,以骨干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從大局出發,盡自己的所能去做好每一項工作,做領導的得力助手。
如今這所村小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具有現代化教學設施的教學大樓,我也從一名教師走上了領導的工作崗位,每天面對錯綜復雜的管理工作,雖然開始時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的重心該放到哪里,如何去協調自己的專業和事務型工作的沖突。但是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反思、選擇與抉擇,實現了科研與教學的完美融合,在教育教學中及時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推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過去的歲月是充實的,我堅信自己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一定能夠做到上下求索,無論是取得的成績還是自身的諸多不足,我都將以它們為動力,以更忘我的工作態度投身到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中去,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傾注到我所關心、愛護的每一名學生身上,力爭在三尺講臺上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徐世貴.卓越教師成長之路[M].開明出版社,2015-07.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