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艷
摘 要:教育要以人為本,對學生進行德育,應是教育者工作的重點。《中小學德育大綱》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可見,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德育;農村小學;言傳身教;滲透途徑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在農村小學工作。我深知教育教學工作德育為首,德育必須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來落實。既然德育工作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對農村的小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呢?
一、在班隊會活動中滲透德育
通過班隊會活動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德育,實效性強。主題班隊會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參與性于一體,寓教于樂,形式多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既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又能轉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我校在勞動節、教師節、國慶節等節日期間組織學生開展以節日內容為主題的班隊會活動,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己準備。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懂得了從小就要熱愛祖國,知道要尊敬師長、孝敬父母,要熱愛勞動不能懶惰……每周一次的班會是必不可少的德育的主陣地,教師在班會上可以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開展有主題的辯論……使學生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二、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
課堂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取知識,更是對小學生進行德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和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正確處理好“授知”與“德育”的關系,將知識傳授與思想品德教育融為一體,自然、巧妙、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做到知行統一,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德育滲透點就很明顯,就是要使學生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教師可開展讓學生自讀自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適度點撥,相互啟發談感受,并結合課件演示等活動,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滲透。
三、在言傳身教中滲透德育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良好的形象會在學生中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教師要以積極、樂觀、健康的生活態度去引導學生。自己的身正其實就是一種教育力量,學生可以從教師行為中接受情感的熏陶和啟迪。學習教師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崇高理想的人。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是無聲的教育。教師要注意時時刻刻以自己的品格影響人,以自己的行為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導人,處處做學生的模范,這樣就能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榜樣示范的力量尤為重要,我校班主任在帶領學生勞動時,班主任老師總是親自帶頭勞動,這樣學生的勁頭才更足,其實孩子們看到自己的老師都這樣賣力的勞動,他們更不會偷懶,而且干得更賣力氣了,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四、通過各項比賽活動滲透德育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縣教育局和本學校舉行的體育比賽、詩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在參賽之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先進行班級比賽,從各班同學中選出合適的選手參賽,然后再參加學校的比賽,既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又培養了孩子們的團隊精神。
五、通過校園文化滲透德育
班內的板報可以每周一個主題,讓學習委員帶領板報小組的人員一周一換,每期都要留一塊空白版面記錄每周的好人好事、紀律先進小組、衛生先進小組等。還可以利用學校的文化長廊進行宣傳,營造濃郁的德育氛圍。班級的圖書角,學校的閱覽室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好渠道,總之,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讓學生一進校園就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德育。
六、通過寫評語滲透德育
各科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可以打破常規式的批改方式,加上一兩句具有鼓勵和有教育意義的評語,就會使學生在翻看作業的同時受到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例如,“你的作業最近上交得很及時,要繼續努力呦”就要比“你作業怎么總是寫得那么潦草”要好得多。像諷刺、挖苦、打消積極性的評語就不可取,而鼓勵鞭策的評語才能激發孩子們的上進心和勇氣,可見語言的激勵作用是多么大。
七、通過表彰獎勵滲透德育
我校每學期都會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和校外的各種活動,每次活動學校都會表彰一批學生,受獎勵的和未受到獎勵的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達到了既讓受表彰的學生戒驕戒躁,又讓沒有受到表彰的學生迎頭趕上,營造了比學趕幫的育人效果。
八、通過家校合作滲透德育
多數農村學生的家長受教育程度不是太高,平時在孩子面前不注重自己的行為舉止,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還有,我們經常教育孩子不要說臟話,可是他們回到家以后,村子里講臟話的人很多,甚至連自己的父母也對自己講臟話,他們也成了一種習慣。因此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說服教育家長,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做到在孩子面前言談舉止要得體。
總之,開展農村小學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繼續往下走,農村小學德育工作才會有燦爛輝煌的明天!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