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 要:小學語文課程在整個義務教育體系中起著奠基作用,對于全面達成義務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小學語文教學應該緊跟新課改趨勢,引入信息化教學。結合人教版小學語文教學的相關案例,闡述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信息化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信息化;人教版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漸增強,現代科學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斷出現,給社會語言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對語言文字運用的規范帶來新的挑戰。時代的進步要求人們具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對人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文化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語文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6年版)》指出:“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養成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信息化是當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點話題,教師有必要開展此方面的教學研究。下面,本人就談一談自己的相關教學經驗。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始終是影響小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一個關鍵問題,不少學生表示:語文課是最沒有意思的,每天都要背課文、寫漢字,太累了。從現階段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參與度的情況來看,學習興趣低下成為阻礙教學目標達成的重要原因。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有助于化解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低下的尷尬,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教學中,我播放了吳宇森導演的電影《赤壁:下》中草船借箭的視頻片段,學生對看電影都非常感興趣,因此他們一點也不抗拒這個教學環節,相反還十分配合。他們的注意力很快就被集中到屏幕上,津津有味地欣賞起電影來。這段視頻播放完畢之后,我要求學生回憶剛剛所看的故事情節,用自己的話復述一遍。這不僅幫助學生熟悉了草船借箭這個歷史典故,又為課文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由于剛剛已經通過電影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因此學生閱讀課文就格外順利。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創設教學情境
語文教學應當是一個融情入境的過程,然而從當下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來看,很多教師并沒有從這個角度出發去設計教學活動。那種生硬灌輸的語文教學模式不僅沒有達成教學目標,還讓很多學生對語文課產生了厭學心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對于緩解這一教學矛盾具有積極意義,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一試。
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這篇課文教學之前,我先播放了許富凱演唱的《秋天的雨》這首同名音樂作品,請學生閉上眼睛,認真聆聽歌曲,并將自己腦海之中出現的畫面用筆繪制下來。在優美的音樂作品渲染之下,學生很快就被帶入了秋天的雨這個意境之中。隨后,我將幾幅優秀的學生繪畫作品拍照上傳至電子投影設備上,要求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簡單介紹一下圖片上的內容。這個環節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了感官刺激,他們腦海里面那些有關秋雨的畫面一下子鮮活起來。趁此時機,我又播放了課文朗誦錄音,要求學生一邊聽錄音一邊閱讀課文。學生跟著音頻一起感受課文中所描繪的秋雨意境,慢慢進入了學習狀態。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豐富學習資源
過去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由于條件有限,學生所能獲得的學習資源少之又少,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發展。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只要坐在家里面輕輕點擊鍵盤,學生就可以實現隨時隨地地全天候學習。語文課程改革十分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巧妙利用信息化手段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極大程度地豐富了語文學習資源,有助于實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質的飛躍。
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教學之前,我要求學生自己上網搜集資料,整理有關北京春節的圖文信息。六年級學生已經能比較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信息檢索,同時他們又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這個任務完全在學生的就近發展區之內。學生通過自主檢索的方式對北京春節形成初步認識之后,我又在班級QQ群里面推送了微視頻,要求學生觀看微視頻預習本篇課文。課后,我將需要補充的課外資料也推送到QQ群里面,供學生自行下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獲得了大量的學習資源,他們既拓寬了文化視野,又提高了信息整理能力。
小學語文課程信息化教學要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開發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千萬不能為了教學信息化的口號枉顧課堂實際,那樣的教學毫無意義。本文對小學語文課堂信息化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目的在于為當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供有益幫助,希望能夠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李艷梅.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4(9):123-124.
[2]陳月娥.激發興趣,點燃動力: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7(11):79.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