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潔
摘 要:體育不僅可以使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還可以磨礪意志,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學生各項體育技能,還應當將道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中。結合小學體育教學,具體分析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方法。
關鍵詞:德育;小學體育;教學;滲透
小學體育教學內容比較簡單,教師應當重點培養學生熱愛體育的良好習慣,使其形成健康的體魄。在小學階段,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道德修養。所以,體育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應當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使其可以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本文具體分析了如何將德育工作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
一、結合課堂紀律進行德育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認識到遵守道德規范的作用以及如何遵守道德規范。教師應當從第一節體育課開始,就要培養學生如何正確排隊,引導學生遵守課堂紀律,不在課堂上隨意走動、不嬉戲打鬧、不做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只有讓學生學會遵守課堂紀律,他們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只有讓學生從一點一滴開始遵守紀律,他們才能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課堂紀律的重要性,他們才能用道德去約束自己的行為。教師還應當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對其不正確的態度要給予批評指正;對其優秀的行為習慣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二、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德育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還應當結合教學知識和內容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比如,體育教師在教授健美操時,對學習認真勤快的學生要進行表揚,引導其他學生努力向其學習;對動作不夠規范,潦草了事的學生要進行批評教育,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教師還應當根據教學內容中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運動健兒為國家奮斗的事跡,培養其學習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的拼搏精神、刻苦努力的精神。運動健兒在運動場上馳騁,不怕苦、不怕累,為國爭光。他們所具有的精神可以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三、教師應當發揮榜樣作用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發揮榜樣作用,引導學生進步與發展。一個有著良好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的教師可以影響一大批學生,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因此,體育教師應當以身作則,以平等的態度與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在講解知識時應當語調平穩、面帶微笑,留給學生和藹可親的印象;教師還應當愛崗敬業,努力為學生講好每一處知識;教師還應當不怕辛苦,努力發現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并引導其進行改正。教師應當平等地對待學生,對能力較差的學生應給予更多幫助和關懷,耐心地指導其形成良好的體育技能。體育教師的語言與行動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影響。所以,教師應當“為人師表”,努力規范自己的言行,用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去影響學生。
四、結合體育活動進行德育
教師還應當組織學生進行一些體育活動,讓其在活動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短跑接力活動。教師可以預先設定短跑的路線,設定每隊學生的位置,讓學生分隊進行活動。第一個學生到達終點后,第二個學生起跑,然后依次接力。利用體育游戲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體育活動的輕松有趣,讓他們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從而促進體育課程的順利進行。
再如,體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袋鼠跳”活動,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十人一排,后邊學生抬起前邊同學的左腿,然后集體前進,最先到達終點的一排學生獲勝。在團體活動中,有些學生可能會因為運動能力比較差而影響了團隊成績,他們會感到有些羞愧同時更加努力地學習體育知識、進行身體鍛煉,努力為隊爭光。其他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還會熱心幫助同學,使其更快地掌握體育技能。這樣的團體活動,既可以強健學生的體魄,還可以使其形成良好的合作與競爭意識,使其認識到一個團結一致的隊伍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
本文對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將道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之中的方法。經過教學實踐表明這些方法十分有效,學生通過課上教師的引導,逐漸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遵守課堂紀律;學生還在體育教學中形成了愛國精神,體會到運動健兒所具有的拼搏精神;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逐步養成了良好的協作精神和競爭精神,認識到團結一致的隊伍所具有的強大力量。但是,小學體育教學之路還很漫長,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之路也很修遠,還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正確認識,努力培養出具有強壯身體和高尚品德的學生。
參考文獻:
[1]王國強.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科技信息,2009(9):652-654.
[2]周燕麗.芻議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3(34):162-163.
[3]王雪艷.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2.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