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嬋娟
【摘要】在目前的高職院校思政課堂的教學中,學生的價值觀受網絡文化的影響較大,并深受急功近利的浮躁社會因素影響,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講課方式傳統古板,教學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枯燥無聊,加之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有限,這些都是導致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本文提出三方面對策解決問題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效果,即加強對學生的通識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開展教學改革,加強教師教學的多樣化,提高課堂效率;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高職院校 ?思政課 ?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075-01
在現在的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教師們普遍反映,相比于其他課程,學生的聽課狀態、課堂紀律、對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以及學習積極性都不高。思政課對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覺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加強思政課變革,提高思政課效率。
一、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在理解概念理論方面的能力欠缺
在思政課中,一些概念性的東西較多,如果沒有較好的抽象思維能力,書本上的東西就會變得晦澀難懂;同樣,思政課的很多理論具有較嚴密的邏輯性,如果沒有很好的邏輯思維和發散思維,學生難以理解領會思政課的思想精髓。而高職院校中的學生大多文化素質不高,并且有嚴重的偏科現象,高職院校中的課程設置偏向專業化,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1]。
2.教師的教學方式陳舊,教學內容較為枯燥
教師在上思政課的過程中,課程內容主要是以課本上的內容為主,書本上的內容以概念理論為主,對于學生來講過于枯燥無聊、晦澀難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不高。老師在講課方面主要是通過PPT來講解,在講課方式和內容方面并沒有什么創新,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導致學生上課不聽講,考試時全靠背,考完試就不記得了,這種學習方式并不利于幫助高職院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學生的價值觀深受網絡文化和浮躁的社會風氣影響
隨著互聯網文化的興起,使用手機的學生年齡越來越小,并且很多學生花在網上的時間越來越長。網絡文化幫助學生開拓視野看到更大的世界的同時,一些文化垃圾也出現在學生的視野中,網絡同時放大了社會中浮躁、急功近利、拜金、娛樂至死的不良風氣,對學生人生觀的確立都有著不良的影響。
二、如何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效率
1.加強對學生的通識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
思政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不僅需要良好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還需要各方面知識的支持。因此,為了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學校應當開展通識教育,文科和理科課程同時展開,在學習不同學科的過程中,讓學生領會到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和共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融會貫通能力。
2.開展教學改革,加強教師教學的多樣化,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要通過教學改革,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課程內容更有意義,課程內容應當結合時事,關注當下發生的事件,這種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關注時事,注意到這個社會發生的變化;另一方面將時事與理論相結合,使理論更“接地氣”,增強了理論和現實的相關性,有助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并能夠通過使用理論知識看待社會問題[2]。
同時,為了調動課堂氛圍,教師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應當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主思考,自由討論發表意見。高職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年輕好動、好奇心強、自己的想法較多的階段,教師應當循循善誘,通過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使學生自主思考,積極地投入到課堂之中;傾聽學生的想法,有助于及時發現學生思想是否有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象,并及時撥亂反正。
3.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思政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理解并認同我國的治國理念和方針,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了在課堂上的教學外,家庭教育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家庭生活中,家長以身作則給學生一個好的榜樣,在家庭實踐中,家長可以帶領學生參與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效率,可以從加強對學生的通識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開展教學改革,加強教師教學的多樣化,提高課堂效率;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等三個方面入手。
參考文獻:
[1]胡紅梅,李純.“05”方案以來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回顧與展望[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
[2]陳曉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理念創新[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