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會計工作規范化、精細化開展,會計工作的標準也不斷的完善。高職院校能夠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育應用型人才,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高職會計實踐課程較為匱乏,會計專業學生動手能力較弱,缺乏崗位管理經驗與應有的職業能力,職業素質較低,難以滿足企業對會計人才的多元化發展需求。本文在此背景下淺要分析高職院校會計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希冀促進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水平有效提高,培養學生會計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職院校 ?會計教學 ?創新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146-02
一、當前高職院校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體系不健全
由于會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所以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英式教育理念的束縛,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與各類資源的制約,會計專業教學仍然側重于理論指導,卻忽略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雖然部分教師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增加的時間內容,但是缺少完善的實踐知識體系,只是增加實踐內容,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
(二)課程設置不符合實踐特征
根據相關調查我們得知,雖然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成為了教師教學計劃的重要內容,但是卻并未有效的融入教學大綱中,實踐教學缺乏系統全面的規劃,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也差強人意。由于課程設置不合理,難以滿足社會與企業的多元化人才需求。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逐步發展,企業對于會計人才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會計專業學生不僅要有較強的理論知識能力,應當具備實踐能力,擁有會計證書以及從業資格證書,并且在短時間內能夠適應崗位的發展需求。但是高職院校課程設置并未結合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也沒有結合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使得人才培養目標與用人單位需求出現脫節現象,學生動手能力有限,難以強化會計實務技巧。
(三)缺乏科學規范的實訓教材
當前高職院校現有的實訓教材內容不完整,實踐材料與業務類型也較為傳統單一,難以根據國家政策以及企業的實務操作進行及時更新導致教學內容實用性較低,時效性較差。高職院校實踐課程設置時間較少,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雖然開展了部分實踐內容,但是只是要求學生完成憑證、賬簿與報表環節工作,卻并未加強審計與監督環節的教學指導。
(四)缺乏完善的實踐教學評價機制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是由傳統教育模式培育出的,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在教學過程中并未扭轉教學理念,也并未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創新教學模式。部分會計教師在畢業后走上教學崗位,缺乏實踐經驗,在教學指導中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有效結合,在教學時只是局限于教材與文本講解,難以實現實踐教學的目的。由于部分高校缺乏會計專業教學設施以及教學環境,及時開展實踐教學,也只是在校內建設的會計模擬實訓室進行實驗與操作。但是資金與經費的制約,實現室內的各項設施更新速度較慢,再加之學生都是手工進行實驗,學校也難以模仿出真實的情境,也限制了會計實踐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
二、加強高職院校會計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高職院校應當明確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能夠以服務為宗旨,加強產學結合,并且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就業為導向,為市場經濟建設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培育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應當著重提高學生的適應性以及發展性,不僅要重視職業崗位操作能力,也應當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加強理論知識與素質教育的有效結合,使學生正確認識會計專業職業能力內涵,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從而實現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
(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優化課程設置
當前我國部分高職院校課程設置難以滿足多元化的會計環境需求,主要是以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和課程配置,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理論教學,卻忽略了實踐技能的培養,甚至部分課程設置能夠滿足會計人員的知識與能力需求,但是會計教學實施卻趨于表面,延長,學生對于會計工作崗位的熟悉周期,也弱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高職院校應當將會計實踐教學融入整體教學體系中,并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調整,使課程設置更加科學合理。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以及社會與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加強實踐教學比例設置,從而提高實踐教學質量與效率。當前,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各行各業重要的生產力,所以應當加強會計模擬實驗,與電算模擬實驗室有效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會計電算化能力。
(三)創新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教學發展
高職會計專業教師應當徹底扭轉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能夠結合實踐教學目標與要求,創新教學模式,擺脫教材與課堂講述的限制,在教學過程中,將會計專業技能與會計基礎理論知識有效融合,切實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企業的實務操作引入課堂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切實提高學生業務處理能力。根據會計專業特點,高職院校應當加強實踐教學設施的配備,例如會計實訓室,信息化建設與環境設施,教學手段的完善等,為學生模擬逼真的企業會計工作場景,能夠加強實踐教學與市場需求的有效結合,根據工學結合要求,加強內部培訓與外部引進相結合,通過舉辦業界專業人才專題講座等,提高師生的會計綜合素養。同時打造優秀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強硬件與資金支持,改進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構建高水平與現代化的實訓基地。
(四)模擬實戰訓練教學,提高學生會計素養
根據相關實踐表明,通過模擬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所學的會計理論知識,首先熟悉企業會計工作內容流程。并為學生提供會計電算化訓練機房,學生可在仿真環境下進行會計模擬練習,保證模擬訓練效果的真實可靠,可以模擬企業的真實材料分析,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根據憑證填寫收款與付款憑證,再進行登記做好明細分類,然后根據各類賬單,提供出納核算信息,有助于學生熟悉企業會計工作流程,掌握具體的工作方法,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有效統一。通過模擬實戰訓練,學生能夠發現自己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間的差距,從而尋找出自身學習中的優勢與不足之處,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從而提高學習水平。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高職會計教學水平
教師的教學水平與綜合素質,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應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應具有專業的理論基礎知識以及復合型知識結構,具有高水平的實踐教學能力。通過傳道授業解惑,提高學生的會計技能,并且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教師學歷結構,重視培養雙師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秉持厚基礎、重應用、求創新的教育培養思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強參與式教學與案例式教學的有效融合,教師能夠通過正確的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團隊協作學習,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賞識教育,發現并鼓勵學生能夠積極正確的面對存在的不足,能夠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疑問,培養學生的批判質疑精神,通過有針對性的引導,使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增強會計技能以及人際關系處理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應當創新教學方式,采用實踐教學法,切實提高學生的會計綜合素養,同時應當充分重視會計創新教學的重要性根據學校與師生的發展狀況,進行全面的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秀錦,馬樹超: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政策環境分析與思考[J].職教論壇,2006(12)
[2]周濟:2006年在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視頻會議上的講話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N].中國教育報,2006,11,16
作者簡介:
任雪芹(1964.2-)女;漢族;山東濰坊人;本科;濰坊技師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院校會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