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超 張建雄 彭程 王海軍 趙成功
【摘要】《材料科學基礎》是材料學以及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材料科學基礎》的內容較為繁雜、抽象,是一門相對具有一定難度的材料學以及工程專業(yè)課程?!恫牧峡茖W基礎》課程具有理論性較強、內容繁雜、教學課時較少、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等特點?!恫牧峡茖W基礎》課程對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學習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筆者針對《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進行了深入的探究與分析,希望對《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材料科學基礎》課程 ?教學改革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TB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238-01
《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對學生科學的思維培養(yǎng),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材料科學基礎》課程對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專業(yè)知識體系的構建具有著主導的作用,是整個材料科學的教學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恫牧峡茖W基礎》課程教學目標是利用《材料科學基礎》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促使學生擴寬材料學專業(yè)知識和加深材料科學理論知識的掌握。
一、改善教學內容,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
培養(yǎng)相關材料的研究、生產以及制造加工的應用型人才是材料學以及工程專業(yè)的教學目標。材料科學是一門應用型的學科,材料科學基礎理論知識是培養(yǎng)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學生材料的研究、制造以及實際的應用。隨著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目標的調整,《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也需要隨著做出一定的改革,以此完善《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從而形成完善的材料科學教學體系。隨著《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改革實施與推進,原有的材料科學教學體系已經滿足不了新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目標的要求,因此,必須對《材料科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改善,以此更好的滿足新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目標的要求。
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
在《材料科學基礎》課程的基礎理論教學中,材料科學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較為簡單易懂的知識,在完成了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后,設置幾個具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將學生合理的進行小組劃分,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查閱相關的資料,以此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隨后進行小組內的交流與探討。在《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材料科學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將小組內交流與探討得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答案進行大膽的闡述,以此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學習,學生對《材料科學基礎》課程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掌握,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運用已經掌握的材料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
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自主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效率。在《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材料科學教師應該一改以往具有一定威望性的教師形象,放低姿態(tài),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把學生作為《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的主體,充分尊重每一名學生。同時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對學生的身心特點、個體差異、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對《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充分的了解,以此通過適合學生的教學手段與方式開展《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材料科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材料科學基礎》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效率。
四、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
傳統(tǒng)的《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模式,以材料科學教師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為教學重點,采用滿堂灌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學生處于被動的位置。長期以往,學生就會對《材料科學基礎》課程的學習失去興趣,從而降低材料科學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效率。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先進的教學手段層出不窮,作為材料科學教師,應該對這些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深入的探究與分析,以此合理的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材料科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
綜上所述,在《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作為材料科學教師應該積極的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實現教學的改革,以此提高《材料科學基礎》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應昌,張仁輝.關于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7,(7):246.
[2]黃俊俊,丁明,張全爭, 等.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實踐與教學改革[J].廣州化工,2017,(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