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東
摘 要 為了實現縣級電視臺節目的地方特色化,提高特色節目的質量,在近年來眾多媒體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讓特色說話,讓特色取勝,成為我們山西省神池縣電視臺立臺興臺的一條根本途徑。作為在電視臺工作16年的副臺長和總編輯,筆者和新聞采編一線的記者們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勤奮的實踐??偨Y了不少寶貴的經驗,形成了小臺的一套理論。
關鍵詞 特色發展;縣級電視臺;定位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201-0042-02
縣級電視臺是在地域上離受眾最近的媒體之一,與中央電視臺、山西省電視臺、忻州市電視臺相比較而言,我們神池縣電視臺處于非主流和補充性的一個地位。
但是,換種角度來看,神池縣級臺又是神池縣本地的主流媒體,而我們自辦的有特色的電視節目卻是當地人最關心的節目,又是國家臺、省、市臺等大臺節目無法相比的。大臺的節目固然好看,小臺的節目也有可觀。
因此,縣級電視臺的節目必須顯示出濃郁的地方媒介特色,為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為本地廣大群眾的民生服務,寓教于特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人間正能量。
1 從本地特色出發,明確縣級臺電視節目的定位,突出地域特色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縣級電視臺雖然不大,只要立足特色辦臺,照樣會做的有色有聲。在有一定資金作保障的前提下,從當地特色出發,自然成了縣級電視臺能否成功的一個先決條件。“以人為本”的先進理念永遠不落后,一些辦的好的地方電視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圍繞“當地人”做節目,根據當地的文化風俗,風土人情提供特色電視節目服務,比如我們周邊的河曲縣電視臺的二人臺節目,神池縣電視臺的神池道情,其核心就是釆用本土化的手段爭奪占領當地媒介市場。
神池縣電視臺因地據人來入手。也就是從生息在特定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中的老百姓為主要受眾的視角來著手。
因為這種個性化生存環境是區域之間最具差異性的標志。通俗點說,重慶的人愛吃辣,山西的人愛吃醋,城里人有城里人的娛樂方式,鄉下人有鄉下人的歡樂方法,對電視節目的選擇不同,受眾需求各異。
全國各地縣一級都有自己的電視臺,所屬各地的行業都需要宣傳報道,這是全國縣級電視臺共同共性的常態節目內容。
但從各地地域特點和各地行業特點來說,各地電視臺同一話題的電視表現形式節目定位又有很大的區別。就像拿到廚師手中的食材都是白面,但廚師不同的手藝又使食品味道、形狀、色澤大不相同。
縣級電視臺只有針對各自的實際情況來打造各自的節目特色,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辦出幾個百姓喜聞樂見,雅俗共賞,極具本地特色的高質量的好節目才能真正意義上挖掘當地地域文化內涵,形成其他同級電視臺沒有和無法替代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有份有量的地方特色精神食糧。終極目的達到一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電視節目“硬貨”,使當地電視臺以絕對優勢的節目資本稱雄當地媒介市場,主控引導地方輿論走向。
2 精抓地方體現黨的方針政策的特色宣傳報道,發揮宣傳喉舌作用,完善導向價值
作為宣傳機構,為黨傳聲為民遞情是天職使然。也是貫徹辦臺宗旨和塑造縣級電視臺良好形象的重要環節。神池縣級電視臺雖然規模小,覆蓋面窄,但是它所擔負的責任卻不小。這是堅決貫徹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底線,號召受眾落實這些精神就需要電視臺工作者動腦筋,同樣一條政策解讀,有特色和無特色宣傳效果就截然不同,導致這兩種結果的原因就是有無特色產生的。一個“特”字,必然要有新聞工作者的艱辛付出,策劃出特色,特色產生號召效果。神池當地盛產胡油月餅,常態宣傳無非說月餅好吃,以商品出售給百姓帶來收入。但我的觀點是讓這個年年必須宣傳的節目,年年必須要有宣傳新特色,成功策劃了系列常態中有深度,深度中有故事,故事中有人情的高質量月餅話題電視、網絡、報刊多種宣傳報道。《給北京人一個吃神池月餅的理由》《品牌的力量》《神池月餅,中秋“網紅”》,每個節目都是精品,每篇文章都是佳作,做足特色才能產生這樣的效果。一些不愛看電視,不愛讀報紙的人,偶然看到這些東西后,居然都說你做的東西有意思,有特色,比起不少假大空,索然無味的節目,真是太好了。在確保真實性和黨性的前提下,盡量動腦用心做出報道特色,這樣弘揚先進,鞭策落后,增強輿勢才可能產生比較理想的宣傳效應,才有可能推動各地各行業相關的工作。
3 積極深挖地方得天獨厚的地域文化節目特色資源,為發展當地鼓勁造勢
千人不一面,一人一個樣。大千世界,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各地都有不同的地理、文化、歷史資源。筆者在基層臺的16年,跑過全縣10個鄉鎮254個村子,深切感到根據各鄉各村特色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工作,不僅可以使當地現眾產生親近感和親切感,而且還會吸引外地受眾的注意力,對內對外都可產生積極的影響??h級電視臺在特色報道好當地縣委政府的每年度不同時段的各項中心工作時,還需花大力氣對地方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南北特產、名人軼事、古跡遺存、風俗傳說等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以具有特色的宣傳方式來報道。達到提高本地知名度促動地方社會的發展。神池道情由來已久,我們本著對這一唯系神池人精神家園的文化硬貨的重視,周周電視唱大戲,使余音繞梁的千古絕唱永遠滋養神池百姓的精神生活。《神池道情》《泛舟西海子》《轆轤窯溝行》《三晉母親河汾河發源地一神池》《九仁村關帝廟》《龍泉鎮顯圣寺》《夢尋大云寺》等電視名片,很受觀眾歡迎。
4 電視要出精品品牌特色節目,對外宣傳才能提高水平
人常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作為電視同行,大家和筆者一樣都有共同的體會。同一題材宣傳片,做得好的大家都認可,并留下深刻印象,做得差的,沒有人在去看第二眼。作為我國目前四級辦臺體制的最基層縣級電視臺,釆編制精品電視外宣節目是基層臺的一項重要任務。這既是形勢和地方的需要,也是電視臺的責任使然。近些年,神池縣電視臺歷屆領導從群眾利益出發,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實施精品戰略、特色節目戰略,向外選送了大量好片,在省臺播放了《神池道情戲》《神池縣月餅美食文化節》等多個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品節目,讓更多的人群領略了神池的文化,知曉了地方小縣神池的一些事情,甚至產生了要來神池看看,要來神池投資的想法。
5 認準地方服務對象,做活特色主題宣傳,讓當地群眾視聽離不開基層臺
正如個人經歷苦難一樣,縣級電視臺也遇到空前的陣痛。風格意味著成熟,一個電視欄目不能沒有自己的風格特色,沒有風格沒有特色的節目是沒有觀眾的。在以8萬農民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山西省神池縣電視臺,筆者作為總編輯一貫主張辦節目時更要時時處處圍繞“農”字做文章,于2002年創辦了《農科博覽》,周周一期專題,內容立足三農,結合二十四節氣特點制播特色節目,春分說春分農事,立夏請農民從田野走進演播室當農事“主持”,農民上電視曾一度成了我縣人們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是電視臺正確的釆播策略不但使不少農民學到了農技知識,而且電視上時常露臉,使農民有了一種種地也無尚光榮的自豪感。不少曾上過電視的農民說,回憶當初的事情,電視臺真是辦在了群眾的心坎上,尤其是精神上的那種安慰好的沒法說。電視上《農科博覽》的不斷創新,使農業政策、市場信息、農資價格、農業方向、農科新技、農業專家、等分門別類的三農內容,全方位多角度實用強效果好的農民所關心關注的事都能找到答案看到影像,真正服務了當地農民滿足了三農需求。
6 結論
總之,《農科博覽》的十幾年,是我們積累經驗,探索基層電視臺發展理論的一段寶貴的歷史,緊跟形勢服務對象明確化,特色釆播制常態化,為黨為民辦臺堅決化,就成為縣級電視臺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的利器,只有電視節目生產火熱,電視節目理論才能常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