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同生
【摘要】課堂為教師和學生二者的有效交流、深入探討提供了有效載體和平臺.根據課堂教學的雙向互動這一特性,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對話成為師生互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同時也成為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主體交際溝通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組織學生主體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效對話、交流等活動,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深入互動,推動生生之間的交流協(xié)作,提升教學活動的實際成效.本文作者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有效對話進行粗淺的闡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對話;交流;溝通;開展
教育學認為,課堂為教師和學生二者的有效交流、深入探討提供了有效載體和平臺.根據課堂教學的雙向互動這一特性,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對話成為師生互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同時也成為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主體交際溝通能力的重要途徑.師生對話已經成為課堂教學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動.實踐證明,教師組織學生主體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效對話、交流等活動,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深入互動,推動生生之間的交流協(xié)作,提升教學活動的實際成效.但筆者發(fā)現,部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師“獨霸”課堂、獨自講解、單邊活動的現象一定程度存在,學生沒有與教師進行交流的時間,學生沒有個體之間對話的機會,致使學生交流表達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錘煉和提升.教師要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做好包括師生、生生對話等實踐活動.鑒于此點認知,本人現簡要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有效對話進行粗淺的闡述.
一、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提振主動對話的狀態(tài)
對話交流,是人們交往溝通中必需的重要路徑,也是人們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內涵.初中生在學習探知數學學科的進程中,習慣于自主獨立地學習實踐,缺乏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的內在潛能,不愿不想與教師、其他個體進行對話交流,使得初中生交往能力、表達能力得不到有效進步.而課堂教學的雙邊性特征,決定了課堂對話必須滲透和融入其中.加之當前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更加注重和強調了學生主體必須主動與教師進行深入互動交流、與其他學生進行深入合作探討,從而在有效對話中促進教學進程,提升教學效能.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保證師生、生生對話的有效開展,必須把思想工作、情感激勵作為第一位的任務和工作,一方面,要與學生構建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對教師產生“親師”心理;另一方面,要強化生動情境氛圍的營造,放大教材的生活特性,設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數學案例和教學情境,讓學生思想上、情感上、心理上受到強烈促動和提振,從而保持積極情態(tài),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如,“一次函數的圖像”一節(jié)課新知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為了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交流討論的能動性,對現有教材進行深入分析,找準教材知識點在現實生活中的“移動通信公司開展通信促銷活動”銜接點,設置了“移動公司為發(fā)展?jié)撛诳蛻羧海瞥鰞煞N電話卡,分別采用不同的收費方式”的生活實例,并借助多媒體教學器材,將其內容予以生動、形象、直觀的展示和呈現,從而讓學生認知上受到沖擊,情感上受到提振,保持積極的學習情感主動與教師進行共振,主動與教師和其他學生交流、探討.
二、設置有效話題,提供有效對話的由頭
常言道:話不投機半句多.教師只有提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才能促動學生主體主動地與教師進行交流、能動地與其他個體進行溝通.但有不少初中數學教師在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開展對話交流時,強行植入對話話題,設置對話內容,致使學生不能深刻地領悟教師的教學意圖,進行深入有效的對話交流,導致學生在對話交流中學習效能“事倍功半”.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要達成有效對話的目標,必須結合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抓住教學目標要求,遵循初中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置出典型、精當的話題,引導學生圍繞需要探究解決的話題,主動地思考、深入地與教師、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在保證對話交流覆蓋面的同時,提升溝通交往能力.如,“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節(jié)課中“平行四邊形的特征”知識點講解環(huán)節(jié),教師為了引發(fā)學生學習交流的興趣,結合需要探究認知的數學知識點,有意識地向學生提出“我們已經對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有了認知和了解,那平行四邊形相對于正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呢”啟示性引導性話題,通過提問的形式,將學生的關注點集中到所提問題上來,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教師所提問題的內容,并在強烈求知欲望的驅使下,主動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和交流,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他人進行深入的觀點交換,推動互動對話進程.
三、注重互動教學,推動交流對話的實施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有發(fā)動學生、引領學生、推動學生與教師所設置的教學內容“同頻共振”,才能實現雙邊互動的有效開展和對話交流的深入實施.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互動特性,圍繞數學教材目標要求,設置的學習任務以及探究認知的進程等方面組織開展深入有效的對話活動,組織和推動教師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生生之間進行協(xié)作討論等活動,讓有效對話活動成為推進教學進程、推動師生互動的有效“利器”.如,“矩形”的教學中,教師圍繞該節(jié)課的教學要求,設置了如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對話活動,其過程如下.
師:通過上述學習活動以及多媒體演示過程,我們知道了平行四邊形在具備了什么條件下,就可以變?yōu)榫匦?那么,我們可以類推得到矩形的定義是什么?
生深切地感受到矩形是無數個平行四邊形中的一個特例,正確地給出矩形的定義.
師提問: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除了“有一個角是直角”以外,還可能具有哪些平行四邊形所沒有的特殊性質呢?
生開展分組探索.
師引導學生根據研究平行四邊形獲得的經驗,要求學生分別從邊、角、對角線三個方面探索矩形的特性.
生根據教師指引,分別從邊、角、對角線三個方面探索矩形的特性.
生合作討論,探索歸納得到:矩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矩形的四個角都相等.從而得到矩形性質定理1.
師展示性質定理,組織學生進行證明.
生開展證明活動,深度感知和獲取矩形的性質定理內涵.
四、強化認知交流,提升深入對話的效能
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決定了學生學習實踐的過程,既需要自己的有效反思,更需要他人的科學指點.相互指點的互幫互助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進行深入的討論和有效對話,說出自己的認知見解,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同時,教師或其他學生個體第一時間闡明自己的觀點,指出存在的不足,指明前進的方向和推進的重點,從而在自身努力和他人指點的雙重作用下,推進學習的實際成效,提升深入對話的效能.組內成員熱烈討論,主動發(fā)言,在歸納提煉中得到解題思路,既提高了學生的對話交流能力,又提升了學生的分析解答能力.
以上是本人對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開展有效對話的簡單論述,如有不妥,請悉心指正,并在今后的教研中提供寶貴建議,貢獻智慧力量.初中數學教師只有堅持能力為要義的理念,注重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引導和指導學生深入探究分析,表達見解,實現在新課改教學進程中行穩(wěn)致遠.
【參考文獻】
[1]吳永康.對話義務教育數學新課標——論新課標理念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4(7):10-11.
[2]謝漢軍.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反思[J].學周刊,2013(36):70.
[3]王洪順.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體現新課程理念[J].數理化學習,2014(10):15.
[4]張祥彬.學習新課標,努力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語文課提高學生素質的拷問[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S1):181-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