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濤
摘 要:師生關系是一種教育關系,教師與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兩個最主要的要素。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獲得教育成功的需要。教師只有明確學生學習目標,接納學生,及時與學生溝通,平等對待學生,才能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師生關系;基礎教育;和諧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08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49
人和人之間需要聯系,教師和學生之間同樣也需要聯系。當教師和學生處在可靠、健康、相互關愛和令人滿意的關系中時,教師和學生的身體、智力、情緒都會運行得很順暢,這就是和諧的師生關系。
我國教育名著《學記》中指出“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教師沒有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即使教師把教學設計得再好,對學生的影響也不大。而當師生關系和諧時,學生會更喜歡上課,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對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并且保持活躍的思想,他們的創造力也會被激發,學得更多,記得也更多,課堂上的問題行為也會減少。而對于教師來說,師生關系和諧,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會有較小的壓力、會較少的和學生產生矛盾,也會更喜歡自己的教學工作。
那么,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呢?
一、接納你的學生
當學生來到你的面前時,他們都帶著各種個性和行為,這些個性和行為有的讓你喜歡,有的讓你反感甚至討厭。你可能會表揚他們,批評他們甚至會說一些傷害的話語,這就導致一種后果,問題學生的許多問題其實都來源于教師——教師的態度、偏見、不信任感和以往的教學經驗。有時候是教師自己阻礙了他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而這種不和諧的師生關系既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不利于教師自己的快樂教學體驗。
所謂“有教無類”,就是教師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一些學生的個性或行為,而把他們排除在自己的教育之外。面對問題學生,教師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你的觀點、你的態度和你的行為,也就是接納學生。接納是不管發生什么事情,都摒棄消極的態度,觀察發生的事情并積極去解決它。要接納學生,教師需要開始真實地觀察學生,摒棄過去對學生的刻板印象,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透過外表或行為去看學生,盡最大努力站在學生的角度體會他們的感受。了解學生關心的事情,關注他們的興趣愛好,尋找每個學生吸引你的地方,找到促進、激勵他們的點,還有讓他們害怕的點。
二、讓你的學生明確期望
北美著名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維克托·弗魯姆的期望理論指出,期望能調動一個人的積極性,激發人內部的潛力。在教學當中,讓你的學生明確期望同樣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確期望就是讓學生知道教師期望他們應該怎么做,課堂規則和程序是什么,課堂不當行為的后果,在教師的幫助下使他們在學習上能獲得成功。
開學第一天是確立課堂規則和期望的最佳時間。課堂里的期望包括行為、學習和程序要達到的標準。當學生知道了應該達成什么樣的學習目標,他們就會消除對學習的恐懼、形成對學習的信心。
要讓學生明確期望,教師應該確保在開學第一天給出學生清晰、直接的信息。關于本學期涉及哪些主題,他們要如何參與,做作業和交作業的程序,要想取得好的成績意味著要做什么努力,他們將如何從你這里得到幫助,他們將如何對待彼此和對待你,基本的課堂規則和違反課堂規則的后果。在開學的前幾周嚴格執行程序,毫不猶豫、自信滿滿地跟進處理,讓學生清晰地知道如果他們違反規則,教師就要執行違背期望的后果。這樣就孕育出了師生之間不用言說的和諧關系。
三、和你的學生彼此相互了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的任務首先是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沒有意義的。”同樣,為了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必須先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共性和個性。要想了解學生的共性,教師需要花時間了解學生的世界,了解他們喜歡什么歌,如果歌詞恰當的話,你可以在課堂上在合適的時間哼唱一段;了解他們的口頭禪,在恰當的時候,使用他們喜歡的口頭禪和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看的電視節目并和他們討論節目的最新進度;了解他們熱衷的游戲;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
要了解學生的個性,教師需要讓每個學生知道我們在關注他,了解每個學生個體最好的方法是經常和學生進行隨意的聊天,比如和他們談論昨晚看的電視節目、放學后打算做的事情或者放學后和誰一起玩、最近玩的游戲、周末的安排、最喜歡去的地方等等。這些話題雖然無足輕重,但是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在真心地關注他們。
師生關系是相互的,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學生也需要了解教師。那么,如何讓學生了解教師呢?教師可以每周講述一個個人故事,你可以講述任何恰當的事情,讓學生看到教師的生活,比如:你的興趣愛好是什么,你和家人在一起會做什么,甚至是你愛吃的東西。這個故事不用太長,但是它可以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教師,也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
四、和你的學生做好溝通
(一)語言溝通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否和諧關鍵在于教師與學生溝通的內容和溝通的方式。學生能夠敏銳地理解教師說的話,教師說話的方式以及沒有說的內容,他們能判斷出教師說的話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他們知道教師說的話是在稱贊、侮辱還是反對。
1.注意說話的內容
教師說的話可以指導學生、促進學生、鼓勵學生以及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同時教師的話也可以傷害、貶低學生,讓學生泄氣。比如:這兩句話“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薄斑@道題你不會,說明在教師講課的時候你沒有認真聽講,希望你以后能認真聽講,不要再出現這種情況,好嗎?”第一句輕率地評論不僅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還可能把努力經營的和諧關系置之死地,因此,當教師想批評學生時,不需要用打擊學生、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語言,可以用比較委婉的話來表達責怪之意,學生會懂得教師想留個面子給他的良苦用心,就像上面第二句話一樣,這樣會使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和諧。endprint
2.注意說話的方式
教育家羅杰斯認為:“教師的態度可以決定教學的成敗?!蔽竦恼f話方式能使學生在聽教師講話時感到被人尊重,從情感上接受教師的批評教育或者指導意見。委婉的教育常常能打動學生的心,委婉的說話方式在講課過程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巨大。比如:這兩句話“你錯了,正確答案是…”“再想一下,這種思路對嗎?如果對的話,原因是什么?”第一個陳述句,語氣強硬,完全否定了學生,學生的自尊心可能會受到傷害,認為自己在同學面前回答錯了很丟人,但是如果把第一個陳述句改成第二個問句,就大大減弱了教師否定的語氣,同時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在師生溝通中,直言不諱可能并不會帶來好的教育效果,把話語去掉一些棱角,這樣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關心。
(二)非語言溝通
教師說話時要表達的意思不僅能從聲音上體現出來,有時候表情、動作更能形象生動地表達教師的觀點。面部表情、姿勢、動作這些身體語言可以傳達出教師的思想,幫助教師和學生很好地溝通,使講課內容更加高效。一些語言加上表情、動作的應用更能讓學生在富有趣味的解說中加深對教材的理解。身體語言能傳達出教師在話語中沒有表達出來的內容,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師生溝通過程中,一個恰當的眼神、動作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自然。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說話時配合表情、手勢等來強化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讓你的課堂充滿笑聲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認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庇哪軒椭處熼_啟學生的心靈,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每個學生都喜歡有笑聲的課堂,課堂上的幽默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并保持注意力,可以讓學生和教師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獲得短暫的放松并且有助于減少課堂行為問題的發生。
那么如何在課堂上運用幽默呢?教師可以在課的開始分享有趣的新聞故事或文章,可以分享自己生活中簡單、幽默的故事;在課堂中融入笑話、雙關語、漫畫、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記憶技巧、繞口令,接納學生恰當的玩笑以及其他形式的幽默。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幽默的方式進行教學時要抓住學習機會,一定要和學生討論哪些幽默是破壞學習的,哪些幽默是有利于學習的。此外,教師要確保學生清楚,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下都不允許任何傷人或損人的幽默,比如:不允許在殘疾、體重、性別、國籍、種族等方面開玩笑,不允許嘲笑、取笑或輕視任何人。
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讀書
教師讀書不僅是為了開闊自己的視野,也是為了更好地教書育人,把從書上學到的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正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量的課外閱讀使自己運用和舉證的鮮活事例就越多,我們的課堂內容就能越豐富有趣,學生也不會再認為我們是古板沉悶的教師,而是思想活躍、懂生活的教師。這樣無形間就拉近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教師的工作就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所以,教師不妨在辦公室和自己家的書房放幾本喜歡讀的書或是雜志,忙碌的工作之余翻上幾頁,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在開闊自己視野的同時,充實自己的思想,豐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使師生關系發展的更加和諧。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感情融洽,學生學習才有效果。教師和學生的生理年齡差距是客觀存在的,而心理距離是可以努力縮短的,這就需要教師經常和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時刻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和學生一起感受和體驗,適時引導他們,這樣師生關系就會不斷地走向和諧。
參考文獻:
[1] (美)斯特蒂文特.零距離師生關系[M].馮林,譯.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 (蘇)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 張仁賢總主編.做有情趣的教師[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3.[4] 高蘭芹.淺談幽默在教學中的作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2):1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