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科君+張叢鑠
摘 要:在高職高專院校中,計算機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技術能力,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然而在當前的計算機教學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制約了學生計算機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圍繞高職高專計算機教學,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高專院校 計算機教學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01
前言
在我國高等教育中,高職高專教育已經成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培養新型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我國許多院校之中,計算機教學成為其中的一門必修課程,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下文主要圍繞高職高專計算機教學,就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探究。
一、計算機教學存在著主要問題
1.教學方式較為單一、落后
現如今,我國大多數高等院校都開設了計算機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使其能夠更好的應對今后的發展。然而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學校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重視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或者是實際操作教學的比重較小。此外,教師仍然以考試為方法,以學生記住一些機械的操作為目標來進行計算機教學,這樣一來,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也大打折扣【1】。
2.過于重視理論教學
在計算機教學中,對于那些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許多教師都更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在教學過程中,對照計算機教材來給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讓學生通過觀看教師操作的方法來進行學習,然而這種方法并沒有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際操作之中,所以學生很難親身去體會計算機操作時的注意點,也就難以讓他們對該操作知識點有著深刻的印象。其實計算機這門課程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開設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去掌握各種軟件,讓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計算機操作的方法,教會學生獲取各種信息的能力等等。所以教師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就很難實現這一教學目標,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3.計算機師資力量不足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專業能力的好壞對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只有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才可以培養出專業技能較強的學生。然而,在我國高職高專院校中,計算機這一塊的師資力量較為缺乏,存在著一些計算機教師身兼多職的現象。還存在著一些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師用于計算機教學之中,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學習需求難以得到有效的滿足。此外,與我國重點大學以及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高專院校的發展要更為落后,辦學資金有所欠缺,這就導致一些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條件較差,教學設備較為落后,難以滿足學生的計算機技術學習。
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方法
1.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僅僅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完全不夠的,計算機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繼而提升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如,教師可以通過精講多練的方式,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在講授“word”時,教師可以將一些難懂、易錯的內容進行講解,然后引導學生自主的去進行操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僅僅充當引導者的角色,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教師給予實時的點撥,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此外,教師還可以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也就是設計一個目標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目標任務的方法來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點,讓學生可以在實踐過程中掌握計算機軟件的運用。這種方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對學生創新意識的發揮有著重要的作用。如在“Excel”教學過程中,在講到數據填充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任務,讓學生去填充一個有規律的工作表中的內容。那么學生通過自主的研究與思考,就會創造出更多的解決方法。有些同學通過自動篩選的方法來進行填充,還有的學生通過if函數的方法來進行填充。最后讓學生去總結一個最為簡單易行的方法。這樣一來,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
2.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今后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當改變以往重理論、輕能力的教學方法,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計算機教學的終極目標還是要讓學生熟練的掌握計算機軟件,讓學生學會計算機操作。而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興趣。要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發現之中,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去獲取知識【2】。如,在《PS圖像處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優秀的作品,讓學生去進行欣賞,以調動他們的創作熱情。然后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去設計一些作品。如,用PS這款軟件設計一副海報,然后從中挑選一些優秀的作品,來進行評定。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提升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
3.創新考核方式
在許多高職高專院校中,大多數采用考試的方式來對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進行考核,通過讓學生上機操作某一個計算機知識技能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考核,這種考核方式較為單一,難以起到較好的考核效果。故此,教師可以創新考核方式,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然后在上課過程中對小組的日常表現進行打分,最后設計一個稍難的學習任務,讓小組各學生通過相互合作的方式來共同完成任務,最后教師再以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來評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還可以通過其他的考核方式【3】。總之,就是要盡可能的客觀反應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而不是憑借以此考試來論英雄。這樣一來,學生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就會集思廣益,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以便將最好的作品展現給教師,展現給其他同學。
結語
綜上,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高職高專院校應當改革教學方式,要鼓勵教師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要改變重理論輕能力的教學現象。要鼓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創新思維,并對考核方式進行不斷的創新。這樣一來,就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計算機技能。
參考文獻
[1]卜榮欣.淺談高職高專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0,27:145-146.
[2]曠文兵.淺談高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OL].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34).
[3]郭瑩潔.淺談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OL].電子測試,2015(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