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博瀚
【摘 要】國有燃氣企業受傳統企業管理方式的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強。燃氣企業具有“民生”這一特性,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活,建立完善的員工激勵機制是燃氣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從燃氣企業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分析,針對問題給出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將員工的需求與企業的發展緊密相連。
【關鍵詞】國有;燃氣企業;激勵
二十一世紀,企業間競爭不斷升級,企業競爭力從根本上依靠“人”的競爭,而激勵機制是調動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手段。天然氣由于具有綠色、清潔、環保的特點贏得市場,致使國有燃氣企業發展迅速,但我國國有燃氣企業由于歷史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影響,具有政府干預性,管理模式行政色彩濃重,缺乏現代管理有效的激勵機制,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發展的需求,導致人才外流、企業員工缺乏主動性、創造力的現象嚴重。
一、激勵機制的認知
所謂激勵機制,是指管理者在分析被管理者需求與動機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資源合理配置或企業管理方式方法進行優化而制定和實施的、能在較長的時間內引導和強化被管理者的思想、動機、行為的一系列制度和工作規范。
據美國一名學者研究,沒有經過激勵的員工,其能力僅能釋放自身潛能的20%,反之,如果得到有效的激勵員工潛力能夠釋放80%。可見,激勵機制是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其最終目的就是運用合理有序的激勵手段,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使企業運行具有活力保持最佳的狀態,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二、國有燃氣企業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薪酬水平低,員工生活保障激勵不足
薪酬是人維持基本生存需要的重要保障,是為員工提供物質條件的經濟支持,決定著員工的生活質量。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才決定著企業的發展的重要因素,國有燃氣企業雖經過企業改革,但燃氣行業本身具有“民生”這一特殊性,加之舊習慣影響沒有建立人才選拔機制,能上不能下,進來的人多出去的人少,遺留大部分歷史變革保留人員,導致人員臃腫負擔較重,與其他行業企業相比,燃氣企業利潤低,薪酬結構不合理,這些因素造成人員薪酬較低。薪酬水平直接影響人才的引進以及員工的工作狀態,薪酬低致使燃氣企業人才流失嚴重,員工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留住人才難,引進人才難的 “兩難”境地,導致企業發展遭遇瓶頸。
(二)企業員工未來發展目標不清晰,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激勵
燃氣企業受國有企業傳統人事管理制度的影響,“大鍋飯”、“鐵飯碗”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人才選拔機制落后,沒有真正實施按需設崗和擇優聘用的機制,聘任機制流于形式,“能上不能下”,“愛面子、講舊情”現象無法杜絕,不能形成有效的淘汰競爭機制,聘任形式不能適應現代化。
缺乏相應的晉升激勵機制、企業員工不能通過職務的晉升實現自身的價值,企業沒有為員工確立良好的規劃職業生涯,員工對自己沒有明確的工作目標,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企業也沒有為員工提供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得過且過”的思想嚴重打擊員工的工作熱情,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企業缺乏對員工培訓、再深造的措施
員工培訓對于個人和企業來講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但是企業由于缺乏對員工培訓的長期規劃,往往缺乏系統性,計劃不全面、不成熟。常規的培訓理論多,導致員工的實踐能力不能得到提高,長期以往培訓形式化嚴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員工失去學習熱情,不利于員工及企業的共同成長。繼續深造不僅可以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而且有利于員工緊跟快速發展變化的信息時代。但員工往往由于工作時間與學習時間沖突,得不到到企業的支持,無法繼續教育深造,企業的短視做法不利于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四)企業文化環境受制約,情感激勵不足
燃氣企業受傳統國有企業的管理方式的影響,缺少“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官本思想根深蒂固,“人情”“關系”嚴重制約企業文化的發展,企業缺少和諧先進的文化氣息,企業員工感受到來自企業的情感關懷不足,員工的價值觀與企業文化的價值觀融合度不高,企業凝聚力不強,無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如果燃氣企業不能建立起和諧、創新、向上、具有凝聚力的文化氛圍,企業就會失去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三、建立健全燃氣企業激勵機制的途徑
(一)提高薪酬待遇,規范員工保障體系
薪酬是員工生活質量的直接體現,是激勵員工的主要有效手段。步入21世紀人們往往不滿足基本的溫飽低層次的需求,所以薪酬的設定在充分考慮人工成本、平衡當地經濟及物價水平前提下,提高員工的薪酬水平,不僅要能滿足員工溫飽低層次需求,同時要能為員工提供追求高層次需求的經濟支持。管理者要對員工的工作年限、技能水平、業務水平進行差異性考量,對不同崗位、不同級別的崗位薪酬體現差異性、公平性,最大程度的調動員工的勞動積極性。
除去薪酬,為保障人員的穩定,企業需建立完善、科學的福利制度,當然福利制度不只是按國家規定繳納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燃氣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為員工提供具有價格優勢的燃氣用品、節假日、生日慰問品、帶薪休假、定期旅游等福利待遇,這些措施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釋放內在潛能,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二)有針對性的進行人事制度改革
國有燃氣企業要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尤其人事制度改革,“人”是一個企業的核心,企業要為員工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為職工提供長期、短期培訓,以提高企業員工的技能,企業為員工提供公平的晉升制度,破除傳統“只能上,不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企業管理制度。在廣大員工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使每個員工都能感受到內外部壓力的驅動力,從而養成每做一件事,都能在事情結束后反思、總結、改進,最終達到你追我趕、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應為員工建立職業生涯規劃,讓員工有目標、有動力,為員工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積極為了自身及企業的發展而努力,讓員工最終實現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共贏的局面。
(三)建立員工培訓機制,鼓勵員工繼續深造
企業針對不同類型的員工,結合企業發展需求,廣泛收集員工意見基礎上,設計開展合理的培訓項目,讓有熱情參與培訓的員工知識得到豐富,技能得到鍛煉,定期邀請業內專家到企業宣講指導員工實踐,學以致用,不僅個人能力得到提高,又對企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對于有繼續深造意愿的員工,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鼓勵員工繼續深造。
(四)建立和諧的與員工緊密融合的企業文化
當物質條件得到滿足,就要完善精神層面的建設,一個企業要想長期可持續發展,必須形成一種團結協作、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燃氣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建立符合燃氣企業特質的文化,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創建良好的工作氛圍和人際關系氛圍,通過被員工認可的企業價值觀,激發員工內在潛力,員工自身價值獲得高度的認同感,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企業更具凝聚力。除此之外,要形成競爭的氛圍,獎懲分明,選拔優秀的人才,對于懶散、得過且過的員工實行優勝劣汰。
國有燃氣企業激勵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員工的能力、激發員工的潛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從企業的角度講,是讓每一名員工更加關注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和經營業績的增長,達到企業和員工價值觀的統一,從而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贏。
【參考文獻】
[1] 羅建兵,鄧德勝.企業激勵和政府規制下的高管薪酬研究 [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5,51(1):45-49.
[2]吳大剛.國有基層燃氣企業員工激勵機制研究-以廣州RQ公司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13.
[3]唐長福.國有企業有效激勵機制構建研究[J]. 現代經濟探討,2015,07: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