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軍
【摘 要】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對穩定我國社會秩序,以及推動社會事業發展,有著積極促進作用。文化館屬于公益性機構,承擔著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傳授文化知識的責任義務。落實嚴格貫徹當群眾文化工作方針等措施,對文化館服務與導向等作用發揮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文化館;群眾文化活動;作用
受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影響,人們的生活水平、文化需求逐漸提高,也是群眾文化事業轉型的關鍵點。為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政府對設立與引導文化館發展的意識逐漸增強,主要目的是構建多元化的文化世界,努力提升社會主義文化價值觀,從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對此,加大經費投入,優化文化館服務方式是尤為關鍵的。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意義
經濟與文化間存在相互影響與相輔相成的關系,但并不是同步發展的,但先進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目前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發展間的差距逐漸拉開;對此,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帶動群眾參與歌唱舞蹈、書法繪畫欣賞等文化實踐的積極性,通過新舊文化的學習,使群眾更加熱愛黨與生活,追尋真善美的意識逐漸提高,群眾自我管理、教育、評價的能力,以及文化修養隨之加強。
二、文化館概述
基于文化館職能角度分析,作為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文化館機構對社會文化宣傳,群眾文化養成,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傳播群眾文化事業,組織群眾積極參與活動,開展攝影美術藝術展覽,以及其他文化創作,從而指導通過舉辦美術、攝影等藝術展覽,指導、督促各文化館工作[1]。
基于文化館特征角度分析,主要包括公共性、服務性與主導性等特征,群眾文化建設復雜且繁瑣,應當提高文化活動的多樣性,注重歷史文化宣傳的同時,還需通過文化館載體,創新性的展現文化成果。文化館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服務大眾傳播群眾文化的同時,努力發揮著提供文化服務,帶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長足發展的職能。
三、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
1.服務作用
我國群眾綜合素養參差不齊,文化需求也存在較大差異,早就了多樣化的文化活動。對此,在建設群眾文化時,應當加強服務范疇拓展,加大企業、學校與農村等群眾的深入調查,了解差異化的文化需求,針對性指導文化娛樂活動,為群眾文化建設助力。
2.導向作用
文化事業不斷推進,群眾文化活動形式的多樣性特征越發突出,深受群眾喜愛。為滿足群眾差異化文化需求,應當加強發揮文化館作用,豐富、創新群眾文化內涵,努力實現群眾文化的高端性、多元性與現代化,加強群眾文化活動指導性、督促性的把控,為群眾文化建設夯實基礎。
3.示范作用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作為群眾生產生活產物,群眾文化的示范力越發明顯。文化館開展文化活動時,應當注重地域性、層次性與高尚性特征,即開展高端多層次的地域性文化活動,如戲曲、文化展覽節等,將文化館示范作用最大程度發揮[2]。
4.監督作用
文化館在助推群眾文化建設時,應當加強社會文化監督體制的完善,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在實踐摸索中努力發揮其導向力作用。對于影響文化活動展開的行為,或是不利于群眾文化建設的活動,應當通知有關文化機構合理治理,機構構建健康的文化體系,努力營造和諧、自然、開放性的文化氛圍及社會環境,前提是文化館監督作用的有效發揮。
四、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揮文化館作用的對策
1.貫徹落實黨的群眾文化工作方針
在輔導工作中,向群眾文化活動骨干,以及事業機構、組織文化活動等專職人員,應當加大黨的文化工作方針及政策宣傳力度,糾正錯誤的思想與態度,方針政策宣傳同時,應當加強輔導工作業務的結合,實現新舊文化的有效融合,帶動藝術文化活動規范化與國際化發展。
2.加大建設基礎設施的投入
文化館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對群眾文化建設有著直接影響,文化設備與物質基礎,及其服務團隊建設,思想解放與創新,更是發揮文化館作用必不可少的;對此,政府應當加大文化館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但受文化思想多元化影響,政府關注文化館建設的點也存在差異,還需加強資金渠道拓展與資金儲備。
3.改善服務方式
基于群眾文化需求的文化館建設,首要是優化文化服務形式,切實提高服務效力。介紹活動、工作方式,傳授技能與文化娛樂、休息、宣傳等活動知識,普及文化館學、群眾文化學,提高其文化理論與技能,如藝術鑒賞水平等[3]。
五、總結
文化館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以及群眾文化發展態勢的掌控,對文化館建設與文化活動創造性開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有著重要意義。除此之外,還需加強與各部門的聯系,為群眾文化活動順利展開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王建政. 淺析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實踐中的職能與發揮[J]. 大眾文藝, 2016(2):21-22.
[2]徐寧. 淺談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J]. 文存閱刊, 2016(6):109-110.
[3]趙琴. 淺談文化館的群眾文化輔導作用及發揮[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