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給安徽高校社會體育專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為社會體育專業的畢業生提供良好的就業方向,本文利用面訪、網絡調研以及問卷調查等方式,針對安徽省體育局、大型健身娛樂部、各個體育活動協會以及小區管委會等單位進行了解調查,對安徽省所需要的社會體育人才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并通過查閱圖書館資料以及文獻檢索等方式,開展安徽省社會體育專業的發展前景研究。
關鍵詞:社會體育專業;發展;就業
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我國的經濟也在快速發展,國民經濟極大提升,人們的生活已經從溫飽逐漸向全面小康發展。人們除了參加日常的文娛活動,逐漸的對健康的生活品質有了更多的要求,健身、體育活動的消費量正在不斷加大,體育館以及公共場所的運動設施也在不斷更新和完善,這意味著社會對體育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給各大高校社會體育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泛的就業空間,表示了高校為國家為社會培養高質量搞素質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重任。高校開發專業和升級一個專業就要提前做好調查研究,準確把握體育市場的發展命脈,了解社會對體育專業人才需求的動態情況,在培養就業型、能力型人才這個基礎上更完善更科學的做好人才教育,培養出能夠滿足體育專業技能、社會需要的專業型人才,給安徽省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作出可行性的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安徽省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單位為主要調查研究對象,比如安徽省體育局、大型健身娛樂部、各個體育活動協會以及小區管委會等單位。
1.2 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目的要求,采用面訪、通訊、網絡等方式,就相關內容進行對安徽省所需要的社會體育人才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并結合查閱圖書館資料以及文獻檢索等方式,通過對收集到的文獻、資料等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
2 社會體育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廣大媒體對健身運動的宣傳,人們對健身,休閑體育和體育娛樂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人們希望能在健身過程中釋放壓力,并保證健康的身體。由此,我國正逐漸走向全民健身時代,健身以及各項有利于健康的體育活動儼然成為為新的消費熱點和社交時尚。目前,體育行政部門對于體育產業的管理和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的就業機制仍處于起步階段,然而,在全民健身的時代浪潮下社會體育的發展擁有巨大的潛力。研究人員經過調研指出,中國休閑體育市場需要10到20年才能成熟,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來保證社會體育的健康運行和發展。
早在2001年8月份,我國的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就對國家體育行業特有職業制定了職業標準,社會保障部將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經紀人、體育場地工和游泳救生員納入社會體育專業的特有職業。其中將社會體育指導員設置成47個工種,根據工作對象以及性質的不同分成公益性和職業性兩類體育運動指導員。這標示著從事社會體育這種公益活動的體育指導員已經正式被國家所接受,他們的工作已經不單單是興趣以及公益性的活動,而是成為一種能給自己帶來收入的職業。從公益性到職業性的轉變,這意味著對于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素質、知識技能要求更高,而且所需要的職業人員數量也會大大增加,從現有的調查情況來看,現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無論是數量還是素質及知識技能都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這給各大高校社會體育專業提供了廣泛的就業平臺。
3 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市場需求的條件
3.1 區域政治、經濟發展水平狀況
根據2016年安徽省體育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僅在2015年安徽省體育產業總產出就達到了336.19億元,比2014年同比增長38.96%;體育產業增加值為118.55億元,比2014年名義增長45.75%,體育服務業總產出和增加值分別為100.85億元和52.26億元,占全省體育產業總產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27.54%和44.08%。在體育服務業中,體育旅游、體育健康等體育新業態蓬勃發展,給體育行業的興起奠定了物質基礎。
3.2 市場對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有效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娛樂場所周圍的體育設施也越來越多,隨著人們知識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參加體育鍛煉、健身的欲望也越來越強烈,致使商業化體育健身、大眾休閑運動領域對所需要的專業體育指導員有著極大的需求,具體表現為: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全民健身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很多單位開始主動參與到體育市場里面,建設體育活動場所;參加體育運動、健身已經不單純是由政府引導,參與體育活動已經逐漸向由地方體育團體以及協會引導轉變;在參與的積極性方面,人們已經從被動參與向積極參加轉變。當今時代社會體育展現出來的社會性、休閑性、消費性等特點給社會體育專業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市場。
調查和研究發現,安徽省的大多數體育館教練和管理人員都是其他工作人員的兼職。現有體育專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缺少合格的專業人士和一些具備知識技能的專業人士。不一致和不規范的行業標準,缺乏會員管理,甚至缺乏高水平的專業教練等現象是極其常見的。這為安徽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理論指導,為推動專業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 對安徽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建設的幾點建議
(1)社會體育專業培養人才旨在操作應用,各高校要和企業、行業有利合作,共同建立人才培養模式,完成操作型專業人才的培養。
(2)在專業建設實施過程中,要不斷調查求證以更改專業定位,強化學生的專業職業技能,制定符合社會體育專業可持續發展方案。
(3)針對社會體育專業操作性強的特點,可采取分類別、分時段的方式進行實踐教學,并把這種實踐教學貫穿教學全過程。
參考文獻:
[1]何杜萌.社會需求下高校體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探析——以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為例[J].四川體育科學,2018,37(05):126-129.
[2]毛治和,毛武洋,李松,楊鋒,郭玉鳳.轉型背景下高校“135”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以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8(27):211-212
[3]周進國.體育健身產業發展背景下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理念[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39(03):73-77.
作者簡介:宋恩(1996.01.29),男,安徽阜陽人,本科,研究方向: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