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摘要:小微企業在我國企業中的體量不斷增大,已經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的主要推動力。但由于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融資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微企業進一步發展。基于大數據平臺的互聯網金融興起為小微企業的融資提供了新契機。其次,本文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模式以及傳統金融模式下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重點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的融資策略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大數據平臺,互聯網金融,小微企業,融資模式
小微企業在我國的經濟體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微企業對于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據相關數據統計,小微企業數量在我國企業總數量中所占比例已經超過了90%,為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占所有就業崗位的85%,其創造的生產價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超過60%,同時小微企業在出口收入以及財稅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也超過了50%。雖然小微企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解決。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誕生和發展為小微企業的融資帶來了新的契機,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背景下探討小微企業的融資創新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模式
在我國傳統金融模式下,小微企業難以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支持的主要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小微企業經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弱、財務管理不夠規范,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產品、融資條件及流程等了解不清楚;二是商業銀行對于小微企業的財務及經營狀況、資產規模以及償債能力等信息也了解不全面。基于這兩方面的原因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開展貸款業務的過程中,為了控制貸款風險,通常情況下向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的積極性較弱。
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小微企業的融資帶來了新的發展,一是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門檻,二是拓寬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同時,在傳統金融模式下小微企業不僅貸款額度較低,而且貸款成本較高,而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基于大數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能夠較為全面的了解小微企業的整體經營情況以及財務信息,其貸款流程簡單高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1]。此外,互聯網金融融資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小微企業可以采用線上交易的方式來辦理貸款,有效滿足了小微企業資金需求頻率高、額度低以及用錢急等問題,真正滿足了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
同時我們也不得不認識到,我國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互聯網金融征信系統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為了更好的滿足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提高互聯網金融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需要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征信平臺,特別是小微企業相關的征信內容,從而對小微企業的征信進行有效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小微企業給予合理的貸款支持。
2傳統金融模式下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分析
2.1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相對單一
在傳統金融模式下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包括兩種形式: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主要是指小微企業主用自己的資金,向親朋好友進行借貸,或者利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利潤實現融資。外源融資具體來說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方式,直接融資是指小微企業以股票和債券的方式來公開進行資金募集,或者向租賃公司采取融資租賃的方式實現融資;間接融資是指小微企業通過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開展各種形式的貸款來實現融資。我國小微企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小微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高度統一,小微企業的所有者為了對小微企業進行有效控制,基本上不會采取出讓股權的方式來進行融資。因此小微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包括,小微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利潤,向商業銀行等進行貸款,以及向親朋好友進行借款。但是由于小微企業的資產規模較小、管理相對落后以及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導致商業銀行為了控制貸款風險,通常情況下會謹慎向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縮窄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
2.2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較高
小微企業不僅融資渠道相對單一,即便獲得外源融資,其融資成本也相對較高。首先,小微企業交易主要采用現金,導致企業可供銀行查詢的佐證材料,如轉賬收款記錄、銀行流水等較少,且財務管理不規范,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難以根據小微企業的相關數據對其風險進行有效評估;其次,小微企業由于資產規模較小,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容易出現停業甚至破產的情況,其風險抵抗能力較差。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即便向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會采取相應風控措施,如提高貸款利率,增加了其融資成本。民間借貸也是小微企業融資方式的一種,但是民間借貸的成本通常非常高,無形之中增加了小微企業的財務負擔,進而提高了融資風險。
2.3金融體制不健全
在我國傳統金融體制下,大中型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中起主導作用,但它們對小微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以及生產經營規模等有所偏見,是導致小微企業出現融資難局面的主要原因。在我國小微企業主要是個體工商戶以及私營企業主,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行業面臨眾多競爭壓力,其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較弱,對商業銀行而言存在較大的不良貸款發生率,大中型商業銀行授信政策指引更多偏向其他經營穩定、實力較強的企業。此外,我國小微企業基本上沒有形成完善的財務核算機制,導致大中型商業銀行難以對小微企業的財務信息以及經營狀況進行充分了解,進而無法對小微企業的貸款風險進行有效評估,造成了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歧視[2]。除此之外,現階段我國政府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還不夠,對小微融資政策指導不強,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導向還不明確。
3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策略創新
3.1健全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體系
小微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融資的過程中,征信擔保資格審查是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信用擔保融資機構是基于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小微企業的生產運營信息、財務信息以及貸款償還能力等進行科學、合理、準確的評估,進而為小微企業獲得貸款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是中小型企業資金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由于我國現階段的信用擔保融資機構機制不夠健全,因此需要我國政府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系統建設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為小微企業的信用評估以及貸款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加大對信用擔保行業發展的支持力度,采取適當的稅收減免政策等,從而促進小微企業信用擔保公司的快速成長,為小微企業在貸款融資過程中提供全面的征信評價數據,有效滿足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
3.2進一步完善國家征信系統,
在小微企業的融資過程中,信用貸款可以有效的降低融資成本。但是由于商業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導致小微企業難以從商業銀行中獲得授信支持。因此為了有效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必須要盡快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除了要求整合更多的信息資源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征信系統。國家中心系統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由政府牽頭,充分發揮相關部門以及各金融機構的協同發展優勢,對各金融機構以及稅收機構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深入整合,同時在該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小微企業的注冊、納稅、違約以及信用等數據及信息,并且針對小微企業專門建立相應的資質檔案對小微企業的征信信息進行有效管理。此外還應該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小微企業征信信息資源共享。
3.3拓展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
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背景下,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小微企業的信用信息進行更好的整合和管理,從而為小微企業帶來了新的信貸模式,可以更好的滿足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首先,小微企業應該盡量與具有大數據信息的互聯網平臺開展合作,比如電商平臺、政府采購平臺以及供應鏈平臺等。其次,我國政府以及各相關部門應該鼓勵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的發展,進而對小微企業的各種信息進行有效收集,積極拓寬小微企業的信貸渠道。
3.4健全小微企業還款違約機制
首先應該在小微企業貸款中,通過建立相應的機制對互聯網金融機構所承擔的風險進行明確,從而降低違約風險的發生概率。比如在小微企業互聯網金融融資的過程中通過建立風險儲備機制以及風險識別機制等,既可以有效維護小微企業的貸款權益,也能夠很好的控制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貸款風險。其次應該設置靈活機動的還款模式,以便小微企業在還款的過程中可以自由選擇還款和靈活計息模式,比如固定還款計息模式,或者分期變動還款計息模式等,避免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發生貸款資金低運轉、高收息現象。最后還應該加大對違約者的處罰力度,通過降低違約者的征信級別,以及對違約者的信息進行互聯網公告等,提高小微企業的還款意識。
3.5加強互聯網金融安全管理
近幾年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傳統的金融發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對我國金融行業的變革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的意識到,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中必須要加強風險管理,提高風險防控能力,進而保障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為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持續有效的貸款支持。
參考文獻
[1]曹秋琴,張瑞龍.基于阿里小貸模式的企業資信評價研究[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6):49-51.
[2]陶士貴,許藝瓊.基于互聯網金融的商業銀行小微企業信貸模式創新[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2):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