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管理學基礎與技巧》課程開發的充分融合角度進行研究,指出當前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分析傳統文化與《管理學基礎與技巧》課程融合的價值意義,建設性地對《管理學基礎與技巧》課程內容實施提出意見,為管理類課程向縱深發展提供具有實際意義的參考經驗。
關鍵詞:傳統文化;管理學基礎與技巧;課程內容實施
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必然趨勢,十八大報告中重點指出,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內涵中體現著厚實的文明與科學,教育領域應當積極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專業課程的融合體系,充分汲取中華傳統文化對塑造學生綜合素養的影響作用,開創性地將傳統文化與專業課程相結合。
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困境
(一)教育目的側重理論學習
傳統文化進入校園的目的主要源于文化的傳承,教育效果側重理論的認知,課堂講授以典型理論的歷史發展及內容介紹為主,課程考核也側重內容的記憶,很少體現對傳統文化的應用考核。
(二)教育內容呈現碎片化
目前非語言類專業的課程內容很少涉及傳統文化知識,學生大多只能通過選修課形式參與學習,接觸到的傳統文化知識都是碎片化的,很難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及思維模式,更無法達到用傳統文化影響現代生活的目的。
(三)教育方法缺乏現代技術
高校教育倡導積極引入現代新媒體信息平臺和教學元素,確保教育手段的現代化及教育方法的趣味化,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傳統文化知識層面的技術運用還處于嘗試階段,大多仍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很難體現課程的技術性。
二、傳統文化與《管理學基礎與技巧》課程融合的價值意義
(一)傳統文化意識對管理思想的積極影響
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內容豐富的傳統管理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追求和道德傳統的集中表現,是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內在動力,對中國人的價值理念、思維模式、品德素養以及行為模式的形成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構成了中國式管理的思想和理論基礎,對管理工作有著根本性的指導作用。
(二)傳統文化智慧對管理工作的技術借鑒
中國傳統文化承載著豐富的管理技巧和技術,也是最符合中國歷史發展和人文特性的理論內容,當今企業管理實踐中也在深化地延續著中國經典管理之道,將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智慧體系梳理和深入分解有助于完善現代管理體系、提升企業管理效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智慧對當今管理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和借鑒,是寶貴的管理資源,有效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智慧,無疑是提升管理能力與管理技術有效的手段。
(三)傳統文化資源對教育方式的深化提升
積極采用傳統文化資源解決課程教學的技術問題不但有助于學生了解中國歷史與文明,還有助于擴充教師的教育手段,例如中國文化中關于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哲學思想正逐漸成為教育學者發現事物本質規律、探索教育癥結解決辦法的有力方法論。一直以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被廣泛應有,符合中國人文化理念、思維模式的教育方式運用不足,充分將傳統文化切入課程教育會極大地擴充教育方式的思路。
三、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管理學基礎與技巧》課程內容實施研究
(一)實施途徑
要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技巧的真正融合,就要改變固有的純理論講授的方式,將變結論式教學上升為過程式教學,將管理活動設定為不同的情境模塊,按照“發現需要--分析問題--探索實踐—總結鞏固”的方法進行教學。用任務內容的發布引入知識點學習的技能目標,由學生自己通過在線學習平臺掌握知識點內容,找尋解決任務的方案,并從傳統文化資源中溯源,最終由教師確認任務完成結果,并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要點。
這種由古到今,線上線下、教師引導、課堂翻轉、情境模擬的實施路徑才能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靈活應變的能力,使課堂教學不但能傳承傳統文化又能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此外傳統文化氛圍的鋪墊也是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二)實施建議
1.解決好價值取向的問題
多元化的思維模式對當前高校學生影響明顯,學生無法完全理解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調研員沈白榆認為,“文化的揚與棄,體現的是一個時代的價值選擇。”在將傳統文化與《管理學基礎與技巧》課程進行融合的過程中,首先應該辨析清楚傳統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差別,其次要選擇好現代與傳統的切入點,區分經典與平庸、精華與糟粕、傳承與創新。界定清傳統文化選取的價值觀,把握引用與切入的選擇標準,才能從根本上為傳統文化的現代課程應用把關。
2.解決好過程科學的問題
在將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融入《管理學基礎與技巧》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必須要采用科學的方式和手段,做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學生特征及認知規律相融合,完善的課程體系是課程實施的前提和基礎,高品質的系統教材是課程實施的保證和必要。知識點的切入不是內容的單純銜接,而是應當將兩者完整地融合為一體,達到傳統文化與管理技巧的彼此滲透和結合,通過現代管理情境的設定和構建,形成從古到今的思維模式、處事技巧、應用智慧的傳承,構建出內容豐富、層次分明、科學實用的課程體系。
以《管理學基礎與技巧》學習情境二任務二中東方管理智慧的教學內容為例,通過介紹以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了解傳統東方思想的歷史發展,進一步分析在在管理本質、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主要職能等內容的歷史應用,結合現代管理經驗及成功案例分析儒家、道家、法家等傳統思想的現代意義,通過任務設置使學生找尋現代管理案例中的傳統文化印記,真正掌握傳統文化知識點,從而深化和擴充了管理專業知識。
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管理學基礎與技巧》課程實施將在很大程度上完善課程的內容體系,使管理學知識結構實現縱向延伸,為課程實施提供強大的方法支持,將中華文化的偉大智慧極具實用性地繼承和發展,加之類型多樣的新媒體信息與傳播技術的有效利用,一定能為管理類課程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更為新穎、有效的經驗借鑒。
參考文獻:
[1]王偉建.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及教育滲透[J].中國教育學刊,2017(6):81
[2]邵子華,張緒平.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校課程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1):146- 147
[3]王養正,王娟.挖掘君子文化資源,為大學生成材培根固本——高職院校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亞太教育,2015(28):210-211
[4]何蓮芳.不拘一格育人才: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幾點啟示[J].中小學管理.2016(10)53-54
[5]李石純,王惠英.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陳寶生部長談傳統文化教育引發強烈共鳴[J].中國高等教育,2018(03)31-32
[6]吳文濤.傳統文化如何走進學校?--論學校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邏輯[J].中國教育學刊,2018(03):37-42
作者簡介:賈薇(1984.03),女,山東濰坊,講師,項目管理碩士,任職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商務管理方向。
用于基金項目: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7292“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財經商貿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管理學基礎與技巧》課程為例”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