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鳳霞 李關
摘要:金融行業之所以會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高度關注到的領域,主要是由于在現在高度發達的網絡大數據時代下,它已經影響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和質量,以至于大部分人開始對金融行業在大數據時代下的發展方向、趨勢還是有應對策略進行研究和探討分析。本文將闡述大數據時代下金融發展總體狀況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金融行業;發展策略
引言
之所要探索出諸多適合大數據時代下金融行業發展的狀況和解決方式,主要是由于當今時代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信息逐漸透明化,廣大人民群眾接觸相關領域的機會逐漸增多,廣度逐漸拓寬,金融行業想要穩定長久、積極健康地發展,并且促進相關產業領域進步,就必須對發展前景和風險進行評估預算,以作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一、大數據的概念
大數據即是龐雜巨大的信息庫,近幾年人們開始對它產生關注與研究,逐漸地將其應用到商業、醫療以及交通等人民群眾所關注的領域,人們為了探索出數據其背后的普遍的發展規律以應用到企業的管理經營和發展方向上,往往會對龐大的數據資料進行嚴謹地篩選整理,分析把握。因大數據包羅萬象,涉及領域寬泛,所以將大數據的分析、管理應用是各種工作領域必不可少的。也因為這一優點,它對金融行業的促進作用也是傳統金融工作方式無法比擬的,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眼界以及需求背道而馳[1]。
二、大數據時代下金融行業的發展走向和迎接的挑戰
(一)向開放型銀行轉變
為了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在金融行業當中處于領域代表的銀行必須逐步向開放型轉變。資金中介和信息中介是傳統商業銀行的兩項基本職能。由于資金中介之一職能,銀行可以利用獨特的技術調控經濟,使交易成本降低。銀行想要降低資金借貸雙方的信用風險問題可以通過信息中介這一職能。銀行作為社會之中的經濟信息的儲存庫,企業可以通過將信息提供給銀行以換取相關的信用,這是在傳統的商業銀行主導下的。在大數據時代下的銀行下,為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銀行將由于搜索引擎,網絡自媒體,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舍棄信息收集庫這一職能,轉變被動的信息收集模式,逐漸將龐大冗雜的流動信息進行整合,對信用風評盡心綜合深化的考慮研究,完善網絡平臺建設,逐漸向開放型銀行轉變。
(二)向數字化銀行轉變
由于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與發展,使得傳統銀行摒棄傳統的運營方式和運轉系統,轉而將信息產品理念和服務方式更加數據化與虛擬化。首先在大數據模式下,銀行將出售的傳統商品利用電子貨幣和無物流的方式將產品完全電子化、虛擬化,節省制作成本,加強數據數字的溝通。其次,將銀行提供的服務通過數據網絡以及投影技術傳達給服務客戶。最后,銀行利用網絡信息將本來紙質且不易保存的證件逐漸信息化,虛擬化,存入信息銀行信息庫,簡化辦理業務的方式,縮短業務辦理的進程[2]。
(三)金融行業面臨的綜合挑戰
首先,金融行業將面臨文化的挑戰。由于金融行業與其他領域相比,自身存在著各種容易形成定向思維模式的弊端。金融企業在長期的市場競爭與市場運營上形成了自身獨有的企業發展策略,但是在大數據時代,之前的傳統的發展觀念未必能在新時代當中獲得一線生機,轉而逐步走向衰落。除此,金融行業在大數據時代下也面臨著技術的挑戰。由于大數據時代下所催生出來的各種數據處理軟件和信息收集工具的更新速度必須緊跟發展需求,更新頻率也是逐步增長,軟件工具因為新興功能的增多,金融企業的技術人員必須時刻保持謹慎的工作態度和不斷創新的學習思維,以此適應不斷跳躍式前進的數據工具,這就需要金融企業在技術人員培養和工具的發展方向具有前瞻性的評判預估。
三、大數據時代金融行業的應對策略
現階段,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已經使得國內金融企業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并存的發展趨勢,長此以往,大數據時代必定會改變傳統金融行業的發展策略。所以金融行業必須發揮其獨特的前瞻性運營和風險評估功能,以此實施相對應的解決方法[3]。
(一)提高金融行業相關人員的綜合素養
金融行業在大數據模式下,不僅需要加強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能訓練,同時也要使其綜合素養得到提高,這將更加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首先,金融企業要加強相關人員的意識形態建設,這將有利于相關金融工作的開展,對待時代新興事物的出現也能夠接受,而非保持守舊固化的觀念,同時也將加強其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避免出現消極怠工和松弛,不夠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4]。除此,需要加強相關人員的團隊集體意識,金融企業的工作并非像其他領域,部分工作可以由一個人耗費大量時間獨立完成,金融行業的工作需要諸多員工進行多次整體分析,探討研究,一旦其中一個人的工作出現紕漏,很可能其他幾人的工作將前功盡棄,所以加強團隊意識的思想工作建設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需要培養新興思維模式,拓寬相關人員的思維廣度,加強管理人員對人力資源的整體布局調控分配;加強技術人員對產品的科學價值的考慮,除了考慮商業價值之外,在思考是否具有良好的社會意義,是否能起到社會導向的作用。
(二)金融行業與社交網絡對接
金融行業為了沖擊傳統金融行業所遺留下來的固化數據源,需要加強與大數據時代下新興的媒體網絡的對接聯動,建立飛結構化客戶信息共享平臺。以此來對客服信息進行統一的篩選整理、規劃儲存,著重將客戶整體數據、信息資產等客戶資源合理運用,挖掘出潛藏在客戶中的商業價值。除此,金融企業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交網絡上的APP,例如。QQ,微博,微信等,將隱藏在其中的信息來源挖掘出來。最后,將金融銀行所提供的服務與產品與外部的社交網絡對接,給予客戶更加直接便利,顯而易見的服務和商業產品,同時這有利于金融銀行內部的長遠發展,解放銀行傳統的勞動力,節省銀行人力資源,代替是更加智能化、數字化的簡便計算。
(三)金融企業堅持開放創新的發展理念
打破傳統金融行業的固化思維,拒絕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將創新思想融入實踐經營當中。順應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將數據價值、數據管理和數據社區三者融入創新開放的服務理念,強化創新地決策流程,充分將大數據的作為核心,將以往的被動接受數據提供的方式轉變為企業主動收集,建立數據源,以此在金融行業的競爭市場中取得進步性優勢。發揮決策層面的主觀創新,思想與實證相結合,使大數據時代下金融行業的發展更加穩定長久[5]。
結語
作為能夠影響到社會經濟發展和信息密集型的行業,金融行業無論是廣泛的應用領域還是自身的發展狀況,在大數據時代所展現出的時代特征和發展趨勢,都使金融行業在發展方向上面臨著艱巨的挑戰,所以需要根據大數據時代所展現出的數字化、信息化的特征,對金融領域進行創新轉變,制定出最完善的應對策略,這將需要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們的共同地、不懈地奮斗。
參考文獻:
[1]李琳.互聯網金融在大數據時代的現狀與未來[J].科技傳播,2018,10(18):110-111.
[2]羅瀚靖.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業的狀態與發展趨勢研究[J].知識經濟,2017(22):51+53.
[3]左亞麗.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業的發展方向、趨勢及其應對策略[J].現代商業,2017(03):109-110.
[4]陳冠宇.大數據時代金融業發展優勢及方向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22):107.
[5]李茜.大數據時代的金融中介理論創新研究[J].當代經濟,2016(23):114-117.
作者簡介:許鳳霞(1965.04-),女,漢族,內蒙古臨河人,教授,學士,主要從事農村經濟、會計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