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志剛
摘要: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為企業后勤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傳統的后勤管理已經出現種種弊端,企業后勤服務質量的好壞,事關到企業日常工作的運轉和相關決策的實施,不能忽視,為此以智慧后勤為特征的企業后勤服務保障體系應運而生,它打破了傳統的封閉運行模式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各項技術,提高了企業后勤管理的效率。本文在對企業智慧后勤構建的必要性以及現狀問題等分析基礎上,做出相應的建設及管理的一些探討。
關鍵詞:智慧后勤;互聯網+;頂層設計;動態評價
0引言
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后勤管理中隊伍龐大、觀念陳舊、現代化手段較少等種種弊端已經凸顯。在企業的發展中,后勤管理工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業能夠高效、有序運轉的基本保證。同時隨著現代企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后勤管理模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其發展的要求,所以有必要創新企業的后勤管理模式,而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管理模式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撐,打造智慧的后勤體系,為企業良好穩定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有效解決這些弊端需要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改善后勤保障管理的現狀,以此背景下,以智慧后勤為特征的企業后勤服務保障體系應運而生。它克服了傳統后勤系統運行的弊端,極大的提高了后勤保障的效率,并將成為一種趨勢,推動企業后勤的發展。
1 高效構建智慧后勤的內涵
1.1為什么建設“智慧后勤”
“智慧后勤”是指運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促進企業后勤工作在服務、管理和保障中的精細化、動態化、透明化,追求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構建為職工智慧式的服務、管理、保障體系,打造方便、高效、精準的企業后勤管理新模式。“智慧后勤”的實質就是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和實惠的體驗服務。
企業后勤工作是企業機關部室高效運轉的保障,增強后勤保障能力、提升后勤服務水平是我們后勤服務人的使命與職責所在。但我們現在主要還是依靠人力依賴型、資源消耗型的傳統后勤服務方法,“智慧后勤”建設則是順理成章、順勢而為的選擇。
1.2 建設“智慧后勤”的意義
(一)建設“智慧后勤”是后勤工作適應信息化時代新形勢的需要。當今,信息化成為第四次技術革命,我們已經步入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信息是提升社會治理、政府管理、公共服務水平的新保障。“集約、節約”是歷史要求,“省時、省錢、省力”是眾望所歸。在信息化條件下的企業后勤管理工作,要求我們從一元化管理向多元化管理轉變,從封閉性管理向開放性管理轉變,從單向管理向雙向的互動轉變。可以說,建設“智慧后勤”是順應潮流的必然選擇,是打造后勤服務品牌的必然要求,是實現新型后勤服務運營模式的必然結果。
(二)建設“智慧后勤”是更加高效履行企業后勤職能的需要。傳統后勤工作管理范圍廣、系統復雜、難度大、數據多,存在信息溝通不暢、精準服務不夠、監督管理不強、平臺互動不足的問題,亟需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改善和提高服務人性化、管理精細化、保障高效化的水平。“智慧后勤”建設將改變傳統后勤工作中的問題,加快實現企業后勤管理工作從具體服務到統籌管理,從分散管理到集中統一,從依靠命令到依法依規的順利轉型,更加高效地履行好我們的職能。
(三)建設“智慧后勤”是鍛煉隊伍提高干部職工素質的需要。建設“智慧后勤”將倒逼企業后勤管理系統干部職工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樹立工作創新意識和變革意識,快速成為“懂后勤”、“ 懂信息化”的復合型人才,有效的提高企業后勤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升企業后勤工作的軟實力。
2 企業智慧后勤建設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
2.1 建設什么樣的“智慧后勤”
“智慧后勤”作為企業后勤工作的“新生事物”,將為服務、管理、保障注入“智慧元素”,我們的規劃設想是圍繞后勤工作建設全范圍、全覆蓋、全過程的智慧服務體系、智慧管理系統、智慧保障系統。可以概括為“一平臺、兩系統、三終端”。
(一)一平臺核心管理。一個平臺指的是智慧后勤聯動平臺。在建設完成硬件基礎設施基礎上,根據“融合、開放、精簡”核心理念,充分考慮各個子系統的信息共享要求,形成智慧后勤聯動平臺,這是整個智慧后勤項目的核心部分,也是所有子系統的“心臟”。通過該平臺,對各子系統進行結構化和標準化設計,整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實現各種應用的統一管理和數據的順暢交互和流轉。建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企業智慧后勤管理平臺,從而有效整合企業的各項業務以及各項服務。
在企業的智慧后勤體系當中,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對企業后勤的智慧管理、對公司干部職工生活服務的智慧管理以及對整個系統的智慧管理等。實現后勤業務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實現后勤資源的可控、在控及合理配置、靈活調用等。對企業后勤的智慧管理主要是通過先進的科學信息技術,對各個企業中日常的后勤管理以及基礎設施進行統一的規劃、監理。對公司干部職工服務的智慧管理主要指的是對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提供智能化的服務,例如新進干部職工辦證、服務信息查詢、餐飲以及醫療健康等。對整個系統的智慧管理指的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對公司各個方面的服務管理開發相應的移動軟件,無論使用者走到哪里,相關的管理人員都會與其一直保持聯系,所以在何時何地都能夠滿足干部職工對后勤服務的需求。
(二)兩系統交叉互動。兩個系統分別是服務保障系統和管理應用系統。服務保障系統包括公司系統內部網絡系統、無線WiFi網絡系統、智慧安防系統、快遞管理系統、智慧會議系統、智慧餐廳系統、智慧物業系統等,主要是應用于直接面對干部職工的設施設備。管理應用系統包括智能“一卡通”系統、醫療信息管理系統、辦證服務管理系統、智慧樓宇BA系統、多屏信息發布系統、公車管理系統等,主要是提升企業后勤管理保障水平的應用平臺。兩個系統相互交叉應用,實現軟硬件設施的功能升級。
企業智慧后勤是依據現代科學技術,將后勤的各個工作流程以及服務方式進行融合提升,為干部職工提供更加智慧的生活環境以及學習環境,為企業干部職工奠定良好的基礎。智慧后勤體現在多個方面,例如運用互聯網+技術融入到干部職工的餐飲服務,通過對干部職工的飲食習慣,消費習慣進行數據分析,引導干部職工健康飲食,其次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開展數據分析,為樓宇智能化管理提供決策服務,還可以運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將資源智能整合,實現網絡化遠程控制,依托互聯網平臺可以實現隨地報修,檢修驗收等環節。
(三)三終端宣傳展示。三個終端包括門戶網站、手機終端APP、“智慧后勤”展示中心。門戶網站將是 “智慧后勤”在互聯網的全方面展示,成為集宣傳平臺、學習交流平臺、政務公開平臺和監督平臺為一體的“網上管理單位”。手機APP包括“智慧后勤”的全部應用,實現移動互聯網上“指尖上的管理”。“ 智慧后勤”展示中心以固定的場地,專門對“智慧后勤”的各個系統進行介紹和展示,進一步對“智慧后勤”進行推廣和應用,類似企業推廣建設的后勤服務中心。
2.2實現智慧后勤管理工作標準化
在企業的后勤管理工作當中,對其實行標準化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這項工作的前提是需要深入了解以及全面研究企業后勤管理的方式、模式、工具、體系等各個方面,之后為企業的安保、餐飲以及車輛等與后勤相關的工作建立標準化的管理體系,使后勤工作當中的流程、質量、保障以及管理等各方面都規范化,給各項后勤工作制定相關的標準,使企業后勤的服務達到較高的質量水平,為企業實現智慧后勤奠定良好的基礎。
2.3建立智慧后勤服務評估系統
在企業的后勤工作當中,對于企業的餐飲服務、安保服務、會議服務、車輛服務等這些相關的服務建立相應的評估系統,從而對服務的質量進行評價,對整個后勤工作的服務過程、質量等進行綜合的考察。讓干部職工通過相應平臺來對企業整體的后勤工作的質量和水平進行綜合的評價,及時對這些評價作出反應。同時還可以在平臺上公開后勤工作的動態,使干部職工對其更加了解,有效提升后勤部門的管理水平。
2.4建立綜合能力較強的后勤管理隊伍
通過對企業后勤管理模式的創新,建立企業智慧后勤的體系,這項工作對相關的后勤管理人員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后勤管理人員在這樣的創新的管理模式之下應該掌握企業后勤管理的知識、計算機網絡知識、智能化管理平臺的操作方法以及各種終端的使用技能。所以,建立企業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后勤管理隊伍是非常重要的。針對不同水平的后勤管理人員進行不同程度的專業培訓,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使企業實現智慧后勤得到一定的保障。
3 企業智慧后勤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大數據的應用
大數據是 IT 行業當中一項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科學技術,它在各種行業當中都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大數據這項技術不僅給大量的數據信息提供了存儲的空間,同時還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非常專業化的處理。在數據分析當中,大數據是一種相對來說非常先進的技術。在各個企業的后勤管理當中,它可以及時發現工作當中的問題以及故障,并且能非常快地發現問題的原因,能夠使企業的利潤達到最大化。
3.2物聯網的建設
在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當中,物聯網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利用多種信息傳感系統以及設備等,對各個企業后勤工作當中需要監控、跟蹤的部分收集相關的信息,有效使物品以及人和網絡建立良好的連接,從而使其對各方面的控制管理更加便捷,提高了企業后勤工作的可視化管理水平。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條件下,物聯網能良好實現人機結合的功能,同時還可以利用發達的信息技術創新企業后勤管理當中的運行模式,從而促進了各個企業處理信息的能力。
3.3移動互聯的使用
將移動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有效結合,從而實現了移動互聯技術。在企業的智慧后勤體系當中,干部職工在公司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能夠獲取以及處理相關信息,及時滿足干部職工的需求。這種功能就是移動互聯技術提供給企業的,它建立了高速的網絡環境,有效提高了企業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務保障水平。
3.4云計算的推廣
云計算具有非常強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高效分配數據信息的能力,它是由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并行計算以及網絡存儲等多種計算機科學技術結合而成的,它具有可靠性高、通用性強、可拓展性能高等特征。在企業的智慧后勤體系當中,它可以科學合理地配置其中大量的信息以及數據,有效保證了企業當中每個干部職工都可以及時得到非常精確、深入的數據。
4結語
新常態下企業后勤工作要有新發展,轉型升級是必由之路。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設“智慧后勤”是企業后勤工作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路徑。智慧后勤是企業適應信息化發展新的需要的產物,其具有先進性依托現代科學技術,將多種元素吸入進來,對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評價,為企業后勤工作進一步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在企業智慧后勤建設中,要做好頂層設計,各部門協調采取有機的激勵措施,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堅持以“規劃先行、示范引領、邊建邊用、宣傳推廣”方法與步驟組織實施,積極抓好各種問題的協調解決和各項工作的處理落實,切實推進“智慧后勤”項目的落地建設。
參考文獻:
[1]翟儒,李凌宇.“智慧后勤”新模式推動企業后勤新發展[J].企業后勤研究,2015,171(6):5-7.
[2]劉曉青.企業智慧后勤的基本框架及發展方向[M].企業后勤研究,2012(3):4-6.
[3]何春蓮,李瓊,胡元.企業構建智慧型校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紅河學院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7):101-103.
[4]張寶嶺.建立新型企業后勤保障服務體系的約束條件[J].中國企業后勤研究,2002(7):16-18.
[5]宋昕.電力企業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創新分析[J].中國科技縱橫,2016(1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