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與規范化正在日益提高,而成本控制作為企業決策的基礎,其準確程度直接關系到企業效益的好壞。所以成本控制管理身為企業經濟之核心組成,使工程成本控制之重要性愈發凸顯。對于施工企業而言,要穩定發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沒有有效的成本控制,是無法立足于建筑行業的。因此,如何借助科學高效的成本控制手段來對承建工程施工成本加以有效地控制已經成為現階段建筑領域從業單位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提升企業競爭力,擴大營業利潤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對策
引言
導致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利潤率低下的原因大致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外部環境,如建筑市場不規范,法律法規檔不健全,長期存在向企業論攤派,暗箱操作招投標,業主壓價拖欠工程款等,二、是企業內部的原因,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只落實在企業名稱的改變上,從某某工程處改為某某建筑有限公司,而企業內部機制仍然是老一套,官僚作風嚴重、管理粗放,不重視人才高成本低效益,浪費和流失了企業的大部分的利潤。同時隨著建筑業市場的競爭加劇,如何搞好成本控制,使經濟效益最大化已經成為施工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途徑?,F在如何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經成為擺在建筑施工企業面前的緊迫課題。
1工程概況
某教學樓項目工程位于金華市金東區,總建筑面積2714.68平方米,工程總造價為4270395元,結構類型為框架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年限均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
2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缺陷分析
2.1 缺乏成本管理意識,造成的原因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建筑市場招標競爭激烈。面對市場競爭的沉重壓力,不少施工企業盲目攬任務,不惜賠血本中標,使企業陷入越干越虧的境地;有的企業不計成本盲目鋪展,貸款墊資施工,結果使企業背上沉重的包袱,危及企業的生存發展。這些企業在經營決策時,忽視最基本的市場調查,缺乏最基本的成本管理意識,導致大量的無效成本增加,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2 成本管理意識淡薄
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普遍存在著:重事后輕事前;重靜態輕動態;重短期輕長遠;重數量輕質量;重局部輕全局;重具體輕宏觀;重現象本質;重內部輕外部;重戰術輕戰略的弊病。有的企業受“成本無法再降低”的思維定式的束縛,習慣于按傳統思想觀念想問題、辦事情,靠完成產值,擴大投資,謀求業主多計價來實現成本盈利。
2.3 成本核算體制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傳統的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主要是根據財務部門的決算報告。這種核算體制經常因業務人員提出報告的時效性滯后而無法發揮成本管理的作用。由于缺乏成本管理中的事前預測和過程控制,只能靠制度被動地“卡”。一旦反映在財務賬面上成本失控,已是既成事實。這種管理模式,與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相差甚遠。
2.4 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從成本管理方法來看,事前、事中和事后成本管理相互脫節。許多企業的成本管理只有事后的成本核算和簡單的成本分析,缺乏科學的事前成本預測和決策,缺乏嚴格的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考核。另外,由于成本管理人員素質較低,一些現代管理方法,如ABC分析法、價值工程、經濟數學模型等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推廣、運用很不普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成本管理的效果。
3 強化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3.1 強化全員成本管理意識,提高全員成本管理素質
國有施工企業的各級領導干部應提高思想認識。上至企業法人,下至項目經理、作業隊長和班組長,都應轉變觀念,打破傳統思維定式的束縛,充分認識到成本降低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牢固樹立起“抓效益必須抓成本”的觀念,把抓成本管理作為長期戰略任務。
3.2 豐富和完善成本管理的內容
重視成本預測,做好投標報價工作。必須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投標班子,其人員組成除了企業法人、三總師和預算人員外,還應吸收成本管理人員參加。在投標決策前就注入成本思考,根據招標工程的特點和工程所在地的市場供求情況以及本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職工素質等條件,在深入研究招標檔、設計圖紙和踏勘施工現場的基礎上,對招標工程的實際成本進行定性和定量預測,并注意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現代成本預測方法,提高預測結果的準確性。
4 對加強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幾點建議
4.1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要樹立以優取勝,以精品工程占領市場的觀念。要把建筑產品的工程規模、科技含量、內在質量、外在觀感度作為創造精品工程的基礎,變為全體員工的一種自覺行動,改造吏锪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精品工程,獲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樹立“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益”的市場競爭觀念。
4.2 要樹立效益第一的思想
確實把企業的各項工作重點轉到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上來,用效益第一的觀點來統領企業的各項工作;以效益評先進、用干部、形成人人講效益,環環抓效益,事事增效益的良好氣氛。
4.3 加強施工階段的工程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企業以工程項目作為成本核算的對象,在施工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勞動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貨幣形式,或者說是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的總和。直接成本指施工過程中,耗費構成的工程實體,包括人工費用、材料費用、機械使用費用、其他直接費用;間接成本指企業內部為組織和管理工程施工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管理人員的職工福利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固定資產修理費,還有水電費、保險費等。都要加強成本控制,正確處理好成本與質量、規模、方案設計、預測、決策及其他各項工作的關系,實現最佳結合,追求成本管理的極限效應。
4.4 樹立科學決策,化解市場風險的責任意識
科學決策是決定一個企業能否適應市場、獲取市場份額的頭等大事,也是衡量各級領導干部水平的試金石。同樣的市場,同樣的環境,不同的決策,會給企業帶來不同的命運。因此,決策前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認真進行可行性分析;決策中集思廣主,分析深透,對市場可能出現的風險及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要有充分的思想估計,把風險降低在可控范圍之內。
總結
本文通過對項目成本管理理論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概述了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相關概念。施工企業成本管理要在施工過程中,將工程成本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須依據成本管理的條件、內容及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成本控制方法,從競標開始到施工完畢每一環節都要按成本控制的程序做好施工項目的成本預測、計劃、實施、控制、分析、考核及整理檔資料和編制成本報告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好成本,在低利潤時代為企業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不斷提高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徐蓉.工程項目管理,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4
[2]張海貴.現代建筑施工項目管理,北京,金盾出版社,2014
[3]田振郁.工程項目管理實用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4]張英.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現狀,現代商業,2014年29期
作者簡介:謝軍(1982.7.20)男,漢族,四川,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