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第三方電子支付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法律問題,隨后文章介紹了第三方電子支付過程中的現存風險,包括未經授權支付風險、瑕疵支付風險等,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第三方;電子支付;法律問題
引言:隨著幾年時間的流逝,我國的第三方支付手段也獲得的較快的發展,從開始的起步階段逐漸發展成熟。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提高,電子支付也逐漸成為第三方支付領域的主要方式,但是在支付過程中還存留著各種法律安全方面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一、第三方電子支付的主要法律問題
(一)第三方電子支付的法律定性
第三方支付屬于一種新興產業,因此在法律界定方面存在一定的爭論。結合中國人民銀行在2009年所發布的消息來分析,央行對第三方支付產業進行了定義,認為其屬于負責特定結算業務的金融產業,但是非銀行性質,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也在相關章程中將其定位于提供網絡支付服務性質的中介單位[1]。但是大部分學術界觀念則認為第三方支付除了是一種擁有支付技術的服務平臺外,還和金融領域中的銀行擁有密切的聯系,同時認為大部分銀行存在第三方支付的錯誤認知,從而只將其當作是一種提供新型服務的工具技術。沒有看到第三方電子支付的巨大影響力。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看法就是認為第三方電子支付和網絡銀行擁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中部分功能也大致相同。比如沒有對其法律性質進行明確規定,無法保證第三方電子支付的平穩發展等。
(二)第三方支付中的法律問題
第三方支付相關電子平臺主要是由我國工商行政部門經過審批后,建立的一種非銀行性質的服務機構。因為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質,其自身也并不是一種合法的存在。隨著網絡發展的日益復雜也逐漸出現各種發展問題。
首先是沉淀資金相關收益存在所有權不明的問題,結合第三方支付的具體過程來分析,消費者在完成訂單后,就會將消費的剩余資金交付給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管理,而消費者在收貨后,才會將款項付給商家,在這一過程中,第三方支付所需的下達指令和賬務處理內容等都需要相應的反映時間,從而就導致第三方支付平臺中存在數額巨大的資金沉淀,而相關資金的收益權也不夠明確,讓第三方支付平臺有了可乘之機。其次就是洗錢的問題,因為第三方支付沒有受到銀行對資金流通的全面監管,同時資金交易的流通頻率還比較快,因此大部分不法分子開始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洗錢活動。最后就是網絡犯罪的問題,隨著科技水平發展,網絡犯罪也相繼誕生,其具有明顯的頑固性以及反復性特征,同時還擁有一定的并發性特點,因此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據相關調查顯示,社會中出現的網絡犯罪數量已經達到了平均每月三萬起的數量,隨著網絡用戶的增加,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推廣,網絡環境的安全問題也逐漸惡化。我國第三方電子支付目前依然存在各種發展問題,隨著時間的發展,其影響范圍、復雜程度和攻破難度也相繼增大,同時問題牽扯范圍也比較廣泛。針對這種現象,我國應該加強研究,創建一個誠信、安全的第三方電子支付環境。
二、第三方電子支付的風險
(一)未經授權支付風險
未經授權支付風險其實就是第三方支付對運行過程中的各種交易、數據傳送和處理等過程進行盜用、偽造等違法行為,同時這也是第三方支付相關電子平臺所面臨的最為突出的法律安全問題。對于其中的未經授權風險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主要解決方法就是讓第三方支付電子平臺自行和用戶協商。這種做法也讓其留下了規避責任的法律空白。比如支付寶合同格式中有但是卻不會影響下面款項,假如用戶發現存在未經授權,而盜用賬戶的問題,應該立刻通過各種方法請求第三方支付電子平臺停止各項業務,而平臺允許用戶請求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對于已經完成的命令導致用戶損失,不負任何責任。像這種格式的合同,假如用戶沒有將通知義務及時完成,就會自己承擔所有風險,假如客戶履行通知義務,可以第三方支付電子平臺通常無法立刻采取措施,從而形成時間間隔,但是在格式條款中卻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定,從而提高了用戶責任,違反相關誠信原則。
(二)瑕疵支付風險
瑕疵支付,其實就是第三方支付電子平臺出現支付延遲、錯誤支付的問題時,彌補用戶損失的問題,瑕疵支付主要包括下面幾項內容,一是因為相關工作人員失誤所導致,而是因為系統維修原因所導致,三是他人影響所導致,四是不可抗力影響下出現的支付延遲。在瑕疵支付遇到補償時,應該充分結合各種間接損失或是直接損失。目前針對瑕疵問題,還沒有特定法規,主要是第三方支付通過制定格式合同來規避風險。比如支付寶協議當中的企業不會對支付提供各種擔保,就轉移了大量支付瑕疵風險。
第三方支付電子平臺作為擁有支付技術的網絡中介服務平臺,還具有相應的擔保功能,在交易雙方因合同問題出現糾紛時,消費者可以申請撤回付款行為或是暫停交易,這種行為也是從基礎交易中所誕生的抗辯權延伸[2]。這方面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消費者利益,但同時也對收款方權益產生一定影響,降低支付實效。為此應該通過法律規范,平衡交易雙方利益。
結語:綜上所述,想要促進我國第三方支付領域的快速發展,就應該對目前第三方電子支付中的法律安全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促進第三方支付行業能夠實現自主突破創新,從而更好地應對各個領域的挑戰與競爭,推動我國的電子商務和互聯網實現健康、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夏得彬. 第三方電子支付中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7.
[2]魏南強,劉康.電子商務中第三方網絡支付的安全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24):344.
作者簡介:
黃燕銣(1996-),女,籍貫:福建,職稱和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或專業: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