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欣
摘 要: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不同行業的工作人員都為社會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從原來的工作崗位中退了下來。在社會主義的改革和建設波瀾壯闊的偉大過程中,廣大離退休老同志做出了巨大貢獻,理當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關愛。離退休人員遍布千萬家,關乎全社會,離退休老同志的妥善安置利于全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國家必須高度重視離退休工作的開展,牢牢把握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的價值取向,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方向,積極穩妥推進離退休工作轉型發展。本文對新形勢下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意義概述,并分析如何實現新形勢下離退休管理工作的創新,希望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形勢;離退休管理工作;創新路徑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老年群體數量在不斷增長,如何做好離退休工作已經成為全社會的突出問題。雖然很多行業和部門在離退休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新形勢下,離退休的管理工作開展依然存在諸多的新情況新問題。廣大離退休工作者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積極解決問題,這不僅是貫徹離退休干部方針政策的必然要求,還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
一、新形勢下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意義
縱觀當前離退休工作的全新形勢,學習習近平關于對全國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客觀認識到老齡社會到來對我國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廣大離退休工作人員要積極深入學習全國老干部工作會議的精神,準確把握“時”與“勢”,積極轉變工作方式,讓離退休老同志安享晚年生活。同時,離退休老同志離開工作崗位之后,不同程度存在失落感,個別離退休老同志參與到多種社會活動中,但是對新事物、新現象難以接受,精神上表現的較為焦慮,部分離退休老同志會對原單位存在一定不理解的情緒,出現“離退休綜合癥”。而開展好離退休工作可以讓他們得到歸屬感、獲得感,找到生活的樂趣,發揮余熱,進而讓社會局面更加和諧[1]。
二、如何實現新形勢下離退休管理工作的創新
(一)創新離退休工作的形式內容
廣大離退休工作者需要做好思想宣傳工作,把黨中央關于老干部工作的會議精神及時向離退休老同志傳達,要深入聽取離退休老同志群體的意見,使離退休老同志感受到國家的關懷。同時,相關部門必須重視離退休老同志思想建設和黨建工作,相關部門還要組織老同志積極參與關工委工作,活躍老年文體活動氛圍。此外,還要積極組織老同志參加學習活動,不斷保持知識常新。同時,各級離退休工作部門要認真貫徹全國老干部工作會精神,及時更新工作方式方法。例如組織退休老同志學習,就要充分考慮到部分老年群體的身體狀況,改變以往大會召開的形式,可以采取小規模會議進行討論,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活動的強度,還可以聽取老同志的意見,同樣可以達到理想的會議效果。此外,會議內容要適當較少,便于老干部“吃得進,易消化”。采用靈活的思想傳播方法對部分離退休老同志來說十分有益[2]。
(二)搭建離退休干部發揮余熱的平臺
很多廣大離退休老同志在數年的工作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并且積累了寶貴的工作經驗,這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因此,相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為離退休干部搭建平臺,讓其繼續發光、發熱。我國中辦國辦于2016年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見》,重點強調了必須發揮出離退休干部的獨特優勢,本著“自覺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則,號召廣大離退休老同志為推進“四個全面”繼續貢獻力量[3]。雖然很多離退休老同志離開工作崗位多年,但內心依舊有國家建設貢獻力量的強烈愿望。因此,相關工作部門需要結合離退休老同志的專長,借助其豐富的工作經驗在部分特殊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提供幫助,不僅可以讓廣大老齡群體感受國家的關懷和社會的認同,還可以在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好的為社會服務。離退休老同志依然保留了服務精神和工作熱情,這也是廣大青年需要學習的地方[4]。
(三)加強工作人員的繼續學習培訓,
首先,各級黨委要積極踐行“兩學一做”教育活動,便于離退休工作者能夠正確領會黨中央的科學部署,始終秉承服務離退休老同志大局意識和科學發展理念,在工作崗位中積極奉獻,用心用情做好離退休工作,讓離退休工作者始終保持工作的責任感和光榮感。其次,要建立組織離退休工作者學習機制,經常性地系統學習工作理論基礎和經驗交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錘煉提升能力。再次,需要對工作機構和人員進行合理配置,加強在職培訓,進而提升隊伍建設。具體說來,工作部門需要統籌安排離退休工作者參與各類培訓調研、選學,并通過交流輪崗的方式培養干部,為離退休工作培養人才。最后,離退休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工作瑣碎繁重,工作涉及面廣,我國對離退休從業人員要有激勵政策,對于長年在離退休工作戰線并取得突出貢獻的個人,要予以選拔任用,要在全社會中樹立從事離退休工作也能出人才的理念,讓離退休工作者有“奔頭”,從而鼓勵更多的人員愿意從事離退休工作,為應對老齡化社會不斷培養人才。
(四)學習先進管理模式
做好離退休工作,也要借鑒日本德國等先進國家的老年工作先進管理方法,通過適當延長退休年齡,保證老年勞動力來源,緩解政府養老金支付壓力的方法是較為合理手段,同時日本及德國還完善社會服務支撐體系,推行“以居家式社區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的養老模式,使老年群體擁有高品質的晚年生活。此外,開發老年人市場,發展老年產業,滿足老年人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新形勢下我國需要解決離退休工作和老齡化問題值得借鑒的模式。做好離退休工作不僅需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同時還了解離退休群體的心理需求,因此離退休工作者需要學習心理學知識,這樣才能讓工作開展更加有的放矢[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黨和國家要不斷對離退休工作準確判斷和開展工作,幫助老離退休老同志解決實際困難,找到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服務模式,并創新離退休工作的形式內容,搭建離退休老同志發揮余熱的平臺,此外,加強工作人員的繼續學習培訓,學習先進管理模式,使離退休工作規范長效開展。
參考文獻:
[1]范繼路. 新形勢下離退休干部工作創新路徑的思考[J]. 智庫時代, 2017(14).
[2]馬薇. 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的創新實踐路徑探索[J]. 水能經濟, 2016(9):379-379.
[3]李淑紅. 新常態下創新離退休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徑探析[J]. 中國社會工作, 2016(26):44-45.
[4]李淑泉. 論新形勢下離退休工作的創新和思考[J]. 科技創新導報, 2016, 13(26):177-178.
[5]鐘春芳. 新形勢下離退休管理工作創新思路[J]. 現代國企研究, 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