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

【摘 要】本文從公共關系角度分析中職學校發生危機事件的類型與特點,論述中職學校班主任的職責以及在處理應對危機事件的能力,結合蘭州女子中等專業學校的現狀,提出中職班主任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危機應對意識、建立健全危機事件應對方案、平時加強學生應對危機事件的演練。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 危機事件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0B-0008-02
近年來,危機事件在中職學校時有發生,給學校、學生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作為學校學生的管理者,班主任如何防范與應對危機事件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面對這一挑戰,班主任要準確把握中職學校發生危機事件的原因,提高學生應對危機突發事件的能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生管理體系和安全防護體系,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一、危機事件的定義
公共關系學科中,將危機的種類分成兩種:一般危機和重大危機。所謂一般危機是指一般性的矛盾,例如同學之間爭吵,或是個別學生因遲到或其他過失而導致的一般事故或不良影響、個別同學因某些問題與老師或同學之間的糾紛,均屬于一般危機。而重大危機主要包括自然災害、交通能源事故、環境污染、自身失誤、商業危機、人為破壞、勞資糾紛等內容。職業學校發生重大危機的情況如遭遇自然災害、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重大刑事案件等。危機事件的發生通常具有突發性和偶然性,這些事件的發生對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師生的人身安全和學校的整體形象、社會聲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對學校危機事件處理和應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要有效應對這些危機,那么就需要我們研究討論制定出一些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分析原因整理一些解決方法和思路,為班主任更好應對危機事件做準備。
二、危機事件發生的原因
中職學校危機事件的發生與教育系統其他危機事件一樣都具有突發性、破壞性、可控性的特點。作為集教學、實訓、住宿為一體的職業學校,校園危機事件的類型很多,有自然災害事件、校園安全和事故突發事件、校園管理事件、政治類突發事件、網絡和信息安全類事件、校園暴力事件、中職生心理危機、教師傷害事件等。而這些事件的發生往往吸引家長、社會的廣泛關注,從而帶來了許多不良的社會影響,影響了中職學校和中職學生的形象。中職學校危機事件發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學生學習目的性不強,容易滋生危機事件。一般來說,普通高中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很強,即為升入更高一級的學府繼續深造。而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其學習目的則是多種多樣的。筆者對蘭州女子中等專業學校進行問卷調查發現,一部分學生是因考不上高中無處可去,年齡小而被家長送來本校就讀,但自身不愿意繼續學習;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想當兵,因為有學歷要求,所以來本校就讀;有些學生因中考失利,計劃通過“三職生”高考升入更高學府;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家庭條件較為困難,因中職學校的減免學費的政策而來到本校就讀;一部分學生是為了學技術為今后找工作做打算;還有部分學生是抱著學習的目的前來就讀,但是這類學生極少。由于學習的目的性不強,學習氛圍較差,學生沒有學習壓力,上進心不強,部分學生無所事事就會滋生一些人為的危機事件,一般的如吵架,重大的則有打架、群架甚至群體性的事件。
(二)班主任管理存在漏洞。中職學校班主任一般都是身兼數職,不僅要上課,而且還要做好管理班級工作。中職學生一般是 15-18 歲的青少年,他們正處于青春期,沖動叛逆,又自我感覺良好。班主任在做學生工作時,還常常運用的是大段大段講道理的辦法。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讀書,管理方面就應當全部由學校負責,平時不配合班主任的工作,這使得班主任工作難以開展,甚至許多學生的家庭問題最后也是由班主任來解決。此外,班主任平時既要完成常規工作,又要做德育工作,工作繁忙,在班級管理方面難免存在漏洞,當危機事件發生時,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解決,以致發生更大更嚴重的問題。
(三)學校管理機制不健全。學校在管理方面也存在著觀念陳舊、管理落后等問題,缺乏系統化科學的危機管理體制。許多中職學校依然沿用普通中學的管理方式,職業學校的優勢和特色不突出,甚至有的學校領導沒有意識到危機事件會給學校帶來諸多的嚴重問題。有的中職學校的消防設施、安全防護不能及時補充,學校的安全宣傳不到位,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組織安全演練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演練作用等。學校管理機制的諸多因素集合,造成了機制的不健全。
三、危機事件應對策略
(一)培養學生危機應對意識。現如今,危機事件在中職學校學生群體中時有發生,但未能引起學生群體的足夠重視。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學生的應對危機意識不強。許多班主任在處理班級中發生的危機事件時,方法單一,方式陳舊。在對班級其他學生進行說明時往往是低調為主,不能引起班級學生的重視。有部分班主任“以案說法”,但也僅僅是強調學校的校紀校規,并未以案例來提升學生應對危機的意識。班主任作為學生最直接的領導者、教育者,應注重提升學生的危機意識,教授學生應對危機事件的方法。為此,班主任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首先,必須加強對危機事件的宣傳,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危機事件,提升對危機事件的認識;其次,班級中應根據實際制定一個流程,事件發生后事件應對流程是什么;最后,讓學生及早樹立危機意識,以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知道該如何有效應對,將傷害降到最低。
(二)建立健全危機事件應對方案。班級的管理只有協調分工協作,才能有效運行。作為班級管理者,班主任不能時時刻刻都在班級中,這時就需要建立一套班級應對危機事件方案。第一,組建應變機構,安排人員分工。例如,班級中應建立安全委員會并安排“安全員”,選派在班級中較有威信的人員承擔,對于小型事件或還未發生的事件積極協調處理,使其消滅在萌芽狀態,并及時向班主任老師上報。如果事件本身較大、情況較為復雜,“安全員”無法處理時,可及時上報班主任。第二,制訂應對計劃,落實各項措施。在處理事件時應根據班級本身情況制訂相關計劃和措施,在危機發生時才能做到有規可依,有據可查。
(三)平時加強學生應對危機事件的演練。學校一般都會定期舉行一些安全演練活動,作為班主任要抓住每一次的演練,做到實而有效,不要流于形式,要善于總結問題所在,將問題及時解決,這樣在遇到真正問題時可以降低一些風險發生的概率。例如,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地震演練,當演練完畢后,可以根據本次演練總結最佳逃生路線、教室中相對安全的躲避點、學校中相對安全的地方;消防演練后,讓學生真正學會使用滅火器,面對一些火災知道應使用何種滅火器材,怎樣做才最安全,平時注意哪些方式會引起火災,特別是宿舍這種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謹記逃生路線,濃煙危害更大,使用電器注意安全,等等。
總之,面對危機事件,中職班主任應本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態度,摸清突發事件的本質,掌握其規律,構建校園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急運行機制。同時,危機事件的預防和應對是一個整體工程,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全力支持,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還校園一片祥和與寧靜。
【參考文獻】
[1]練禮平.中等職業學校危機管理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8(4)
[2]馬桂榮.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6)
[3]孫寶水.公共關系基礎(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李長春.校園網絡安全防范體系及其實現[J].滁州學院學報,2007(6)
(責編 劉 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