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艷姣
[摘 要]新媒體時代,新媒體對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教師、學生、教學模式、教學考核評價等都帶來了一系列影響。獨立學院要提高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應創新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理念、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完善實踐教學的新媒體載體、完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實踐教學的支撐體系。
[關鍵詞]新媒體;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12-0114-03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新媒體環境的影響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也深刻地影響了大學校園,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影響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2016 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1]因此,在新媒體時代,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如何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把新媒體的教學思想、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融入思政課教學實踐中,提高思政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提升思政課的實效性和影響力等,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
一、新媒體時代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面臨的挑戰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獨立學院思政課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對提高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活力,提升獨立學院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面臨著新的嚴峻挑戰。
(一)新媒體的海量化、虛擬性和多樣化給獨立學院思政課教育環境帶來新的挑戰
新媒體時代,信息量呈幾何數量級增長,“虛擬時空”和人際關系虛擬化特征較明顯,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不斷涌現。在這種形勢下,海量化信息中的不良思想和觀點(如網絡暴力信息、反國家言論等),與思政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產生沖突,削弱了思政課教育的有效性;“虛擬時空”和人際關系的虛擬化,容易引發獨立學院學生在現實世界里嘗試實施“虛擬時空”中的行為,這給思政課教育帶來新的困境;同時,微信、微博等使思政課教育更具選擇性,但由于新媒體平臺的隱蔽性和不可預見性,新媒體平臺信息資源的真實性鑒別難度較大,這也為思政課教育的輿論引導增加了難度。
(二)新媒體給大學生的多元化影響對思政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媒體給大學生學習生活帶來各種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消極負面的影響。“虛擬時空”容易導致學生陷入虛擬的生活方式,使學生沉溺虛擬世界、躲避現實、迷失自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漠不關心;新媒體的便捷性、快速性,容易導致學生過度依賴新媒體來進行學習,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同時學生由于鑒別力和分析力有限,對于新媒體海量信息的真偽缺乏鑒別能力,容易使學生產生信息焦慮感,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帶來不利的沖擊,甚至容易導致學生主體意識膨脹,過分強調和追求個人的價值。因此,面對新媒體給學生帶來的新影響,獨立學院的思政課教育面臨著更高的要求。
(三)新媒體給思政課教師的深刻影響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新任務
面對新媒體,教師與學生一樣,不可避免地深受其影響,主要表現在:面對海量信息和學生的鑒別能力較弱,教師必須幫助學生辨別真假、分清是非,這無形中增加了思政課教師的工作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工作難度;新媒體的開放性、便捷性、豐富性、交互性使學生對思政課教育的期望極大提高,這使教師通過創新提高思政課教育的吸引力和認同感的難度越來越大;新媒體對學生學習、生活、生理等的多種疊加影響,使學生行為的無序性、不可控性不斷增加,提高了思政課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新媒體的技術手段和運用范式,給思政課教師原有的知識體系和教學教育手段、模式等帶來沖擊,思政課教師需要學習、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術,這增加了思政課教師的工作壓力。
(四)新媒體給思政課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的影響對思政課考核評價機制提出了新的需求
新媒體對獨立學院思政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效果等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當前獨立學院思政課考核評價機制還存在對新媒體因素缺乏深度考量、考核評價主體單一、考核評價指標缺乏全面性、考核評價內容缺乏系統性等問題,這使得現有思政課考核評價機制難以適應新媒體語境下獨立學院思政課呈現出的新情況、新變化。因此如何建立健全適應新媒體發展需求的獨立學院思政課考核評價機制,也是當前獨立學院必須思考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運用新媒體創新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路徑
(一)創新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理念
新媒體時代,獨立學院應轉變傳統的思政課實踐教學理念,把“跨界融合”理念引入思政課實踐教學,推進“四個堅持、四個實現”,即堅持打破思政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壁壘,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跨界融合;堅持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跨界融合,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資源、教學方法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堅持思政課教學部門、技術支持部門、行政管理部門等多部門跨界融合,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多部門合作機制;堅持構建師生協同合作機制,實現思政課教育主客體的跨界融合。通過“四個堅持”、“四個實現”,形成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齊抓共管、縱橫聯動、多維協同的良好發展態勢。
(二)創新優化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
1.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優化原則。新媒體時代,信息的海量化、復雜性、多樣性、交互性等特征,對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的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使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的創新更科學、更符合時代發展,就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和要求。一是堅持系統性原則。在新媒體語境下,要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學等視為有機的教育系統,統籌研究整個系統的教育價值和各部分的功能價值。二是堅持層次性和實效性原則。即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要素之間是可分層次的,各要素發揮作用是不相同的,因此需要正確處理要素之間的層次和效用問題。三是堅持歷史性和時代性原則。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等內容經受過歷史檢驗,應從歷史性視角進行闡述,不能嘩眾取寵;同時在新形勢下,應結合時代特點和社會熱點進行內容創新。四是堅持“三結合”原則。即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創新應堅持與現實需求相結合、與學生專業知識需求相結合、與學生實際相結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