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嵩柯
[摘 要]對于統編教材來說,其中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就是識字寫字數量與要求方面都有顯著提高。對于一年級寫字教學來說,教師應改變傳統思維,主動與統編教材編者進行深度對話,以便提升寫字教學的實效性。具體策略為:圍繞學生基礎,有序進行指導;突出習慣培養,重在激趣堅持;延長寫字時間,確保練習質量。
[關鍵詞]統編教材;寫字教學;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34-0095-01
相對舊版教材,統編教材已經在識字寫字數量上有所提升,寫字要求方面有所提高。但教師也要考慮到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發達,正視他們年齡小、寫字少、手部肌肉容易疲勞等現實問題,深入與統編教材編者對話,創造條件,優化一年級寫字教學策略,以便有效提升寫字教學的實效性。
一、圍繞學生基礎,有序進行指導
舊版教材編排體系是先拼音后識字,而統編教材卻是先識字寫字后學拼音。這對于學生來說,屬于“零起點”。因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不應好高騖遠,人為拔高要求,而是立足漢字書寫基礎性內容,重點對認識田字格、寫字姿勢、觀察方法、乃至控制鉛筆等基本技能進行傳授與訓練,以便為下一階段寫字訓練打下堅實基礎。另外,教師還應結合學生實際,注重穩打穩扎,避免機械講解,通過多種活動方式有效推促學生實踐,真正提高他們控筆、識格、書寫能力。
具體來說,先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以便從中掌握技巧,提高具體字訓練觀察的正確性。具體觀察順序一般為先局部后整體,如有必要還可以借助田字格中的輔助線為相應筆畫具體定位,以便引導學生從中發現不同筆畫之間的呼應關系,幫助他們養成觀察習慣。具體書寫時也要遵循這一順序,引導學生注意筆畫起收方法、行筆輕重。另外,在指導過程中,要突出整字范寫指導,強調觀察漢字之間結構,以便確保漢字書寫美觀。
寫字屬于一項技能,需要結合學生基礎實際有序指導;如果人為拔高,或者按照成人要求去對待,必然會加重學生負擔,結果得不償失。教師要能夠結合學生漢字書寫實際,乃至個人習慣,進行有針對性、有步驟的指導,以便提高學生漢字書寫水平。
二、突出習慣培養,重在激趣堅持
對于一年級學生寫字訓練來說,不應強調一個筆畫,一個漢字書寫的得失,而要突出學生書寫良好習慣的培養,畢竟好的習慣能夠伴隨學生終身。具體來說,良好的漢字書寫習慣有正確的寫作坐姿、握筆姿勢,還有書寫的心理因素、態度,等等。但對于習慣培養來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做到。因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創設情境,借助多種手段激趣,以便不斷強化,幫助鞏固學生正確的寫字習慣。
另外,還要培養學生認真觀察范字乃至準確臨摹的良好習慣。這里的臨摹,具體來說,包括讀帖、摹帖,還有臨寫,比較等。因而具體教學中,教師要重在引導學生借助田字格中的筆畫輔助線養成書寫前認真觀察、書寫后比較調整的良好習慣,以便有效提高臨摹質量,為學生把漢字書寫正確、書寫美觀做好鋪墊。還有,對于臨摹習慣來說,還應結合“一看二寫三對照四改正”加以落實,以便幫助學生形成一種“意在筆先”的良好書寫習慣。
還需要注意的是,針對習慣培養,教師不能急于求成,全面開花,而是每次寫字堅持一種習慣培養,甚至是在一定時期內堅持一種習慣培養,這樣便于良好習慣養成。
三、延長寫字時間,確保練習質量
相對而言,漢字書寫屬于一項技能,需要一定的訓練加以鞏固。對于小學一年級來說,全部將之放到課后進行訓練,似乎不太現實。對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課堂中安排一定的訓練時間,以便提升訓練實效。但就統編教材而言,起始階段不僅漢字數量較多,而且筆畫較為復雜,這更需要延長寫字訓練時間,以便保證學生能夠在訓練中得以指導,在訓練中加以鞏固。
學生有充足的訓練時間,才有可能降低書寫速度,以便保證訓練質量;并且,有充足的時間,學生才有可能認真去觀察范字,認真進行比較臨摹,才能做到準確書寫。這里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針對延長寫字時間,不是指延長單次訓練時間,而是指多次、少量的練習,畢竟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久保持。如有可能,教師還應將學生每一次書寫都當作一次寫字訓練時間,以便推促學生養成提筆即練字的習慣,這樣時間長了,必然會有效果。
總而言之,針對學生漢字書寫,教師要高度重視,突出基礎性訓練,注重良好書寫習慣培養,適當延長寫字時間,只有這樣堅持不懈,才有可能結出碩果,真正為孩子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