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語文教學中的語言基礎知識、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寫作能力等各個內容從來都不是絕對獨立存在的,它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滲透。初中語文學科不僅要求學生對語言表述、人文情感有一定的理解掌握,同時還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能夠處理好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的關系。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是分開教學的,但教師往往要求學生同時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以至于最終效果都不太好。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他人高見,淺談在新課程語文教學中如何處理好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的關系,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訓練
隨著近幾年的教學改革,初中語文教學的針對性有所強化,教學的目標也隨之發生變化,其中最為突出強調的是要求教師能夠有效地處理好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之間的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師必然要成為這一內容的主導者,引領學生在該內容中做好相應的本職工作。同時,教師在處理這一關系時,要讓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寫作基礎,這樣教師才能夠更好地開展教學。那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之間的關系究竟是什么呢?又如何去處理兩者間的關系呢?以下筆者將結合教學經驗進行一一分析。
一、 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之間的關系
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大致可總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簡單來說即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為寫作提供了可以作為參考的依據,提供了寫作的素材。在某種意義上,寫作和說話一樣,都是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生存能力之翼。寫作的過程是認識世界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而寫作則是閱讀的深化,展現了學生在閱讀中掌握的各種表達方式和寫作特點,體現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在教學中,在語文教學中,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有效體現,但是教師往往忽略了將寫作方法在閱讀中的逐步滲透和閱讀內容在寫作中的有效利用這一點,而是過多地講解了教學閱讀與寫作的技巧,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難以提高,寫作內容也是言之無物,空洞乏味。
二、 如何處理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之間的關系
(一) 長期積累,有效地進行知識遷移。
語文注重積累知識,但積累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積累語文基礎知識的途徑有很多,其中最為有效的是在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閱讀。課堂閱讀教學是學生積累基礎知識最為簡單方便的途徑。積累方法也是因人而異,但筆者傾向與摘抄,在大多數教學實踐中,筆者要求學生準備摘抄本,在閱讀中摘取自己認為寫的精妙又發人深省的句子段落或者常識等等,并堅持長期重復誦讀。如果只是簡單地做好摘抄工作而不付諸行動就會顯得有些形式主義,自然沒有多大用處。最后在寫作訓練中,讓學生學會靈活使用所積累的知識,從而使得學生的積累有效果有意義,這才是教學的目的。
(二) 讀寫結合,有效地進行模仿
1. 讀寫結合,提升寫作技能。在語文教學中,除了要對學生的讀書寫作習慣進行培養外,還要引導學生抓住讀與寫之間的連接點。讀寫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找出讀與寫之間的連接點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方法。部分學者認為,閱讀是知識的輸入,同時有效地豐富了自身的語言和思想;而寫作是輸出,是對人生經驗及生活感悟的描繪。將閱讀的知識轉化為寫作的內容,需要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是促進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一些人生經驗,采用文字的方式進行表達,并將日常閱讀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合理地運用在寫作中。這樣可以讓學生獲得對生活的感知和熱愛。
2. 讀寫結合,有效地進行模仿。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果遇到修辭較好的段落,使整篇文章看起來比較有特色。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優秀的作品,對學生實施協奏訓練,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必須要求學生能夠多練習,實踐檢驗能力,并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在具有一定的閱讀基礎上開展寫作訓練,通過實施閱讀教學的同時,對文章的寫作方式及修辭手法進行介紹,讓學生完成閱讀之后進行模仿運用,這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要求學生寫日常的寫作隨筆,記錄身邊的小事或者現象,但要要求學生在簡單敘述的過程中逐步升華,拒絕小學式作文,符合初中生所要達到的標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選取同學或者是名家寫得好的文章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寫作時有所借鑒。另外,在教學課本中也會有模仿例句造句的練習,教師則要充分利用這一類的練習。例如:如果你是湖水,我愿意堤岸環繞。模仿這一例句進行仿寫等。在這一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寫出來的句子與例句相比更勝一籌。
(三) 能力測驗,結合文章聯想寫作
在平常的閱讀中,教師會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并講解在閱讀中作者所使用的寫作方式和技巧,表達方式等等,學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礎之后,就可以將方法運用在自己的寫作當中。例如一篇文章中使用了什么樣的寫作順序,作者對人物描寫有什么獨到之處,對環境的襯托有什么技巧,語言風格是什么,學生完全可以借鑒。此處的聯想寫作在筆者理解中是根據文章中的寫作特點,結合自己的奇妙想法,對文章進行自己的更改重新創作的過程。多半針對于小說類的文章,小說的結尾多半是給人留下懸念的簡短結語,因此學生可以按照文章的總體風格,對文章的結尾進行續寫,創造出自己的小說。
總而言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深化。寫作訓練往往需要依靠科學有效的閱讀教學,兩者的聯系需要教師關注和重視,更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時掌握大致情況,為教學的開展做足準備,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如何處理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的關系。無論如何,教師都不能在語文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分開,要讓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以上便是筆者的淺見,希望對廣大人士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焦芳紅.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實效性研究[J].亞太教育,2015,(29):143.
[2]朱麗娟.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幾點思考[J/OL].北方文學(下旬),2017,(01):147.
作者簡介:龔洪平,江西省貴溪市,貴溪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