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耀 何敏
[摘要]渝商作為年輕的商幫不斷在世界商業版圖嶄露頭角,渝商創新發展與其開拓創新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密不可分。渝商精神有著深刻的時代內涵和積極的教育功能。本文對渝商精神的內涵功能和新時代演進發展進行了研究。同時分析高職學院培養渝商精神的意義,從優化培養路徑、創新教育載體、強化保障條件三方面提出了培養渝商精神的措施。
[關鍵詞]新時代;渝商精神;內涵與演進;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 F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8 )14- 0091-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2018.14.040
新時代中華民族肩負新使命、踏上新征程,重慶經歷改革開放30年和成為直轄市20年的發展時期,涌現尹明善、劉英等出一大批知名渝商。渝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發展歷程折射出渝商自強不息、重信重義的精神品質。新時代渝商將肩負引領實體經濟創新發展、轉型發展、開放發展的新使命。新時代渝商精神不斷演進發展賦予新的內涵,深刻挖掘渝商精神實質內涵并植入高職學生技術技能、職業精神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時代渝商精神的內涵與功能
(一)渝商精神的內涵分析
渝商精神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如具有崇力尚勇、不畏艱難險阻、勇于反抗壓迫的民族精神的巴文化以及以盧作孚為代表的實業救國的愛國文化等,這些文化都激勵一代又一代渝商形成砥礪前行和開拓創新的堅韌精神。力帆集團前董事長尹明善將渝商精神本質的概括為團結拼搏的精神;“重信重義、自強不息”既是對渝商精神內涵的科學概括,也是對于渝商群體共性特征的完美詮釋。
“重信重義、自強不息”的渝商精神有著深刻的時代內涵,重信重義表現為渝商恪守誠信經營哲學和耿直豪爽的性格特征,自強不息表現為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和自主創新的企業家特質。恪守誠信不僅是渝商立身之本,更是去向世界商業版圖的基本底氣;耿直豪爽的性格特征不僅體現渝商的大氣與大度,更體現渝商追求長遠、著眼未來的商業視野和義利并舉的責任情懷。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成為渝商勤奮拼搏、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自主創新的企業家特征則是促進團結奮進、開拓創新重要支撐。
(二)渝商精神功能分析
商業精神與商業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既是對商業文化的特性、本質、功能的概括,更是對商幫文化進行提煉與升華。商業精神不僅包括激勵、教育、溝通、約束功能,體現為規范經營行為、激勵人格與目標、傳播品牌與形象、引領創新與變革。而且還包括其凝聚、統攬、引領的功能,凝聚非公有經濟力量和創新創業者智慧為重慶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貢獻、激勵工商業者創新發展和品牌發、教育新一代渝商創新發展和擔當貢獻、引導渝商適應經濟供給側結構改革。
二、新時代渝商精神的演進與發展
(一)渝商精神演進發展的背景分析
渝商精神既是對重慶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更是對盧作孚等老一代渝商群體商業價值觀和經營哲學的繼承和發展。渝商所處的發展環境發生深刻的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五方面。一是目前渝商處在轉型發展和新老一代更迭的時期,二是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三是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于渝商的新要求,四是重慶作為“兩點”和“兩地”的發展定位,促進渝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五是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帶來新機遇與新挑戰。
(二)新時代渝商精神演進與發展
面對新時代、新環境、新使命渝商精神也在演進和發展,既是對重信重義、自強不息的精神特征和經營哲學的繼承,也對其賦予更多的時代特征和創新特色。新時代渝商精神的演進與發展基于創新轉型的新形式、協作開放的新趨勢、技術創新的新動力、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的線索,不斷突出創新、共享、開放、綠色等新特征。概括起來就是做有時代責任感的渝商,具體體現為“開放創新、協作共享,堅韌包容、信義天下。”
“開放創新、協作共享”是對渝商精神的發展和創新,重慶地處“一帶一路”沿線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連接點,具有渝新歐鐵路和長江水運航道,有效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開放創新體現為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和加大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主動運用新技術適應新模式。協作共享創新體現渝商群體要實現資本和金融協作和產業集群協作,創新協作形式,形成合力實現突破。
“堅韌包容、信義天下”是對渝商精神的繼承和升華,堅韌包容體現渝商堅韌不拔、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激勵著渝商砥礪前行,兼顧優秀傳統商業文化和西方商業文明,采取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現代化理念,同時加強跨文化的認知,提高跨文化溝通技巧。信義天下體現了渝商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樹立“誠信、情懷、擔當”的商幫形象,拓展的國際化商業視野。
三、高職學院培養渝商精神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一)高職學院培養渝商精神的意義
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展示優秀企業家精神,凝聚崇尚創新創業正能量。高職學院培養渝商精神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和時代意義,有利于激勵和引導高職學生樹立自強不息和重信重義的精神追求;利于培養學生堅韌、創新、協作的工匠精神;有利于促進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因此高職學院培養渝商精神具有弘揚企業家精神、培育工匠精神、激發創新創業熱情的重要意義。
(二)高職學院培養渝商精神存在的問題
渝商精神的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但是其本質是企業家精神。通過對網絡調查、電話咨詢等形式對重慶商科類院校和部分綜合類院校的調研,部分院校表示出重視渝商精神的意愿,總體工作人處于起步階段。在高職學院渝商精神培養主要存在頂層系統設計不完善,未能形成全局工作“四梁八柱”、缺乏必要的條件和資源支持,教師資源、資金資源、課時資源、信息資源難以得到保障、教學模式以理論傳授為主,缺乏討論、實踐、體驗等教學形式。
(三)高職學院培養渝商精神路徑與對策分析
高職學院培養渝商精神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有利于傳承優秀的商業文化、經營哲學,促進學生養成創新、堅韌、包容、誠信的精神品格,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內生動力。基于渝商精神培養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從設計與路徑、載體與內容、條件與保障三個維度提出相應對策。
1.加強頂層設計,優化培養路徑
渝商精神培養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建立一個內容設計、教育實施、資源條件支撐建設、文化氛圍營造、實踐平臺保障的系統框架。學院層面成立專項工作組統籌推進,由高教研所(中心)負責渝商精神研究、商貿教學部門和基礎教學部共同承擔案例開發、課程講授、討論指導等工作,學生處、團委負責學生活動融合、主題教育和創新創業實踐項目,宣傳部負責校園文化與環境氛圍的營造。在培養路徑方面應該建設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整體聯動、學校一行業協會一企業三方協調互動、個人一團隊一班級三層次的有效推進的培養路徑;使得校內的課程教育、素質拓展、項目實踐與企業的主題宣講、實地參觀有機融合,提升培養教育質量。
2.創新教育載體,融入職業素養
渝商精神的培養離不開課內課外兩個環境和企業、學校、協會三個主體的實際參與,更需要對內容的組織、呈現形式以及傳播渠道等教育載體進行創新。教育載體既包括傳統的課堂教學、宣講報告、等形式,還包括90后學生樂于接受的微課、微視頻、等信息化教育載體。渝商精神培養最為關鍵是融合到學生職業精神教育考核體系中,使得渝商精神的教育培養質量可測量和直觀展現,也有利于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
3.構建實踐平臺,強化保障條件
實踐平臺保障作為渝商精神培養系統框架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培養質量、促進創新創業不可或缺的先決要素。實踐平臺包括校內必要的基礎性和專業性實訓室,也包括創新創業項目支持和硬件條件。為學生提供案例學習、主題討論、實踐操作、創業項目孵化等相關服務。在保障條件方面,一是資金保障,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渝商精神研究、課程內容的開發等。二是教師資源保障應該投入精兵強將進行課題研究、資源開發、教育教學實施等相關工作。三是信息化和文化宣傳保障,切實提供網絡技術實現網上課程、微信課堂等信息化呈現方式,加大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多渠道的宣傳。
參考文獻:
[1]周興茂,張晶晶,丁益,論巴文化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與作用[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99- 105.
[2]陳中耀,渝商精神演進發展及融入職業精神培養研究[J].江蘇商論,2018(3):3-7.
[3]郭輝,重慶:依托東西雙向開發戰略,構建新格局[N].中國貿易報,2014 -5—29.
[4]方婷婷,基于跨文化視角的世界商業文化融合特點與趨勢[J].商業經濟研究,2016 (17):212 -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