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杰 張偉 徐永超 韓慧 姜新峰
【摘要】臨床實踐過程是醫(yī)學教育中的重要階段,通過探索實習管理模式的更新以期提高實習效率,適應醫(yī)學教育的發(fā)展要求,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構建。
【關鍵詞】學生 ?實習基地 ?管理模式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質量工程研究項目(2016jyxm1069)。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227-02
臨床實踐學習是學生將醫(yī)學理論知識融入到臨床實踐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 也是規(guī)范醫(yī)療行為,培養(yǎng)其綜合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 臨床實踐教學在教學目標的實現中發(fā)揮著核心作用[1]。強化實習管理模式的建設,以期提升實習效率,是當前我院實習工作首要任務。
1.我院實習基地教學管理的現狀分析
1.1我院實習管理的特點
時間長、基地多、分布廣是我院學生實習的主要特征。目前,我院共有十二個專業(yè),每年安排實習學生達2000余人,通過掛牌、簽訂協(xié)議等形式,已建立近百家非直屬實習基地,遍及全國多個省市、幾十個地區(qū);專職實習管理老師匱乏;實習管理模式以及監(jiān)控體系不完善等現象成為我院實習管理的主要特征。
1.2學生層次不一,實習管理難度大
伴隨我院的升格,招生規(guī)模不斷增大,入學門檻降低,學生呈現專業(yè)知識不扎實、動手能力弱等現象;其次,我院處于過渡階段,中專和大專的實習生同時存在,他們均為90后和00后,社會經驗匱乏,溝通能力差,工作自覺性和主動性缺乏,遲到、隨意請假和曠工等現象是時有發(fā)生[2];另外,由于醫(yī)患關系的緊張以和就業(yè)壓力的加大學生在實習期間出現消極怠工的思想。給學校和醫(yī)院的實習管理增加了困難,阻礙實習基地的拓展,有調查顯示[3]:54.8%的醫(yī)院認為實習生管理較難,3.2%的醫(yī)院不愿接收實習生。
1.3實習基地管理不完善
1.3.1實習基地管理的力量不足、管理模式滯后
目前,我院實習基地教學管理工作由教務處主導多部門參與的工作模式,學生進入實習基地后,由于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較少,導致信息的獲取阻滯,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影響著學生臨床實踐學習的秩序和降低學院對實習基地管理的效率。
學院和實習基地簽署合作協(xié)議時,各行其是缺乏統(tǒng)一的管理模式和系統(tǒng)的跟蹤管理制度。當前,醫(yī)院的實習管理是以護理部——科室二級管理為實習基地教學管理的主要模式。在實習基地的教學管理中,由于教研室智能的缺少,導致護理部的教學管理任務重,學生的實踐教學不能細化開展。因此,實習教學計劃的落實,實踐教學效果的控制和評價,教學過程問題的解決和經驗的推廣等都無法得到保障。
1.3.2臨床實踐過程中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和考核體系不完善
“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在我院的教學管理中時有發(fā)生,在臨床實踐教學中缺乏有效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畢業(yè)時出現理論成級高,臨床實踐能力低的現象[4]。醫(yī)院實習管理部門對實習過程中教學質量監(jiān)控也缺乏評價體系,監(jiān)控體系不規(guī)范、監(jiān)控措施不到位,難以科學、客觀的考核學生臨床實踐效果。
2.實習基地管理模式的建設思考
2.1提升實習基地管理水平
通過先進實習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學習,加強實習管理模式的提升,特別是在日常實習管理工作通過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建立,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其潛能以期提升其管理能力和效率,同時,簡化實習管理的程序,采用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以目標為導向建立清晰的管理流程,實現實習基地的建設、維護和管理模式化,以提升管理效率[5]。
2.2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校與醫(yī)院的合作
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培養(yǎng)目標,做好實習前的職業(yè)素養(yǎng)培訓和職業(yè)能力的鍛煉。邀請醫(yī)院到學校對護士進行入院前的宣講教育,讓其提前調整角色適應職場要求。通過組織學習《實習學生管理規(guī)定》;開好實習動員大會;完善實習隊的建設和管理,特別是做好實習隊長和小組長的選舉工作;建立信息溝通的平臺等方式樹立學生的紀律意識,增強學生對臨床實踐的責任感。圍繞臨床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感、人際關系等問題,采用“心理危機主動介入”的管理模式,預防學生實踐學習中產生的心理危機[6]。強化集中崗前培訓,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意識;促使他們在生活、學習和心理方面都能迅速融入醫(yī)院實踐工作中。
2.3實習基地管理模式的提升
2.3.1強化學院對實習基地管理
推動“三級管理”模式的建立,組建過硬的實習基地管理隊伍 通過院級領導、教務處負責人和系部負責老師三級管理模式的建立,改善實習管理體系。院領導走訪了解實習基地建設情況和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協(xié)調、解決臨床實踐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教務處檢查學院實習大綱的落實以及學生的出勤情況,排查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的問題并初步制定解決方案,加強與實習基地的溝通,改進臨床實習教學的過程。系部負責老師核查學生的到崗情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解決其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強化實習基地隊伍建設 配備服務意識強、服務能力硬的實習管理老師是做好實習基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這項工作的完善應從以下方面考慮:首先學院應抽調責任心強、主動服務意識濃厚的老師擔任實習基地管理工作;其次學院要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使老師可以快速獲取豐富的實習基地管理方法和寶貴經驗;鼓勵實習基地管理老師多進步、多學習以適應新時期臨床實踐管理工作的要求。
2.3.2完善實習基地教學質量考核、評價體系
臨床實踐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擁有熟練的操作能力和極強的實踐性。基于臨床醫(yī)務工作人員繁忙的工作狀態(tài),采用適當的實踐教學督查方式,在避免實踐教學流于形式,保證學生實踐學習質量具有核心作用[7]。結合多年來在實習基地管理工作中探討學習和經驗總結我院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完善的實習基地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1)發(fā)揮實習基地各科室在考核中的核心作用 學生在入科實習時,各業(yè)務科室要做好入科教育工作。從科室的基本概況到科室的常見病、護理常規(guī)、科室特長及要求等;從科室的管理制度和考勤要求,到臨床實踐過程的考核記錄、出科考試及實習輪轉表的完成等方面進行嚴格要求和考評。由科室負責人或委派專人對學生的考試、考核結果進行匯總并在整個實習結束之后,經過醫(yī)院驗章密封交到學院教務處,整個考核過程與學生分離確保成績公平、客觀。
(2)推進雙向評定、促進教-學相長 學院和各實習基地要組織帶教老師評學生的活動,了解學生的臨床實習情況,針對性的解決相關問題,提高實踐學習的效果。同時,組織學生填寫《高職醫(yī)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績效評價量表》等,從學生的角度了解臨床教師和科室的帶教情況以及學生對學院工作的態(tài)度和要求,對于學生意見較大的科室、帶教老師或學院相關工作,學院和實習基地共同協(xié)商給出整改意見和措施。
(3)豐富教學活動、助力學習興趣 ?教學查房:醫(yī)院和科室在查房過程中要求學生自行匯報病例、提出處理方案和措施,帶教老師進行實時校正、完善并于查房結束后進行總結評價。專題講座:各實習基地結合醫(yī)院的特點、國內外新技術的進展及動態(tài)等安排專題講座,拓展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操作表演和競技比賽:各科室依據實際情況組織操作比賽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安排臨床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的老師做操作演示,激發(fā)他們對醫(yī)學事業(yè)的熱愛。
(4)通過總結和表彰提升教學質量 ?臨床實踐教學工作結束時,醫(yī)院和學院共同參與本次實習的總結,通過對實踐教學工作的總結分析、考試和考核全面掌握臨床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學院對實習基地實踐教學工作成績突出的科室和帶教老師進行獎勵,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彰,以促進臨床實踐教學工作的提升,保障臨床實踐教學質量的完成。
3.小結
臨床實踐學習僅僅是學生人生學習過程的一個特殊階段,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尤為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實習管理中要不斷開拓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充分調動學校、指導老師、醫(yī)院和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培養(yǎng)出理論知識扎實,臨床技能過硬的新時代醫(yī)學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陶娟,楊麗黎,金學勤,李亞.目標管理法在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05):383-385.
[2]馬雪,董林,楊俊濤,等. 我院護理實習教學管理體會[J]. 西南國防醫(yī)藥,2016,(04):444-446.
[3]劉桂凌,郝麗,張晶晶,等. 醫(yī)學實習生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J]. 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6,(04):355-357.
[4]張新華,唐志晗,文格波,等. 國家醫(yī)學教育標準視野下本科臨床教學質量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05):53-55.
[5]楊占慧,張燕,李銳等,目標管理法對臨床護理教學影響的Meta分析[J].全科護理,2018(12):1452-1455.
[6]肖三蓉,陳玉民,李漢武. 大學生心理危機主動介入管理模式分析[J]. 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1,(01):94-95+97.
[7]王攀,王崇樹,魏壽江,等. 普通外科醫(yī)學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03):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