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曉峰
【摘要】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本文重點探討如何在小學中段語文教學中實現語用教學,將圍繞“語言、情感、寫法”三個方面展開分析和探討,希望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用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045-0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著名特級教師藤春友也曾提出:“當下的語用教學應依據年段,分層落實;關注文體,抓住目標;習得做法,突出品味?!敝心昙壴谡麄€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過渡性的特點,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在這個關鍵時期,我認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尋找“語用”良藥,提煉共性特征,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語用型課堂的實質內涵,明確教學重點,形成有效教學策略。
一、品語言,做實“語用”
打造語用型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必須找到語言文字運用的切入點,打開與文本對話的一扇窗口。品味語言正是學生進行語言文字運用的切入點。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咬文嚼字、品詞析句,體會內涵的深邃,領會運用的精妙,為運用語言文字打下堅實基礎。
對剛進入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言語能力的提升不是立刻就能達到要求的,它需要經過長期實踐,反復訓練方能形成。言語是具有生命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能使學生在特殊的語言環境中,針對文本語言的深刻內涵進行挖掘,使學生在真切的感受體驗中,把文本中的語言文字以學生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如有教師在教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時,在朗讀體會句子“春天到了,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睍r,教師是這樣啟發學生通過對比感受用詞的。師:句子中為什么用“抽出”呢?用“長出”不行么?甲生:我覺得樹木發芽的速度特別、特別快。乙生:我覺得樹木是迫不及待得長出來了的。師: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生朗讀。師:還不夠快,能再快一點嗎? 讀出樹木發芽的迫不及待。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抓住“抽出”一詞,創設出特別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去感受,去體味,在學生有了自己初步的感受體會以后,再引領學生去表達,去運用,這樣教學,有效地提升了學生言語表達能力,落實了“語用”目標。
二、悟情感,充實“語用”
語文課堂教學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教師要善于將枯燥的課文轉化為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巧妙地把理解課文和體會文章情感融合在一起,把加強語言文字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情動而辭發,學生是情感的動物,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文本中最能打動學生心靈的地方讓學生去想象,去補充,這樣教學,可以巧妙地把理解課文內容和激發學生情感結合在一起,把語言文字訓練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我在教學西師版四年級下冊《牧場之國》時,課文中四次出現“真正的荷蘭”一句,在充分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層層遞進品讀,感受荷蘭的美。學生通過由淺入深的體會,從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三個方面讀懂了“真正的荷蘭”的深刻內涵。四句“真正的荷蘭”,讓學生感覺到荷蘭優美的田園自然風光,更感受到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學生通過反復品讀,品出了用句的精當、情感的深厚,也品出了濃濃的語文味,夯實了語用的基礎。
三、琢寫法,夯實“語用”
長期以來,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往往習慣于咬文嚼字,一詠三嘆,但對文章的表達順序、寫作方法的揣摩重視不夠,揣摩寫法有所淡化,造成學生讀寫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提升。這實際上已經成了阻礙學生語文能力提升的一大瓶頸??梢哉f,引導學生揣摩表達已經迫在眉睫。
當然,揣摩寫法更多的是著眼全文,從整體的角度了解表達順序的連貫、構思的巧妙,體會描寫的細膩、用詞的準確,從而習得表達的方法,打牢運用的基礎,逐步內化為運用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西師版四年級上冊《聶榮臻與日本小姑娘》一文通過細節描寫表現聶榮臻對日本小姑娘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是這篇課文的一大特色。在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緊緊抓住“元帥和小女孩之間的深厚情誼”這一主線,尋找細節,理清結構,揣摩寫法。重點抓住“喂奶、喂飯”中的細節描寫,以點帶面,進行互文閱讀,前后勾連,學習課文抓住細節,從動作、神態、語言和環境等不同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學生從“抱、試、牽、喂”的動作描寫感受到聶榮臻元帥對小女孩非常關懷;從“慈愛的撫摸”的細節描寫感受到元帥的慈善;從當時戰亂的環境描寫突出了元帥的寬廣胸襟。學生通過揣摩細節,明白細節不“細”,看似平常卻飽含深情,看似信手拈來卻匠心獨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句話準確界定了語文課程的性質,明確告訴我們,學習語文的重點在于語言文字運用。強化語言文字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運用能力,在聽說讀寫的扎實訓練中提升語文綜合素養。貫徹落實課標精神,就應該把落腳點放在語言文字運用上面,引導學生抓住相關詞句進行聽、說、讀、寫、思,在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讓語言文字運用真正成為語文課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實現語文課堂的真正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