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晶
[摘 要] 近年來我國新產品的數量急劇上漲,使得新產品的供應鏈建設整體周期變長設施的投入增加。在受到新產品的生命周期較短和市場需求波動性較大的影響下,導致新產品在產品供應鏈中出現一些問題,無法實現最優的配合。針對于此,選擇就新產品供應鏈協調策略進行深入分析,首先對新產品理論和產品供應鏈這兩大理論進行分析。其次,分析新產品供應鏈協調、管理決策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新產品供應鏈協調的建議。力求為各個企業新產品的市場營銷和供應鏈決策以及管理,提供理論參考資料。
[關鍵詞] 新產品;供應鏈協調;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23. 047
[中圖分類號] F2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8)23- 0109- 02
1 相關理論闡述
1.1 新產品理論闡述
據百度百科給出的詞條,新產品定義的角度是站在企業和市場以及技術方面進行確定,新產品開發的意義是為了企業長遠發展和在市場良好立足的關鍵。新產品開發原則為依據市場的實際需求,開發出適合市場營銷、滿足大眾需求和對路的產品。站在市場營銷角度來看,新產品的意義較為廣泛,其既可能是發明類型的新產品,也可能是改進后的新產品與新品牌等。新產品是利用科學技術去深入研究某一領域并獲得巨大發現的成果,其和以往的產品存在差異性,是生產銷售和產品形態以及功能上創新發展的體現,甚至也可能僅僅是產品的延伸發展,在原有市場的基礎上開拓全新市場的表現。上述這些均可以被稱之為是新產品,可在市場中被消費者認可,為消費者創造新的價值和利益。
1.2 產品供應鏈理論闡述
供應鏈(Supply Chain)功能是為了從商家處把產品運送至消費者手中。供應鏈是擴大的生產理論的發展,可對資金流以及物流和信息流進行控制,供應鏈的出現是產品供應鏈的基礎,是以往供應鏈的延伸和發展。產品供應鏈的提出者是戴維.J.布隆伯格,作用是為了完善和增強產品質量,和某一特點的產品建立供應鏈體系(如農產品供應鏈等)。產品供應鏈是依據計劃,把供應商提供的物料、服務等運送到客戶端并為消費者服務的整個流動過程。鏈條強度主要是依據構成整個鏈條的每一個環節的強度,也就是鏈條的強度被最弱環節的鏈條所影響。
2 新產品供應鏈協調管理重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產品研發進程不斷加快,人們需求更加的個性化,使得產品的生命周期被縮短。例如當下電子、時裝和軟件等領域,上一代產品的還處于熱銷狀態,但是下一代產品的性能就更加健全完善,以更加全面的功能出現在市場上。Mintelt統計給出,在每年整個世界范圍內生產出的新產品樹立約有250 000種。
在眾多行業中,新產品是各個企業在市場中良好生存和長遠發展的保障。結合市場營銷的相關研究資料給出,企業開發和投入新產品,可提高企業的市場營銷收入與利潤,依據相關數據給出,企業的市場營銷利潤約占企業總市場銷售、企業總利潤的百分之百三十之多,時裝產業和電子產業的市場營銷收入更高。在新產品的投入和發展中,供應鏈的決策和協調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一個不合理的供應鏈決策,可能會影響這個企業的產品營銷,也對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以及生存等具有較大影響。
由此可見,對于企業來說供應鏈的舉措和管理、供應鏈協調性的重要性,各個企業必須引起重視,分析目前產品供應鏈的不足,探討出一個有效的策略。
3 注重新產品供應鏈協調策略探討
3.1 注重各成員之間的關系,構建合理的協調機制
供應鏈的協調需注重每個成員之間存在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關系,結合各個關系現狀構建合適的協調機制。在每個供應鏈成員相互間設立一個戰略性的合作關系,合理去分配利潤,而且也要共同承擔合作期間存在的風險。強化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控制庫存保持產品最少的狀態,以此來降低總成本和實現系統的利潤最大化目標。現階段,對供應鏈的協調機制沒有一個系統的分類,結合資料和相關學者的理論研究成果,筆者在整理資料后,把其大概劃分為以下兩個不同層次。圖1是供應鏈協調構建的層次模型展示圖。
站在宏觀的角度來說,各個企業相互之間的關系協調性,主要就是銷售商家、制造商家和供應商家相互之間的關系協調性。這種協調性包括:各個企業相互間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協調性。較好的協調性可以減少庫存的數量,把成本支出控制在最低,能夠增強整個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運行效果,確保整個供應鏈的協調性和績效。站在微觀的角度來說,企業內部的協調,就是對于企業內部中各個部門相互之間的各項活動、供應商和銷售商、制造商相互之間的協調。主要內容涵蓋銷售各部門之間、庫存、生產環節、原材料的采購、產品的開發相互之間的協調性。
3.2 設置科學的供應鏈模型,做好供應鏈的管理工作
信息技術日漸成熟,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供應鏈的協調性和供應鏈的管理目標實現創造有利條件。其已經從以往的MR發展到TQC、QR/ERC、ERP、BRP、CIM、TQC,也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發展到現階段中推廣和應用的,包括SCS、LIS、CRM和CPFR、JMI、VMI、CFAR等,使得供應鏈的管理從萌芽開始,不斷地進步、發展、成熟;使得供應鏈協調性增強,管理效率得到保障。其中CPFR是具有代表性的供應鏈管理模式,薩拉利和沃爾瑪這兩個企業就是較為成功的應用案例。
3.3 利用Intranet內網構建報表,實現系統化服務目標
利用Intranet內網構建報表的應用,利于集團性企業優化供應鏈的協調性,為各個分支企業和子公司和連鎖店等眾多商家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如統一的庫存服務、銷售服務和結算數據的查詢服務以及電子訂貨的協作等服務。例如,百盛公司就是建立在Intranet內網的基礎上構建報表統計系統,利用Intranet外網的e-SCM這一供應鏈的管理系統,發揮系統內部各個構成要素的作用,如品類管理的分析、信息分享、在線結算等。在集團企業的總部或者各公司的內部,設置DataCenter數據中心體系,此體系中包含數據倉庫中的CRM客戶關系和BI智能商業系統。Intranet內網構建報表統計系統的功能為:能夠為各個企業、集團總公司和子公司以及連鎖店等各個合作伙伴、供應商提供統一的庫存、統一的銷售、統一的計算數據信息的查詢以及電子訂貨協作等服務。此外,也可把整個集團或者企業的各個分店利用網絡建立聯系,提供更加全面的國內顧客統一的大眾服務或者電子購物服務等。
3.4 注重庫存和提前期的運輸成本權衡問題
庫存權衡問題的解決,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內容。
3.4.1 批量問題的處理
當下人們所熟知的是制造商方需要較大的批量,以此來降低單位產品的預期準備成本,增強特定產品制作水平,強化生產流程的控制。但是遺憾的是,通常來說需求并不是以大批量的形式出現的,因此大批量的生產定然會導致出現庫存量的增加。結合實際來說,企業可以朝向小批量的生產系統方向發展,縮短準備的時間,持續的優化系統。在實踐后也給出,現代制造的實踐約克利用減少庫存來增強系統的反應能力。盡管這一舉措被視為歸屬于制造業的內容,但是這些不同制造的方法對于整個供應鏈來說意義也較為重大。
3.4.2 提前期的運輸成本的權衡問題
提前期包括供應鏈在不同階段的產品運輸時間、產品制造時間、采購時間和訂單的處理時間構成。如果產品在各個階段利用供應鏈進行大量運輸,則此時的運輸成本較少。但是,若產品制造后、或產品從各個供應商到貨后就立即運走,常常能夠縮短和提前時間。所以,一方面可在累積充足數量的產品后就立即把產品運走,可以控制運輸成本,然而另一方面利用立即運輸產品可以縮短提前期,這兩個方面會出現一個權衡的問題。
4 結 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企業在新產品供應鏈協調期間,應注重各成員之間的關系,構建合理的協調機制;設置科學的供應鏈模型,做好供應鏈的管理工作;利用Intranet內網構建報表,實現系統化服務目標。也要注重庫存和提前期的運輸成本權衡問題,這樣才能優化企業供應鏈優化,保證企業供應鏈中產能的優化性。
主要參考文獻
[1]孫國華,葛巖.雙渠道生鮮產品供應鏈優化與協調策略[J].物流技術,2018,37(4):112-115,131.
[2]白世貞,姜曼.短生命周期產品供應鏈協調策略[J].物流技術,2017,33(5):354-356.
[3]王圣東. 基于多種生產和訂購模式的Newsvendor型產品供應鏈協調問題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09.
[4]李剛,孫林巖,徐晟,等.高新技術產品供應鏈的產能協調策略[J].預測,2018(3):69-74.
[5]吉峰,姚穩,張婷,等.基于改進MOPSO的煤炭企業內部供應鏈優化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6,45(6):1300-1306.
[6]隋博文.廣西-東盟跨境農產品供應鏈優化研究——基于關系穩定性和聯盟績效的雙重視角[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6(5):33-39.
[7]聶篤憲,屈挺,陳新.面向多源采購的多級供應鏈優化配置方法[J].工業工程,2017,17(4):54-62.
[8]趙蕾.基于供應鏈優化的集中采購策略研究[J].物流技術,2016,33(15):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