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紅 林紅 霍巖 徐業
[摘要] 目的 探討中藥穴位貼敷用于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護理效果。 方法 選擇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本溪鋼鐵(集團)總醫院診治的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11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各55例。兩組患兒均對癥治療及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加用中藥穴位貼敷輔助治療并給予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癥狀體征消失時間、1年內反復感染次數及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 結果 觀察組患兒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觀察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1年內感染次數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觀察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中藥穴位貼敷結合綜合護理措施能很好地提高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治療效果,減少反復感染的發病次數,提高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
[關鍵詞] 穴位貼敷;反復呼吸道感染;綜合護理;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2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8)10(a)-0158-04
Nursing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cupoint sticking o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LAN Hong LIN Hong HUO Yan XU Y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General Hospital of Benxi Steel Group Corporation, Liaoning Province, Benxi 11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cupoint sticking o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in General Hospital of Benxi Steel Group Corporation, 110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the random digital table method,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oint sticking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disappearance time of symptoms and signs, the number of repeated infection in 1 year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ime of disappearance of clinical symptoms, the number of repeated infection in 1 yea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par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oint sticking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children, reduce the number of recurrent infection,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rent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Acupoint sticking;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omprehensive care; Curative effect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童時期常見病。據統計,在我國兒科患兒中因呼吸道感染就診者占80%,而其中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占1/3[1]。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多樣而復雜,若治療不當會導致腎炎、心肌炎、哮喘等疾病,對小兒生長發育與身體健康有較大的影響[2]。因此必須盡早進行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3],筆者在采用中藥穴位貼敷的同時給予綜合護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本溪鋼鐵(集團)總醫院診斷治療的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11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各55例。對照組男28例,女27例;年齡4~9歲,平均(6.50±1.90)歲;1年內感染頻次8~9次,平均(8.91±0.69)次。觀察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4~9歲,平均(6.26±2.10)歲;1年內感染頻次8~9次,平均(9.10±0.79)次。兩組患兒年齡、性別、每年呼吸道感染頻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2007年12月修訂的《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概念和處理原則》,年齡在0~2歲的兒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3~5歲的兒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歲的兒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4-5]。患兒表現為流涕、鼻塞、咽痛、咳嗽、耳痛、喘息和/或持續至少2~3 d或更長的呼吸急促。有的可有嘔吐、腹瀉等。不同的年齡表現的癥狀也有所不同。每次感染間隔時間至少在7 d以上,上呼吸道感染次數不足5次可加下呼吸道感染次數,反之則不能,確定的次數需連續觀察1年。排除標準:①患有原發性免疫功能缺陷??;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腎、腦和其他嚴重原發性疾病;③患慢性疾病,如佝僂病、貧血、營養不良、結核病、腎病等;④患有胃食管反流癥;⑤對本組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及患兒或家屬不能配合等。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兒家長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根據病情輕重緩急給予降溫、化痰止咳及抗感染等相關治療。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加用中藥穴位貼敷輔助治療。中藥組成:柴胡0.5 g,黃芪1.0 g,杏仁0.3 g,黃芩0.8 g,用姜汁現用現調。貼敷部位:雙側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和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貼敷時間:每次2~4 h,依患兒敏感度不同,酌情適當增減貼敷時間,每日1次,療程為3~7 d。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包括環境護理、病情觀察,發熱護理,保證充足的營養和水分,遵醫囑進行各項治療及用藥后護理等[6]。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措施,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護理。小兒住院患者通常存在焦慮、恐懼及抵觸情緒[7]。護理人員在與患兒交往的過程中,通過與患兒進行有效的溝通,改善對話方式及內容,以患兒能夠理解的語言講解治療的過程,運用非語言的溝通技巧,以和藹友好的微笑,適當的愛撫動作給患兒帶來心靈上的慰藉,使患兒感到安全、舒適,增加患兒治療的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中藥穴位貼敷操作前向患兒家長詳細講解穴位貼敷的原理、方法及功效,耐心聽取患兒家長的訴求,消除家長的疑惑和不安情緒,緩解其心理壓力,并教會其分散患兒注意力的方法。②穴位貼敷護理。貼敷前調整室內溫度至22~24℃,避免患兒著涼。讓患兒取坐位或俯臥位,確定貼敷穴位后,用溫水清潔局部皮膚,將藥貼準確貼敷于相應穴位,用雙手拇指指腹在貼有藥貼的穴位上先順時針旋揉30 s,再逆時針旋揉30 s[8],緩緩施加壓力以患兒能接受為度,再用脫敏膠布固定,使藥膏緊密固定在穴位上。貼敷后指導家長盡量讓小兒衣著涼爽,少跑動,避免過多出汗造成藥膏移位、脫落。貼敷期間飲食以清淡為宜,指導家長不要給小兒吃生冷油膩以及寒性食物,24 h內敷貼部位禁止接觸冷水、肥皂[9]。注意對穴位周圍皮膚進行觀察,如果有微痛感及潮紅、發癢等現象,屬于貼敷后皮膚正常表現,無需處理,待達到貼敷時間后揭去藥物即可緩解[10]。本組8例患兒貼敷局部出現紅腫、瘙癢、灼痛,藥貼取下后緩解;3例患兒出現皮疹,瘙癢,遵醫囑涂抹少量皮炎平霜緩解[11];1例患兒敷貼處出現紅腫、水泡,囑家長看護患兒避免抓撓水泡,較大水泡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再覆蓋無菌紗布包扎,3 d后好轉。③健康宣教。病情穩定后,指導患兒家長平時保持兒童居室整潔、采光好,采用濕式清掃,經常開窗通風,但要避免對流風直吹,成人應避免在兒童居室內吸煙,家中盡量避免飼養寵物[12]。合理喂養兒童,多飲水,盡量少吃或不吃零食,保證攝入足量的蛋白質及維生素,適量補充微量元素,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注意培養兒童的衛生知識,教會患兒養成經常洗手的習慣;多帶領兒童進行戶外活動,加強體格鍛煉,增強呼吸肌的肌力與耐力,提高呼吸系統的抵抗力與適應環境的能力[13]。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在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做好呼吸道隔離,避免帶兒童去人多擁擠的環境,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間,可用食醋熏蒸法消毒居室空氣(每立方米用食醋5~10 mL,加水1~2倍,加熱熏蒸到全部汽化)每日1次,連續數日。
1.4 療效判斷標準
對兩組患兒體溫下降至正常時間、呼吸道癥狀消失時間、肺部聽診正常時間、1年內感染次數及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痊愈:患兒治療7 d后全部臨床癥狀消失,隨訪1年內呼吸道感染頻率≤1次;顯效:患兒治療7 d后全部臨床癥狀消失,隨訪1年內呼吸道感染頻率≤3次;有效:患兒治療7 d后,病情顯著減輕,但仍有異常癥狀,隨訪1年內呼吸道感染頻率≤5次;無效:為治療7 d后患兒呼吸道相關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隨訪1年內呼吸道感染頻率>5次[14-15]。臨床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護理滿意度采取問卷調查方式,設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項,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2 兩組患兒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及1年內反復感染次數比較
觀察組體溫下降至正常時間、呼吸道癥狀消失時間、肺部聽診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1年內感染次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3兩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比較
在患兒出院前向家長發放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內發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數頻繁,超出正常范圍。這是兒科臨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近年研究發現,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與機體免疫功能(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缺陷或不足、呼吸道生理解剖功能尚處于發育階段、營養紊亂、先天性疾病及慢性病、感染因素、遺傳因素及撫育等因素有關[16-17]。目前,西醫治療方式主要有抗病毒、抗感染、對癥支持治療及糖皮質激素治療等。這些治療方法的短期療效尚可,但在季節、氣候變化時極易復發,且反復感染的概率較大。
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是中醫外治法中一種集經絡、穴位、藥物為一體的復合性治療方法。中醫學認為,小兒肺臟嬌嫩,易感外邪,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具有反復發作,纏綿難愈的特點,屬中醫“虛”證范疇。由于表虛不固、脾運失職、肺衛失宣,患兒易遭受病邪的侵襲。本研究以清肺熱兼扶正補氣為法,采用柴胡、黃芪、杏仁、黃芩等進行穴位貼敷。柴胡具有解表退熱之功效,黃芪具有補氣固表的功效,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同時,現代藥理學證實[19],柴胡具有改善小兒免疫功能的作用,黃芪所含的黃芪苷能作用于多種免疫活性細胞、促進細胞因子的分泌和正常機體的抗體生成,杏仁所含的杏仁球蛋白具有抗炎的作用,黃芩所含的黃芩苷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小兒皮膚的角質層和真皮層較薄,具有良好的透藥性,藥物分子更易進入皮膚從而滲透到經脈、血絡中,可迅速吸收藥物,達到治療目的。與口服藥物比較,采用穴位貼敷療法治療時藥物不用經肝循環的首過效應而直達病灶,不會引起胃腸道反應,無明顯毒副作用,可收到穴效和藥效的雙重效應。穴位貼敷還可避免因口服、輸液等給藥方式給患兒帶來的痛苦,提高小兒治療的依從性[20]。同時,結合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中醫認為,精神內傷會導致身體衰敗,護士通過有效的溝通,與患兒和家長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使患兒能夠以最佳的身心狀態接受治療,家長以科學的方法喂養和照看患兒,注重提高患兒的抵抗力,避免反復感染。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癥狀體征消失時間、1年內感染次數和患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綜上所述,給予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童中藥穴位貼敷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可取得良好療效,而且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麗華,陳小風,楊銘昊,等.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中西醫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 26(4):422-426.
[2] 馬慧娟.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5):951-952.
[3] 曾慧玲.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33):4652-4653.
[4]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概念和處理原則[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2):108-110.
[5] 沈朝斌,蔣瑾瑾,陳同辛.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指南執行情況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6,34(11):842-845.
[6] 崔焱.兒科護理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7] 張珊珊.心理指導在小兒哮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5,21(3Z):274.
[8] 劉琳.中藥穴位貼敷配合護理輔助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8,26(2):55-56.
[9] 曾愛華,李崇瑞,陳放,等.中藥穴位敷貼治療小兒腹瀉54例療效觀察[J].中醫兒科雜志,2015,11(2):70-72.
[10] 薛梅,李錦瑞.小兒“喘貼靈”穴位貼敷的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1):255.
[11] 羅時玲.兒童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綜合護理效果分析[J].母嬰世界,2015(2):223.
[12] 安佰麗,楊朝霞.中藥穴位貼敷配合護理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7,9(36):64-65.
[13] 劉碧英.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4(2):348-350.
[14] 劉毅考,吳玉嬌.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7,7(27):144-145.
[15] 施洪美,李斌.細菌溶解產物在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臨床療效[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7):89-90.
[16] 鄭伯強,王桂蘭,王冰潔.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病因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7):2745-2747.
[17] 許瑾.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8,24(7):109-111.
[18] 張靜,王凱旋,祝驍濤,等.中西醫結合提高小兒免疫力改善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5,33(6):1477-1479.
[19] 陳蔚文.中藥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20] 李素娣.穴位貼敷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護理體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2):146-147.
(收稿日期:2018-04-19 本文編輯:蘇 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