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環境也在不斷的改變。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人們眼界也在不斷地拓寬,教育事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在信息交流也越來越便捷的時代,人們的個性也都得到解放。進入新時代以來,青少年的個性發展越來越突出,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性,進行因材施教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因材施教
一、 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分析
人們總是喜歡用豐富多彩來形容這個我們生活的世界。近年來,個性這個詞語被用在了各種各樣的地方。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學校教育過程中,也越來越多的要求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進行素質教育。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為了更好的尊重學生的個性,就要改變原來的“填鴨”式教育,不能再一刀切、一把尺子定好壞。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這種日趨繁雜的分工,必然需要由不同特長的人來完成。要培養出這些不同特長的人,我們必須“因材施教”。社會經濟發展的多元化,對教育必然帶來深刻的變革,只有服從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教育的產業才能快速發展,只有這樣教育才能為社會盡快和盡可能多的培養人才。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根據受教育者的資質,因材施教。
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最早提倡因材施教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因材施教是一種不同于以往教育方式的新的形式,在關注學生個性的今天,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因材施教中的“材”不僅僅是指學生本身的智力,其包括學生自身的素質、性格、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在現在這個多元化發展的社會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個性的發展,對于在學校的學生來說能夠讓他們的個性得到不斷發展的就是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受到人們的重視,是因為其本身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在新的教育環境中,對學生因材施教,可以滿足學生的不同要求,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的就是在數學這個科目上,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個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 因材施教與高中數學教學融會貫通
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將因材施教的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是一件長遠的事情,想要發揮出因材施教的優勢,就需要進行全方位的工作和努力。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區分,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盡可能的發揮學生的優勢。
(一) 對學生進行科學分類
想要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實現因材施教,就必須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時候,要做到合理的搭配,將橫向分類與縱向分組相結合。所謂的橫向分類就是根據學生平時學習對學生進行分組,將成績較好的學生劃分為第一梯隊,將成績中等的學生劃分為第二梯隊,成績比較差的劃分為第三梯隊,但是各個梯隊之間的界線不是單一的,各個梯隊之間的成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到達較高層次的梯隊。所謂的縱向分組是根據學生之間的優勢,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進行劃分。在高中數學中,每個學生的優勢都會明顯的表現出來,有的學生可能善于對立體圖像進行分析,有的同學在邏輯思維方面有自己的特長,但是很少有學生能夠擁有所有優勢。在高中數學的學習及解答的過程中,需要多種能力的配合使用,在分組的過程中,將具有不同優勢的學生劃分到一組,這樣可以通過小組中的討論,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進步。
(二) 分層教學
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類是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實現因材施教的基礎。在對學生進行分類和分組之后就要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分層教學。
所謂的分層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對不同成績的學生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雖然是進行分層教學,但是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心態是一樣的,公平的學習環境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在上課前,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出有差別的教學計劃。在授課的過程中,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深淺有別的講解,鼓勵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多進行較高難度的探索。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平時的表現進行有計劃的提問,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進行引導式的提問,從較為簡單的基礎知識開始,一步步引導,使其慢慢的融入到學習中來。在因材施教的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課程中,老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三) 目標分層,獎懲并重
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貫穿到整個的高中數學課堂中,需要多方面的合理配合。通過科學的分組后,不僅僅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不同的個性,為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的設定一定要有梯度,并且要具有科學性。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設定具有梯度的學習目標,可以鼓勵學生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在制訂學習目標的時候,也要相應的制訂合理的獎懲措施。在實施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合理的獎懲。具體的獎懲措施在實施的過程中也要根據學生本身的個性進行。對于個性較強的學生,往往要多鼓勵;對于本身惰性比較強的學生要不斷的進行監督,督促其盡早的完成目標。學習目標與獎懲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個性有所不同,這樣才能真正的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 小結
多元化的社會發展趨勢,不斷的解放著人們的個性。對于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個性的發展變得尤為重要。在高中,學生的各個方面都在不斷的發展完善,這就更需要合理的引導。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貫穿于整個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發揮好引導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不單單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的整個人格的建立和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作者簡介:韓淑莉,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