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般若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工作的開展,我們發現學生心理問題對教育成效影響很大。本文將立足于學校教育師范生心理情況調查結果,分析當前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教育策略,以期有利于師范生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學前教育 師范生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0-0176-02
社會壓力持續增大導致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如悲觀、焦慮、孤獨、抑郁等。某位聯合國專家曾發言:“心理危機將成為從現在到21世紀中期折磨人類的最大災難。”所以,我們要重視心理健康問題,這對人類生存和發展非常重要。
1.師范生生活適應問題
大學生涯的開始意味著學生生活形式的改變。與家庭生活完全不同的寄宿制生活對師范生的要求要更高一些,自此他們要獨立管理財務,自己安排一日三餐,自己處理人際關系,遵守學校規定并承擔寄宿制生活應承擔的責任。有的師范生無法很好地適應新的生活方式,經常手忙腳亂,滋生一些恐懼、焦慮、沖動和怨恨等情緒。
2.學習與職業選擇的相關問題
對于學生而言,第一要務就是學習,因此與學習相關的心理問題也是現階段學前教育師范生所面臨的問題。
2.1學習方面的障礙
現今,我國學前教育生源格局隨著高考制度的變革以及社會人才市場對學歷的高要求而發生變化。中學畢業后就進入大學學習的學前教育師范生并不真正了解自身所學的專業,而他們的身心又會因為新的環境而改變。對于學前師范生而言,學長學姐們的書法作品、舞臺表演,學校明亮的琴房、舞蹈教室以及課程中所涉及的琴法、聲樂、學前領域教學等都是陌生而新鮮的。由于和以往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差別很大,再加上以往都是根據學校規定去學習,很多學前教育師范生就會比較茫然,不懂得主動學習,自主發掘自身優點,長此以往就會有挫敗的感覺。
2.2學生對職業的困惑
社會中的一些人對幼兒教師的認知存在一定的誤解,即便是教師地位有所改善,學前教育師范生也還會受到影響,對未來失去信心。情況嚴重時,學生們還會有厭學情緒,發生逃課、曠課行為。
3.人際關系相關問題
3.1和同學的關系
學生經常會因為處理不好與同學朋友之間的關系而苦惱。例如某個師范生曾表示,她在兩個鬧矛盾的朋友之間左右為難,同其中一個人交好,另外一個就會不高興、不理解,最后她只好誰都不理,但失去朋友后自己又很孤單、悲傷,也不知道該用什么方法挽回曾經的友誼。再者,還有的學生天生性格孤僻,情緒不穩定,無法與他人正常交流、生活。
3.2和教師的關系
學前教育師范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與矛盾主要來源于他們的煩惱不被老師理解。某位學生表示,她的老師因為她某次成績不理想而訓斥她,她覺得老師的行為傷害了自己的自尊,所以開始討厭這位老師,后期更是討厭學習。再者,有的學生還認為教師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有失公允,辦事偏頗,總是有待優秀的學生。這些情況都是存在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破壞師生和諧的問題。
3.3和異性的關系
年齡在17~19歲之間的學前教育師范生正處于青春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智都在變化、成熟,容易產生一些懵懂的情緒。向成熟過渡的學生們開始好奇異性,不自主地被異性吸引。不過,有的學校女生較多,甚至是幾乎都為女生,這種生活、學習環境壓制了她們的心理需求,讓她們產生了心理障礙,即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也不懂得如何正確處理與異性之間的關系。
3.4和父母的關系
缺乏溝通、理解是父母與子女之間常見的問題,此外,學生的心靈也會因為家庭因素而受到傷害。例如,父母不問緣由就對子女發脾氣會引發子女的反抗,甚至是仇恨,再者,如果家庭不和睦,缺乏關愛的子女就容易自卑,認為生活不幸福,沒有活下去的意思。學生這種心理同樣會影響到學習和未來成長。
4.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對策
教師應重視學前教育師范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進行心理引導。
4.1豐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可分為理論知識教育和活動訓練課程兩個部分。在理論知識教育方面,教師可通過學前教育課程中的心理學科向學生傳授一些心理知識和梳理方法,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激勵他們樂觀面對生活和學生。在活動訓練方面,教師應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通過角色模擬、小品表演以及互訪互問等活動,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如何同他人交流,掌握一些簡單的心理疏導手段。
4.2設立心理咨詢和輔導點
學校可安排一些心理健康導師,設立針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心理咨詢機構,接待一些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通過心理治療手段幫助他們解開心結,讓他們學會如何與他人正確相處,如何更好的融入團體,適應社會。學校還可定期發放心理問題試卷,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心理情況。
4.3開展心理問題講座,培養健康的性意識
性生理成熟后,學生們就會對性產生好奇或者對其產生誤解,這種不成熟的心理情況會引發很多相關的心理問題。所以,學校和教師應采取一定措施,對學生進行性知識的講解,糾正其想法,同時這也是讓學生學會自我保護并樹立正確人生觀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胥平.談《幼兒心理學》教學中應該處理的幾個問題[J].考試周刊,2016(3).
[2]羅香群.男幼師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教育對策分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6(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