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部分,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實現詞匯量的擴展,語感的培養,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識,促進跨文化能力的培養提升。因此創建有效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具有現實必要性。本文主要就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建構與運用進行分析,以期進一步明確其建構應用思路,更好地帶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應用研究
一、 引言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英語文化素養和英語交流表達能力的培養備受關注,而閱讀則是實現文化素養提升,帶動語言表達交流能力的有效策略。英語閱讀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備受關注。初中階段的學生認知自控能力相對有限,課堂教學時間相對緊張,如何做好英語閱讀教學,必須以有效的教學策略為支持。加強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應用分析具有現實必要性。
二、 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共性問題
(一) 學生英語閱讀積極性不高
初中階段的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有限,而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部分往往涉及大量的陌生詞匯和抽象的語法知識,學生英語閱讀和學習的積極性普遍不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缺失意味著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困難重重。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忽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關注引導,多數初中生接觸的英語閱讀材料少,更覺得閱讀是負擔,閱讀能力培養始終沒有成效。
(二) 教師教學理念及模式滯后
在實際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多數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觀念滯后,側重于語法知識和詞匯的講解,初中生英語閱讀積累不多,對文章中涉及的西方風俗文化和文章的知識背景把握不到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甚至局限于課本,學生根本無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課本去延伸閱讀與學習,知識的學習缺乏延展性,不利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也有部分教師習慣性地主宰課堂,忽略了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聽從教師的安排,英語閱讀帶有很強的被動性,因此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始終見不到成效。
(三)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忽視泛讀
初中階段的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十分有限,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認真打好閱讀基礎。但是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師更傾向于精讀精講,對每一句話,每個單詞都不放過,學生缺乏泛讀練習。精讀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學生延伸閱讀的時間就十分有限,學生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泛讀,特別是一些文學名著更需要泛讀的支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過分強調精讀,忽視了應該的泛讀練習,學生英語閱讀水平普遍不高。
三、 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 發揮多媒體優勢,創設閱讀情境
隨著多媒體在初中教學中的廣泛運用,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創設英語閱讀教學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具體來說就是借助多媒體的音視頻圖文綜合展示優勢,將抽象的靜態的課本知識轉化為生動趣味的音視頻或者圖文資料,讓學生獲得直觀生動的認識,創建起和教學相關的氣氛場景,為學生搭建身臨其境閱讀學習的舞臺,吸引學生關注,激發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例如譯林版九年級英語第八單元Murder in west town,在課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幕布、音樂等營造案件現場,制造出謀殺案的氛圍,瞬間吸引學生關注,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以情景劇的形式展開課文的閱讀學習。教師不斷地啟發引導學生,讓學生在特定的角色扮演和情境氛圍中思考:Who is the murderer?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通過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優勢,創設吸引人的閱讀情境,讓初中生深入閱讀,自由學習。教學情境的創設也可以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課本內容大膽創新,積極嘗試,搭建不一樣的英語閱讀學習情境,在自主搭建的學習情境中,初中生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更高。
(二) 發揮學生主體性,創新閱讀教學方式
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備受關注。基于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學生學習被動的情況,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創新英語閱讀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發揮閱讀主體性,自覺閱讀與深入學習。英語閱讀本質上是學生對英語信息加工理解的過程,對學生的心理與生理都有要求。發揮學生的閱讀主體性就是讓學生參與到英語閱讀互動中,開展任務型教學,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可以是小組探討,可以是辯論賽等,形式不限,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新穎的活動中做到知識的觸類旁通。例如在講解譯林版英語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文章Kittys favorite film star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搜集自己喜歡的電影明星資料,在課堂上展示講解,學生課下搜集明星的海報和相關資料,興致很高地向大家介紹喜歡的明細,教師引導學生使用固定句子表達:How old is the film star? Is he handsome or not? Why? 等等,從而帶動閱讀教學。因為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多數學生都能參與到閱讀學習中。
(三) 課外拓展性閱讀,加強閱讀泛讀訓練
初中英語閱讀作為閱讀基礎奠定的關鍵階段,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做好泛讀練習。而泛讀練習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英文文學作品。教師通過課本的閱讀教學,提出引導性延伸性的話題讓學生思考,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深入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學生泛讀的過程中積累詞匯,提升語感,也實現了閱讀學習的課下鞏固。例如在學習譯林版九年級第四單元Never give up,教師可以課堂播放《肖申克的救贖》片段,讓學生感受Never give up的精神,讓學生課下閱讀相關的文學名著,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學生也能在閱讀中感受到堅持的力量。在平時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實際,準備相應的閱讀材料,例如可以選擇《英語漫畫》,選擇《學生輔導報》等,這些刊物圖文并茂的呈現和趣味的故事講解為學生的英語閱讀打開思維的大門,也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故事,激發其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英語文學作品及刊物的學習應該堅持泛讀的原則,培養學生迅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課外泛讀沒有教師的強制性約束,學生在輕松自由的閱讀氛圍中真正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水平。
四、 結束語
英語閱讀作為英語教學中的重點部分,教學模式的優化創設與應用必須引起重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更側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學生閱讀主體性的發揮,關注閱讀的質量和實效,而有效閱讀教學模式集中于閱讀情境的創設,閱讀方式的創新和泛讀精讀結合基礎上學生英語閱讀習慣的養成三個方面,基于這三個方面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簡介:
衛文燕,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張浦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