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英語教學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為了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前置作業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它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所學的內容,抓住其中的重點和難點,課堂上會更集中注意力地去學習,吸收知識的效率也會提高。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個性特點,積極地指導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把英語變成自己擅長的一門學科,這有利于他們以后的學習和成長。
關鍵詞:前置作業;初中英語;實效性
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并沒有重視前置作業的作用,只是簡單的一提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并沒有對布置的任務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學生往往對自己的認識也不足,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預習時抓不住關鍵,了解的都是表面的東西,而教師在檢查時也發現預習的效果并不明顯。因此我們要給出改進的方法來增強英語課堂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前置作業是學習重要的組成部分,讓其成為英語學習的切入點,可以促進初中學生英語全面的發展。
前置作業要體現教學目標。雖然現在的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接觸英語的學習,但是他們本身對英語的認識還不全面,大部分學生只是跟著老師走,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預習的效果差強人意。因此預習的時候要明白這節課要講的內容和掌握的知識并用正確的方法加以指導,這會讓學生的學習變得井井有條,他們也不會覺得英語學習太茫然。譯林版九年級上冊Unit 6 TV programmes主要介紹了電視節目相關的內容。我們可以針對每個學生平時都喜歡看什么電視開展對話教學,例如A:What type of TV programmes do you like? B:I like cartoons so much.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預習的時候也可以同學之間一塊練習對話,熟悉一下課堂上要學的內容,把自己喜歡的節目加進去。明白這節課主要要掌握的新的詞匯和句型,腦海里就會形成一個知識的框架,順著這個思路就可以很好地預習這部分內容,把復雜的內容整合處理使其變得簡單易學。
一、 趣味性前置作業
隨著時代的發展,應試教育也朝著素質教育發展,教師要主動地大膽創新,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法。目前課前預習這方面的工作還不是很到位,存在著缺陷,不同難度的預習內容用的是同樣的方法,沒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所以教師應該結合每節課的內容,創造出興趣性強的教學內容,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覺得這是一個快樂的過程。對于英語預習的正確引導很大程度上節省了課堂上耗費的時間,學生自己已經掌握了一部分,教師再點撥一下就可以了,而不是完全陌生的知識擺在他們面前。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 6 Reading ZhaLong—a special place這課主要介紹了扎龍自然保護區的情況,其中有大量的野生鳥類,這是學生喜歡的話題,可以讓他們通過記憶如crane(鶴)、sparrow(麻雀)、swan(天鵝)、 eagle(鷹)等單詞來了解課文,并將這些枯燥的詞匯與動物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考慮到初中學生的關注點,再與英語內容完美地契合,讓預習不再那么乏味,而是有趣的學習過程。
二、 開放性前置作業
英語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傳統的教材學習只是為了考試,這就很大程度上局限了英語的范圍,把學生固定在課堂的內容上,這對學生自身的發展十分不利。初中階段是汲取知識的關鍵時期,大腦的思維和記憶力非常強,所以要拓展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來豐富自己的英語內涵。生活中處處有英語,例如商標、路牌、店名等這些都是很好的載體,可以隨時隨地的記憶、增大詞匯量。我們還可以讓學生觀看原版電影,聽聽純正的發音,在具體的語境中培養語感,還可以讓他們學唱英語歌曲,主動地開口去說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這些都是課外學習的方法,可以讓他們學到很多教材中沒有的東西。
三、 多樣性前置作業
以往,教師在預習作業的布置上花費的時間太少,只是交代一下任務,學生機械化地去完成,看似整個過程很完整,其實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只是走了一下流程而已。教師應該創新前置作業的形式,讓它變得豐富多彩,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預習的效果就會有所提升。譯林版七年級上冊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是對學校的介紹,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詞匯去描述一下具體情況,例如playground(操場)、classroom(教室)、library(圖書館)、tree(樹)等都是學校常見的事物;也可以根據某個東西的特征展開分析,例如用不同的顏色red(紅色)、blue(藍色)、green(綠色)、black(黑色)對校園和教室進行描述。前置作業形式的多樣化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同時也可以發揮他們某些方面的優勢。
四、 層次性前置作業
在英語學習中,每個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層次參差不齊,預習作業如果是一樣的要求,就沒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因而也無法滿足全體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教師應該和學生交流溝通,準確地了解到他們現階段的學習情況,找準他們在班級里的定位,可以分三個層次來設計前置作業,讓大家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升。譯林版七年級上冊Unit 1 This is me主要是進行自我介紹和練習日常的招呼用語。在預習的過程中,學困生只要熟讀基本的詞匯就可以了,例如grade、slim、swimming、cute、hobby等,中等生可以通過掌握句型來學習,把單詞組成句子表達出來,優等生可以閱讀課文,靈活應用新的內容,實現自我英語水平的突破。教師要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實現個性化英語的學習并挖掘出他們的潛能。
綜上所述,前置作業在初中英語學習中既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又符合現代化教學和學生的需求。我們應該重視預習工作,對布置的任務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為學生找到一條新的學習途徑,引導學生養成自主預習的好習慣,轉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態度,讓他們在課堂上更高效地學習,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讓我們一起為提高初中英語學習的實效性努力吧!
參考文獻:
[1]張磊.借助前置作業,增強初中英語學習的實效性[J].教育藝術,2017,(8):60-61.
[2]趙雪梅.初中英語作業實效性設計實踐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3]劉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調查[D].山東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孫曉紅,江蘇省南通市,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