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
摘 要:華為榮耀手機作為國產手機中的一匹黑馬,其產業鏈的整合與發展策略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華為: 產業鏈:發展策略
產業鏈整合
2010年,華為發力移動閱讀市場,冀望產業鏈的整合和突破。在此之前移動閱讀產業鏈處于脫節狀態,包括終端商、軟件商以及網絡商在內的產業鏈成員一般都是在各自的領域卯足了勁加油干,盡管在各自領域取得不錯的成果,可移動閱讀市場不如人意。而在移動閱讀產業方面,通過與運營商談判,建立起了全方位合作。
手機閱讀可以使內容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讓用戶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內容,并能成為一種新的推廣渠道,而且,通過手機閱讀可以與電子出版業合作,能打造出數字出版新媒體,造成傳統報業、用戶、運營商三方互贏互利的局面,此外,教育產業資源也可以通過移動閱讀做電子教材的出版和管理,使得行業應用與移動閱讀業務深度整合。
市調機構Gartner的報告表明,2017第一季度中,華為市場占有率從8.3%升到了9%,為華為積累了更多的智能手機競爭力,并進一步增加了蘋果和三星的壓力。Gartner市場研究總監安舒.古普塔在聲明中說道:“華為現在已經坐穩智能機市場第三的寶座。”在第一季度,盡管三星鞏固了自己的領先地位,但是市場占有率從23.3%降低到20.7%,其可能是因為GalaxyNote7燃損事故的余波還沒有過去。同樣,蘋果市場占有率也從14.8%降低到了13.7%,其可能是由于一般春節和其他節假日期間是購物季的購物狂潮,導致在第一季度是導致銷售淡季,另一部分可能是iPhone8的傳聞使很多人繼續持幣觀望。
盡管華為前景可觀,得到國內很多人的支持,但差距還是存在。至少現階段很多人都認為蘋果系統是最快最順暢的系統,由此自己研發芯片成為了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強大的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也是讓華為手機擁有與眾不同的優勢。
比較自豪的一點是:華為是國內手機廠商中為數不多的在自研芯片方面長時間堅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并且已經擁有一定實力和國際芯片巨頭抗衡的廠商。
他們自主研發的麒麟芯片已經成為華為終端實現差異化的重要籌碼。據數據顯示,近年來,麒麟芯片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支持。并且由于是采用自己研發的芯片,導致華為終端成本降低,自己的產品管理起來也可以更加靈活,所以華為手機的性價比會更高,由此更加縮小了與其他競爭者的差異。
當前,華為正在進行技術和經驗等方面的積累,必然會在未來某個時間點爆發。10年前,蘋果在智能手機領域起引導潮流的作用,而在未來的創新中,華為的引領作用必將更加突出。
智能手機領域,中國品牌所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相應地使得供應鏈也越來越完善,這就促進了相關企業的發展。目前,盡管華為公司還未上市,但多家上市公司為華為手機提供了配件服務。2017年6月下旬,廣州賽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表明公司的第一大客戶是華為,將自己是“華為小伙伴”的身份揭示出來。
顯然,華為深受合作伙伴信任,并且給予了他們可靠的市場。根據文件披露的信息,賽意信息所創造的收入來自于華為所提供的機會,所占的比例由初期的59.37%上升到70.28%。朝歌數碼所披露的信息同樣揭示了華為的作用,企業收入中有81.365%的來自華為的訂單。盡管華為并不是朝歌數碼的最大客戶,甚至沒有進入前五大客戶的范圍。然而,這并非意味著華為與科拓通訊的合作不密切。
事實上,在華為的合作伙伴中,科拓通訊所占的地位十分關鍵。經過一系列技術方案的磨合,二者在智慧園區解決方案方面達成了良好的合作。比如,關于智慧停車,提出的解決方案由“視頻免取卡收費系統”及“停車場找車機”兩個大方案組成。在這一領域,科拓通訊的營業收入就超過了1.8億元,為母公司貢獻了超過3100萬元的利潤。
上市公司頻頻現身,這類公司吸引了上市公司及相關方對其的投資。
華為的很多合作伙伴都是上市公司,比如,神舟數碼、南天技術公司等。這些上市公司華為的產業生態鏈,稱得上是一道不錯的風景線。
深科技的有關信息表明,通過公開招投標活動,獲得了華為手機2017年的最大標。根據達成的相關協議,2017年的供貨量會同比增加70%。根據華為內部的評估,深科技被評為標桿合作伙伴,并被頒發了最佳質量獎等華為認證榮譽。
正是由于華為的背后有著如此完備的產業鏈才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發展策略
行業本質和發展趨勢
標準化是高新技術行業的一大特點。如果要獲得有效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要確保產品完全符合標準。除了要滿足國內的行業標準,還要符合國際認證標準。國內許多高新企業在國際的大門面前踟躕不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受到了標準化的要求。華為十分重視研發工作,尤其是在專利和標準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本加以攻克,以便掌握制高點。截至2017年底,華為加入了IEEE、ETSI、ITU等國際標準機構,并在其中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在華為看來,如果能夠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可以增加很多技術層面的主動性。在2008年期間,華為就提交了超過4000篇的與標準有關的文稿。截至2008年12月底,華為累計申請專利35773件。現在2017年,時間已經將近過去了十年,而在這十年中,華為可謂發展迅速,其申請專利數也遠超2008年很多。
除此之外,對于電信設備制造行業,要求企業具有很高的創新和研發能力。如果企業不具備自主研發實力,就會面臨被動局面。比如,從ISDN到最新的IMS架構,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對自主研發的爆發力有越來越高的要求。在快速更新換代的技術背景下,華為依然能夠達到要求。電信設備的價格也同芯片制造業一樣符合摩爾定律——指數型下降。同時,在計算數據等方面,卻呈現出了指數型上升的特征。
其次,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運營商會選擇不同的設備。這就使得單一的技術公司無法獲得壟斷地位。華為的成功不僅僅有著外界因素,還有內部因素。華為公司開始就更重視市場的觀察,將客戶需求作為研發和企業活動的核心要素。華為的市場定位不僅局限在中國,而是力爭在全球充當優秀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在與客戶合作的過程中,華為可以根據其需求提出定制化產品,而且所需時間要大大短于競爭對手,這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
客觀而言,華為的很多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并不具備絕對競爭力,但是由于擁有很強的產品研發能力,加上有效執行能力,因此可以在全球進行快速擴張。BDA分析機構就認為,作為市場新進入者,華為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機架而又高效的服務,同時能夠進行快速的研發,因此具備了不可忽略的后發優勢。
此外,鑒于未來網絡化對電信運營和服務的巨大影響,華為提出了“實現業務和網絡的融合,暢游全業務運營的海洋”的鮮明口號。華為準確把握的行業趨勢,這必然成為其發展的動力。
策略選擇
從成立開始,華為就積極地緊跟行業領導者。在成立初期,華為是默默無聞的,但是目前已經能夠在技術層面和三星、蘋果等國際企業進行競爭。這些成就使得華為獲得了無數的榮譽。到現在為止,由于華為在技術立足、認清了本行業的本質和發展趨勢,并且踏實穩健、面對企業文化的競爭敢于直面挑戰,再加上任正非個人的企業家精神造就了今日的華為。華為公司認為“戰略決定結構”,由此戰略的選擇尤為重要。
公司戰略主要分為事業層戰略和公司層戰略。事業層戰略主要是為客戶服務;質量好、服務好、運作成本低;持續管理變革;與友商共同發展。而公司層戰略主要為研究開發;標準與專利和全球運營。下面我們主要談的是公司層戰略。
先易后難,重點突破
從華為發展的歷程中我們發現,華為是由農村發展到城市的。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華為的數字交換產品主要應用在農村市場。截至1995年底,農村市場為華為貢獻了超過15億的銷售額。
從1997年開始,華為提出的GSM受到行業的認可,并且在城市市場得到廣泛推廣。通過不斷的市場拓展,華為積累了足夠的發展資金,而且競爭力也得以形成。華為之所以以農村市場為突破口,是因為承受的風險很小,而且那個時期,農村所注重的是實用性。由于具有了雄厚的資金與技術支持,華為逐漸將市場轉向了城市。
技術領先
以上所提到的華為一直都是自主研發芯片,作為高科技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技術優勢。盡管到了現在,依然每年拿出不少于銷售額的10%用于研發。在足夠的資金的支持下,華為積極地開發新技術,并且對競爭者的研發活動進行緊密的跟蹤。當前,華為的技術方案受到認可,在WiMAX、IMS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現在華為不僅在國內的一線城市深圳、上海、北京等地設立了研發機,還在美國達拉斯和硅谷、俄羅斯莫斯科等設立了研發機構。正是這些遍布全球的研發機構,使得華為可以充分吸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才,進一步充實了其研發團隊。
目前,華為的上海研究所、印度研究所等都具備很強的技術實力,并獲得CMM5級認可。這表明,華為的研發成果與研發機構、研發團隊得到了世界級的認可。同時,接近50%的員工集中在研發領域,這就充分表明了華為對于技術研發的態度。當然投入了如此巨大的財力與人力,華為的研發團隊也是沒有讓人失望,現在華為的銷量以及華為手機的功能都是證明。
扎實穩健的國際化經營戰略
華為在海外機構本土化過程中,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主要是因為該企業對本土化抱有客觀的認識,在積極地進行包容的同時,也十分重視華為自身文化的感染力。
在海外拓展的過程中,華為十分重視員工的激勵,并且建立了相應的激勵制度。對于海外的機構和員工,如果不能在財務等方面加強控制,就可能滋生腐敗,影響到華為國際戰略的推進。對此,華為建立了全球統一的工作流程,基于統一的平臺對全球的分支進行管理。在統一平臺的支持下,全球的分支機構都在總部的有效控制范圍內。
當然,如果要取得國際化成功,還需要積極地進行國際化經營。根據華為的發展理念,在國際化過程中,要拒絕機會主義。與明基等企業不同的是,華為十分重視自身技術的積累和推廣,并將其作為國際化經營的基本戰略。即使是面對國際領頭羊,華為敢于積極地接受其挑戰,通過自身的技術,敢打敢拼,終于拼出了一條出路。
基金項目:2016年度石家莊學院博士科研啟動(項目編號:16BS007)
(作者單位:石家莊學院)
【參考文獻】
[1]宗秀倩.華為發力移動閱讀市場冀望產業鏈整合[N].CCTIME飛象網,2010年1月22日.
[2]安迪.華為手機出貨量突破1億臺背后:研發與產業鏈垂直整合優勢凸顯[N].C114中國通信網,2015年12月21日.
[3]同花順.華為手機爆發點即將到來有望帶動全產業鏈高增長[N].中國證券網,2017年5月24日.
[4]佚名.華為加入WiGig聯盟積極整合產業鏈[N].中華液晶網,2012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