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榮云
摘要:現如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多措并舉,全力提升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企業贏得發展機遇,保障企業穩健發展的必由之路。實現業財融合便是現下許多企業高度重視并探索實踐的創新性舉措之一,也是當前企業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農業養殖企業作為對市場具有較強依賴性的低端制造企業,正面臨全面轉型升級,實現業財融合是企業財務轉型的重要體現,因此對企業業財融合展開深入研究并思考實現途徑是極具現實意義和價值的。
關鍵詞:農業養殖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現狀;對策
新形勢下,開源節流、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已經成為企業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扭轉傳統的粗放式財務管理理念,重塑業財融合的財務管理新模式已然勢在必行。然而業財融合作為一種新型財務管理理念,缺少完整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指導,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難免出現諸多問題和阻礙。例如,作為低端制造企業,農業養殖企業本身財務管理較為粗放,且財務與業務之間的關聯性較弱,實現業財融合難度較大,而農業生態養殖企業因為投入大、回報慢、風險高、融資難等特點,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對于實現業財融合有迫切需求,因此,以農業養殖企業為典型研究對象,分析農業養殖企業現階段業財融合落實狀況,并思考優化對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農業養殖企業業財融合現狀分析
(一)專業人才缺口較大,增加了業財融合實施難度
業財融合指的是現代化企業要將財務管理與業務經驗有機結合,通過密切財務與業務活動之間的聯系,將財務結果切實滲透到業務流程當中,為業務經營活動提供實時咨詢指導服務;通過實時參與業務活動,財務工作者也可以采集更多業務活動數據信息,并利用業務經驗優勢及時判斷有效信息,減少數據分析工作量,提高數據采集質量,為財務管理提供有力依據。因此,實施業財融合管理需要更多同時具備業務經驗和財務管理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然而業財融合是一種新型管理模式,企業缺乏應用經驗,復合型人才儲備不足,教育培養需要一定的時間,短期內無法完全滿足業財融合管理需求;同時第三方專業培訓機構業財融合復合型人才供不應求,所以短期內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斷層,總而言之,現階段企業實施業財融合面臨較大的專業人才缺口,業財融合管理缺少動力引擎,落實難度較大。
(二)財務與業務部門之間聯系互動不足,財務對業務的決策性難以實現
業務與財務相互獨立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趨勢,企業經營過程中為了優化企業治理結構,提升管理質量,企業必須明晰職權劃分,實現不同職能部門相互獨立。但是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運營發展逐漸成熟,內部職權部門不斷增加,原有的獨立結構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企業職權部門之間的聯系紐帶逐漸被切斷,呈現極度獨立的結果,即財務管理與業務活動完全獨立、隔絕,容易出現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而業財融合的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管理在事后核算和監督職能的基礎上新增了事前預測、決策、咨詢等新職能,倒逼企業必須修復并進一步鞏固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橋梁,否則,財務部門無法為業務部門提供決策參考和咨詢服務,業財融合也只能流于形式。
(三)財務核算及時性較差,財務對業務的決策支持延遲
在信息化、大數據興盛時代,數據是財務為業務活動提供決策和咨詢支持最具說服力和可信度的依據,數據核算、分析的質量決定了財務對業務活動決策的有效性,而信息化建設及大數據分析應用是保證數據核算質量的必要條件,企業信息化水平與財務核算水平息息相關。目前一些大型的農業養殖企業信息化應用比較廣泛,因此企業信息化建設比較成熟,但是大部分農業養殖企業屬于民營、私營性質,在管理運營方面較為落后,且為了縮減成本,對信息化投入較少,信息化水平與業財融合管理實際需求差距較大,如此,這些企業雖然短期內防止了成本增加,卻也忽視了長期的價值增長,由于信息化建設不足,依靠人工核算精準度難以判斷且及時性不足,財務信息失真現象頻發,導致業財融合失敗。
二、農業養殖企業實現業財融合的對策思考
(一)加強業財融合團隊建設,為實現業財融合奠定基礎
農業養殖企業在實施業財融合過程中要調整或制定符合業財融合要求的人才管理機制,按照新制度標準對原有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重新考核篩選,通過快速淘汰綜合能力不達標的財務人員、招聘專業能力較強的財務人員對原有的財務人才隊伍組織進行淘換和更新,保證現有人才隊伍基本符合制度要求。在此基礎上加強企業內部培訓教育,促使現有班底迅速成長為復合型人才以滿足業財融合管理需求,例如資源有限、規模一般的農業養殖企業可以組織財務人員參與到業務前端,通過到業務線上輪崗、參觀等方式幫助財務人員了解掌握企業業務活動;組織以優秀的財務人員和業務技術骨干為核心的人才交流活動,促進財務人員提升業務經驗和技巧,增強業務人員財務管理意識。而實力雄厚、規模較大的農業養殖企業在實施以上舉措基礎上可以加強人才培養投入,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為企業構建業財融合團隊提供指導,幫助企業提升人才培養力度,加快業財融合落實進度。
(二)加強財務與業務活動之間的聯系溝通,促進業財融合
農業養殖企業要將企業財務管理貫穿于業務活動之中,切實發揮現代化財務管理的決策、咨詢職能,通過加強財務與業務活動之間的溝通聯系以促進業財融合落地。企業要在制度方面打破財務與業務之間的“壁壘”,通過剛性制度規定企業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加強溝通聯系,對財務人員參與業務活動進行績效化管理,設置適當的激勵考核機制,將財務人員參與業務成效納入財務人員日常考核當中,對表現突出的工作人員予以物質獎勵,從而激發財務人員參與業務的積極性。鼓勵財務人員利用專業優勢,轉事后核算監督為事前預測、實時監督,通過全面預算、風險預測、成本核算、效益預判等財務活動對業務活動進行深入的財務滲透,從而打造與業務流程平行的“財務鏈”,將業務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實時性財務數據通過“財務鏈”傳遞到財務管理終端,并將財務管理終端形成的報告及時反饋與業務流程,形成良性閉環體系,使業財融合理念得到有效落實。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助力財務核算效率提升
農業養殖企業在完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對企業原有的信息化平臺或系統進行檢測和梳理,將多個系統進行合并從而形成業財一體化的信息系統,或者對原有的信息系統優勝劣汰,選擇最有利于企業發展需求的信息系統,對其進行優化升級,同時及時引入先進的信息系統,以提升信息化水平。要根據企業業財融合實際需求搭建具有企業特色的信息共享平臺,從而加快企業內部信息傳遞速度,避免信息不對稱傳遞,使企業各部門、各層級能及時獲取企業相關信息,提升信息傳遞速度。嘗試將大數據嵌入企業信息平臺當中,利用大數據分析對平臺采集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信息進行分析整合,以提升信息完整度,從而增加了財務核算的可信度和科學性,大大提升核算效率;借助完善的信息化平臺,財務部門還可以對業務活動進行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并作出解決預案,實現財務管理與業務活動協調一致,為業財融合奠定基礎。
三、結語
農業養殖企業在實現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面臨著專業人才缺口較大、業財融合團隊建設與實際發展需求不配,信息化水平低下導致財務核算實效性低,無法為財務管理落實新角色提供支持,業務財務部門過度獨立,缺乏聯系,導致企業業務與財務信息不對稱,未能切實發揮財務對業務活動的指導和決策作用等顯著問題。企業應該加強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密切財務與業務活動之間的聯系,從而有效促進業財融合,提升企業運營管理的安全性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鵬.農業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養殖企業為例[J].吉林農業,2018 (03):62.
[2]湯谷良,夏怡斐.企業“業財融合”的理論框架與實操要領[J].財務研究,2018 (02):3-9.
[3]詹云霞.對當前形勢下企業業財融合的一些思考[J].現代商業,2018 (09):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