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曉 張云濤
【摘 要】目的:針對老年口腔修復問題展開研究,探討老年口腔疾患的治療方法。方法:將我院2017年9月-2018年5月接收的50例老年口腔修復患者臨床資料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討老年口腔修復患者的臨床修復情況。結果:活動義齒修復29例;固定義齒修復18例,種植體修復3例。結論:在老年口腔修復中活動義齒修復是最重要的方法,咬合重建,避免老年口腔修復患者食物嵌塞、顳下頜關節病是老年口腔修復的關鍵。
【關鍵詞】老年;口腔疾病;口腔修復
【中圖分類號】R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01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正在逐漸步入了老齡化社會,老年口腔問題變得更加突出,給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很多老年人都有不同情況的牙列缺損或缺失。近年來,隨著口腔衛生宣教工作的深入開展,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但是在臨床中發現,很多老年患者不只是僅有口腔一種疾病,還有其他系統疾病伴發,如骨質疏松,牙槽骨吸收、神經肌肉功能退化等,這些極大的增加了老年口腔修復的難度。文中將我院2017年9月-2018年5月接收的50例老年口腔修復患者臨床資料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老年口腔修復患者的臨床修復情況進行分析探討,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9月-2018年5月接收的50例老年口腔修復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老年口腔修復患者的臨床修復情況進行探討。入選本組的患者年齡在50-80歲之間,平均年齡74歲;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3例,中學、中專或技校20例,小學27例;老年患者經濟狀況:月收入水平低于l000元者7例。3000元以上者27例,2000-3000元者12例,l000-2000元者12例;付費情況:醫保者14例,自費者36例。
1.2 方法
①由專業的口腔修復醫生進行全面檢查,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②拔除患者不能保留的殘根、松動不能保留的牙齒。③實施牙體修復,齦上清潔、齦下刮治等,牙周疾病的系統治療,并保證剩余牙齒的健康;④修復醫生進行牙體預備,取印模,確定咬合高度,試戴牙;⑤讓患者戴牙及復查。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l6.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同期組患者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50例口腔科修復治療的老年患者病例中29例(58%)為活動義齒修復,患者共缺失牙齒247顆,平均每個患者缺失8.5顆。18例(36%)口腔科修復治療的老年患者為固定義齒修復。3例(6%)口腔科修復治療的老年患者為種植體修復,29例口腔科修復治療的老年患者中全口義齒患者12例,上半口義齒患者7例。下半口義齒患者10例。18例固定義齒修復老年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共修復75個牙單位;其中,男53個牙單位,女22個牙單位。3例種植體修復老年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2例,共修復17個牙單位,其中,男10個牙單位,女7個牙單位,均為蓋嵴式式粘結固定修復。
3 討論
雖然近些年我國的經濟有了飛速的發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仍然存在著老年人口素質較差、社保醫保不健全、經濟基礎薄弱等非常多的情況。
據相關資料表明,目前我國老年人牙列缺損率為12%-88%,老年人的牙列缺失率為7%-14%,但是老年人口腔牙列的修復率非常低,即使進行修復的老年人中不良修復占得比重也很大,這就與國際上“8020目標”相去甚遠。
近年來我國在老年口腔醫學的發展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在老年人口腔疾患的殘根殘冠的保留、口腔治療模式、生理特點、新技術新項目的應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
老年人口腔的各組織器官因年齡因素均發生明顯的退行性變化,表現為頜骨骨質密度下降,牙槽嵴吸收,黏膜及牙齦變薄,萎縮;牙列缺損及缺失較多,口內存留大量殘根殘冠,剩余的牙也存在過度磨耗,形態改變,髓腔變窄變小,根管變細。甚至閉鎖,易出現根折、牙折;口頜系統的軟組織、顳頜關節涎腺系統也存在退化改變等。突出表現為:1牙合曲線異常,后牙功能尖重度磨損、交錯缺牙、對頜牙伸長;余牙區牙槽骨代償增生與缺牙區牙槽骨重度萎縮并存。以及不良的咀嚼習慣,均可造成牙列的縱牙合曲線與橫牙合曲線異常。②咬合垂直距離降低。老年人因牙齒重度磨損,雙側后牙游離端缺失。上、下頜交錯缺牙。致使正中咬合支持喪失,以及牙槽骨重度萎縮,導致咬合垂直距離明顯降低。過低的咬合垂直距離使患者咀嚼無力,咬合時易咬腮、咬舌、咬牙齦。
口腔修復治療模式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特點。由口腔修復科的醫師在綜合考慮患者的口腔疾病、全身系統病史、患者及家屬的承受能力及配合程度后制作切實可行的、能為醫患雙方都接受的方案。各分科嚴格按照計劃進行拔補治后再轉口腔修復醫師進行牙體及牙列的重建,以恢復適當的咬合功能。實施修復的方案既要考慮到老年人的口腔狀況.又要考慮到義齒在老年患者口腔中使用的效果如何。
選擇樹脂可摘局部義齒通常戴用時間較短,因為其機械性能較差,戴用不舒適,不利于口腔衛生。但因其相對便宜、易于修改,在其他牙齒隨后亦需拔除修復時,可較容易地修改加牙。作為老年患者的暫時義齒,有利于患者適應將來的全口義齒。與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相比,固定義齒體積小、無異物感、舒適、不妨礙發音,患者不需要取戴,咀嚼舒適。種植體修復不損傷臨牙,牙合力傳導與自然牙相同,咀嚼功能優于固定義齒聯橋修復,但目前有在費用高昂的問題。總之,口腔科修復醫師在整個修復過程中應注意做到全身與局部的相互兼顧、治療與護理的相互配合及治病與防病的相瓦結合,不斷改變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療條件,總結臨床經驗,為發展老年口腔醫學事業不斷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孫志英.老年人口腔修復情況的臨床特點和療效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23):84-85.
姜濤.老年患者口腔修復的臨床特點及對策[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5(02):607-608.
梅嶺嶺.老年口腔修復問題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2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