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肅
摘要:現在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關鍵階段,而事業單位在教育、醫療和城市建設與管理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更加要求事業單位的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深化,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本文主要針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范圍、計提折舊的必要性、計提折舊的原理和方法展開討論。
關鍵詞: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
2012年我國先后出臺了新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會計核算制度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F在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關鍵階段,而事業單位在教育、醫療和城市建設與管理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更加要求事業單位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深化,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本文主要針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范圍、計提折舊的必要性、計提折舊的原理和方法展開討論。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
(一)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
根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事業單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過 1 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使用期限超過 1 年(不含 1年)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一般分為六類:房屋及構筑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
根據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事業單位應當按照《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或相關財務制度的規定確定是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例如依據《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第四十三條:高等學校應當對固定資產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計提折舊。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不考慮殘值?!钡请S著全面預算管理的發展、事業單位改革的需要以及事業單位精細化管理的進一步深入。不分行業、級別、規模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發展方向。
根據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應當對除下列各項資產以外的其他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文物和陳列品;2.動植物;3.圖書、檔案;4.以名義金額計量的固定資產;5.已提足折舊后的固定資產,無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部分事業單位由于行業的特殊性,會涉及文物、陳列品、動植物、圖書、檔案。這些特殊的資產具有實物形態,價格高,且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科研等價值,因而被劃分到固定資產中。但是例如文物這樣的固定資產,其價值不會一般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損耗反而有可能增加;又如動植物的價值是隨著壽命發生變化,即先增長達穩定,穩定一段時間后,開始下降直到死亡。因此對文物、陳列品、動植物、圖書、檔案這些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以名義金額計量的固定資產主要是指國家直接劃撥的有土地,房屋和沒有相同和類似的固定資產。由于歷史的原因和當時市場經濟的不完善。對國家直接劃撥的土地,房屋和沒有相同和類似的固定資產按照名義金額“1元”入賬。因而對此類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將來隨著事業單位改革和精細化管理的深入,將采用資產評估等方式將逐步替代以名義金額計量的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后的固定資產與企業一樣,本文不再討論。
二、事業單位計固定資產提折舊的必要性
(一)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的必然要求
由于現在大部分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導致無法從賬面實時掌握固定資產狀況。出現重復購置,現有固定資產利用率低,部分單位甚至將固定資產出租、出借,謀取私利等現象。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后,將從賬面上隨時掌握固定資產狀況。財政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通過對各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特別是對提前報廢和不能使用或閑置的固定資產的檢查。將檢查結果與賬面固定資產情況對比,進而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二)符合事業單位改革發展趨勢和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事業單位改革方向有兩個:轉為企業和和轉為行政單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有利于改革的進行,尤其是事業單位轉為企業。改革中如果權屬關系不發生變化可以將之前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與累計折舊直接計入改革后的企業的相關科目中。
2012年我國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了很大的調整,引入了“累計折舊“這一概念。高等學校和醫院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明確要求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隨著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發展,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是未來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發展趨勢。
(三)事業單位計固定資產提折舊是財政資金節約、合理安排預算的必然要求
部分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重采購、輕管理”的傳統,對財政資金和國有資產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后不但可以對固定資產進行動態有效管理,避免國有資產閑置浪費。而且根據固定資產折舊明細可以基本掌握固定資產使用狀況。在安排年度預算時根據固定資產使用狀況向財政部門或者上級主管部門提出更新更換固定資產的資金要求。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重復采購,節約財政資金,加強預算管理。
(四)事業單位計固定資產提折舊是《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內在要求
《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要求會計信息如實反映各項會計要素的情況和結果,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能夠全面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妒聵I單位會計準則》規定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目標是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與事業單位財務狀況、事業成果、預算執行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事業單位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有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社會管理、作出經濟決策。如按照現行對固定資產折舊的規定,則無法如實全面可靠的反映固定資產狀況,不利于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與事業單位財務狀況等有關的會計信息,不利于反映事業單位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不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社會管理、作出經濟決策。因此應當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三、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的原理
由于事業單位在購入固定資產時已經全部列入事業支出,所以在計提折舊時不能再次計入支出類科目。2012年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固定計提資產折舊的進行了創新。對固定資產的折舊采用虛提的方法: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這樣的處理方法不僅滿足了現在對預算管理的要求,而且能夠真實、全面反映固定資產價值,實現固定資產實物和價值的精細化管理。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的具體方法
按照2012年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事業單位一般應當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一般應當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對于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而不像企業那樣還可以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加速折舊的方法。這是制度制定者以謹慎的態度防止國有資產的不合理報廢、進而浪費財政資金的方面考慮的。但是對于科研型和技術進步較快的事業單位如果不采用加速折舊,無法體現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必然導致這些單位的設備不能緊跟行業的發展,不利于這類型單位的業務開。隨著固定資產信息系統的建立和事業單位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事業單位未來也可以引入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加速折舊的方法,從而加快事業單位尤其是科研型和技術進步較快的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更新換代。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折舊方法中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年限平均法的原理是假設固定資產價值在其使用壽命之內逐漸減少,并且相同單位時間內的價值減少是相同的。其公式為: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折舊年限,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按照2012年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應折舊金額為其成本,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不考慮預計凈殘值”,此處及下面都統一不考慮殘值。)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的原理是假設固定資產的工作量與價值消耗成正比,例如汽車按照行駛里程計提折舊。其公式為:單位工作量的折舊 =固定資產原值/壽命期內總工作量,月折舊額=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
3.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適用于技術進步較快的固定資產。例如科研單位的檢測實驗設備。其原理是: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每年的折舊基數為固定資產年初賬面價值即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等備抵科目的余額。為了防止計提折舊產時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變為負數,最后兩年轉換為直線法。
4.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是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同樣適用于技術進步較快的固定資產。其計算公式為:年折舊率=每年尚可使用年限/每年尚可使用年限之和,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此方法的特點是年折舊率逐年遞減。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條法司《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2.
[2]財政部會計司《事業單位會計準則》2012,12.
[3]財政部會計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2012,12.
[4]盧飛飛.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必要性及方法研究[J].財會學習,201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