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東方
摘要:特種設備行業的經濟發展狀況主要與設備責任保險相關聯,而通過特種設備的檢驗才能突顯特種設備責任保險的內涵,因此特種設備的發展趨勢必將與設備檢驗行業的改革等相互影響,從而影響經濟狀況。本文將介紹特種設備經濟發展現狀中的主要影響因素和具體關系,并結合實際發展狀況分析如何利用相關影響因素尋求新的發展方向,目的是通過新時期的規劃措施進一步促進特種設備行業全面、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特種設備行業;循環經濟;責任保險;設備檢驗
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特種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到目前我國特種設備的使用技術尚不成熟,由特種設備引起的社會環境問題也不斷出現,設備改良后也可能出現新的問題。例如為解決能源供給需求將原本高能耗高污染的燃煤鍋爐改良為燃氣鍋爐類特種設備,雖然降低了環境污染,但能源消耗增加,環境污染問題也無法得到消除,應分析現階段能夠對特種設備進行全面優化的方面如設備檢驗等,盡可能取得穩定的經濟效益。
一、特種設備行業經濟現狀
(一)循環經濟指標的提出
大型設備一般能源消耗都比較大,也可能伴隨較多污染物的釋放,而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暫時不可替代的特種設備不僅高能耗、高污染,甚至多數都會危及人身安全,危險性較高,如壓力管道、燃氣鍋爐、重型建筑設備等,這些設備的使用過程存在較多社會環境問題,但暫時沒有消除相應問題的可代替設備供使用,因此應在使用過程中弱化相應缺點,循環經濟指標用以衡量特定設備的經濟性,它的提出使得這些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更加注重循環利用,盡可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二)智能循環經濟體系的建設
循環經濟這一概念的提出需要完善的制度體系進行規范,其主旨是對所用特種設備進行經濟性評估。制定完善的評定標準,利用信息化手段綜合收集城市能源消耗、能源供給結構、能源需求規模以及能源供給管理者的基本情況,從而因地制宜的進行經濟發展規劃,將特種設備的安置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環境適應能力相協調,最終減少環境污染,合理利用資源,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智能循環經濟體系的建設應與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相協調,并設立完善的參考指標如生產指標、污染物排放指標、能耗指標、能源利用率指標、經濟收益指標等,在經濟體系建設初步完成時應對特種設備的使用進行動態監測,收集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等信息,針對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設備進行改良,確保該設備的能源利用率達到最優狀態。
二、特種設備責任保險的影響
(一)特種設備責任保險的意義
特種設備多是大型設備,材料質地及性能要求高,運行操作方式也比較特殊,所以安全隱患較多,必須嚴格對待其運行管理工作,避免由于管理不力或者操作不當引發安全事故,甚至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隨著社會生產需求的增加,特種設備的類型和使用量越來越多,這無疑增加了特種設備的危險性,管理部門不得不關注特種設備的責任保險問題。通過特種設備責任保險這一觀念的確立能夠有效保障特種設備的生產、運輸、使用過程,明確安全責任范圍和責任人,督促施工單位或管理人員嚴格依照相關標準規范進行特種設備的生產、安裝和管理,通過層層審批和監督來控制特種設備的放行和規劃,確保特種設備的質量和工作效率。
(二)特種設備責任保險的完善
特種設備責任保險的完善是確保社會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任務,也是保證特種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首要舉措,完善特種設備責任保險需要工程施工單位嚴格執行施工過程,管理人員加強工程管理。首先在特種設備安裝施工過程,要使施工人員明確個人職責,并對其做好技術監督。其次對于特種設備的全過程管理,需要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標準進行特種設備的選購,對于標準中未涉及的特種設備如有需求,應進行監督制造和圖紙會審。接著設備運行管理企業應加強設備運行監測,定期檢查設備運行情況,保證設備高效運行。最后應安排技術人員對特種設備的運行過程進行技術研究,以不斷尋求其優化改造方式,提高設備工作效率。
三、特種設備行業的發展優化
(一)特種設備檢驗行業現存問題
首先,安全生產問題普遍存在于我國特種設備使用過程中,設備操作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尤其面臨較大的安全威脅,政府管理部門也對此制定了相關安全規定,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這就需要使用特種設備檢驗行業將發揮設備安全性能與加大經濟生產力度的矛盾相協調,尋求恰當的經濟發展方式。
其次,由于市場競爭力度不斷加大,多數私有企業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顧特種設備檢驗結果的權威性,肆意使用不合格或檢修過期未申報的設備,不僅會增加生產安全隱患,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最后,特種設備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利用行政管理手段進行特種設備資源分配和市場管理將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檢驗行業必須接受嚴格的資質審查和體質管理,難免會使特種設備的分配使用過程更為艱難。
(二)特種設備檢驗體系的建立
要想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特種設備的檢驗體系。首先需要明確建立特種設備標準檢驗機構的指導原則∶以開放的思想吸收先進技術和人才,培養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正確的競爭意識;以“優化資源、提高經濟生產效率”為特種設備執行安全檢查的理念;堅持不斷創新發展,一切以人民利益為根本,使特種設備的檢驗工作更加公益化。
其次,為了迎接新時代的挑戰,特種設備檢驗行業需要順應國際形勢和科學完善的發展方向,制定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創新制度,不斷完善自身企業的檢驗條件,為特種設備檢驗規模化提供良好的環境。
最后,特種設備檢驗行業需要嚴格遵守行業道德,明確自身安全責任,以節能減排的綠色理念進行工作創新,嚴格把關做好設備檢驗工作,確保檢驗結果準確可靠,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在新發展階段配合省市及國家各級行政部門的工作,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同時隨著我國市場進一步開放,特種設備檢驗機構要增強市場競爭意識,做好與國際上先進檢驗公司同臺競技的準備,甚至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開展,走出國門求發展。
(三)特種設備管理體制的創新發展
特種設備檢驗行業的根本任務是對特種設備進行質量監督,對技術安全進行把關,保證特種設備從生產、安裝到運行過程都符合質量技術要求,而僅僅依靠檢驗工作很難起到實際管理效果,進而難以發揮特種設備的經濟價值,這就需要特種設備檢驗行業進行改革創新,完善特種設備檢驗管理體制,將司法、行政管理部門與檢驗管理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檢驗權威性。
新型管理體制的確立需要快速形成公信力,即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規范化的管理模式來推動下一階段工作的開展。因此對于新型特種設備檢驗管理機構來講,首先要制定統一的質量管理標準、運營服務標準、考核評價標準等,完善工作管理體系,與國際上先進體系對接,使各項管理工作上一個層次。其次要結合不同特種設備的特點對特定特種設備的檢驗作出細化規定,并不斷優化管理依據方式,然后要成立安全評估小組,負責定期或者不定期以抽查方式進行特種設備的安全評估工作,及時處理質量問題,上報運行管理問題,最后要鼓勵所有的檢驗及管理人員不斷學習先進技術,與時俱進,增加競爭意識,開拓創新,不斷提升個人能力,便于順利開展工作。
四、結束語
目前來看,多數特種設備生產、安裝、運行過程都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并且能源消耗較大,不利于經濟發展,需要進行工作改革。這不僅需要政府管理部門從制度上做好特種設備責任保險工作,更需要管理部門通過特種設備檢驗工作排查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才是發揮特種設備經濟價值的必然趨勢。各層管理部門應相互配合,做好特種設備行業的監督和管理工作,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兵,徐維普,李前,符明海,李昱,吳恩啟.特種設備型式試驗機構生存現狀與對策研究[J].化工設備與管道,2018,55 (03):13-18.
[2]徐培明.特種設備檢驗社會化背景下的監管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張亦冰.基于監管視角的區域特種設備安全風險要素及預警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