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展
【摘 要】:中醫養生文化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傳統的養生保健因其瑰麗的傳統文化和認識人體生命的智慧,成為了我國養生保健行業中的領軍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對更高生活水準和養生的需求日益旺盛,國內中醫養生行業日益膨脹。然而,雖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本文從我國中醫養生這一現狀入手,通過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來提出一些相關措施,以求改善其不足。
【關鍵詞】:中醫養生;現狀;不足;措施
【中圖分類號】R2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一 我國中醫養生行業的現狀
近年來,由于國內存在的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國民身體素質整體呈下降趨勢,于是養生開始逐漸為許多人所青睞,國內的養生保健行業開始蓬勃發展。而在養生所涉及的所有行業門類中,利用中醫文化進行養生保健最為健康無害,也是最受民眾歡迎的。據不完全調查統計,中醫藥在高血壓、糖尿病等病例中的使用率已經達到了50%以上;在保健方面的運用率占到了88%;在康復中的參與比重更是高達93%。黨和國家也高度重視中醫養生的發展,為此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許多社會機構也開展了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央視及各大電視臺也相繼創辦各種養生類節目。中醫養生在我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許多缺陷,阻礙了養生行業在我國的發展。
二 中醫養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從業人員水平和素質參差不齊
該行業中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一直備受質疑。不難了解到,許多所謂的“養生專業人員”都是從一些養生機構里培訓出來的,未曾受到專業的中醫知識教育,對很多藥物的性狀無甚了解。這些人員中不少人文化程度比較低,專業技能不合格,卻可以經各種部門的允許,持證上崗。這些情況勢必會阻礙我國中醫養生行業的發展。幾年前轟動全國的“神醫”張悟本事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張悟本厚顏吹噓,屢出“著名中醫世家”、“醫療養生專家”、“橫空出世、石破天驚”等驚人之語,所謂“綠豆湯包治百病”的不經之談更是讓許多人爭相效仿,一度抬高了國內綠豆市場的價格。
(2)服務系統散亂,監管力度不夠
目前我國中醫養生行業雖然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總體來說養生產業的規模還是比較小。由于相關技術的匱乏,產品研發水平較低,無法和市場需求有效對接;再加上從業人員的水平良莠不齊,整體服務系統都比較混亂。此外,政府對這個市場的監管還是不夠到位,比如養生機構的專業水平是否達標、中醫養生書籍內容是否合格以及市場準入機制問題,都沒有進行有效的治理。這導致我國的中醫養生行業一直無法朝更好的方向發展完善。
(3)不少人養生知識匱乏,盲目養生
當下,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保健,這本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然而不少人卻因為自己相關知識的不足,弄巧成拙。比如有些機構大肆宣傳養生的好處,鼓吹民眾去聽他們所謂的“專家”上養生課,課程結束之后就開始推送他們的產品。這時候許多人都被所謂的“專家”洗腦,不惜花重金購買哪些所謂的純天然中醫養生產品——實則大都是偽劣產品。筆者身邊就曾遇到這種例子,而上當的大都是老年人。此外,許多年輕人也存在著盲目養生的情況,只要是對身體有利的藥品或者服務都一律采用。而中醫養生講究因人而異,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同一套養生體系,盲目養生反而適得其反。
三 改善我國中醫養生現狀的幾點措施
針對上述我國中醫養生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不足,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對策,以求缺陷得以改善:
(1)加大對專業人員水平的重視程度
利用中醫文化進行養生同別的養生服務還存在一定區別,中醫養生對中醫方面的專業能力要求較高。而中醫養生如果發展良好,對人們百利而無一害。但是普通民眾較少有精通中醫養生知識的,絕大多數人還是要依靠專業人員,所以專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尤為重要。因此筆者建議,中醫養生服務從業人員必須要求一定的文憑,獲得國家專業技術部門的技能認證才可上崗,比如針灸、推拿、醫藥等。在進入市場服務民眾之前,必須接受相關的正規訓練,進行多方考核直至合格,以此保證專業人員的水平。
(2)政府加大對中醫養生行業的監管力度
為改善現狀,政府也必須做好自己的工作:第一,加大對中醫養生行業的財政投入,以提高養生產業的相關技術與產品研發水平,促進養生服務系統的科學化與一體化;第二,加強對市場亂象的監管力度。由于現在市場準入門檻太低,許多人不管專業素質如何都可以設法持證上崗,為此政府必須加強調控力度,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再者應重視養生機構的專業技能,對養生機構的設立做好把控,禁止不三不四的機構流入市場。
(3)加強對相關民眾養生知識的普及
針對許多民眾盲目養生的問題,我們必須加強對相關民眾養生知識的普及,有很多種途徑;比如通過廣告等媒體形式對民眾形成引導;比如在小區內召開居民大會,宣傳養生的益處以及盲目養生帶來的危害;比如在合適的地方拉條幅,呼吁民眾不要盲目養生等。此外,公民自身也應多了解正確的養生之道,豐富自己的養身知識,去除不良的養生觀念,以避免上當受騙,或者投入良多卻事倍功半,給自己或者家人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結語:養生保健作為提高身體素質的一種有效途徑,關乎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因此面對混亂的行業現狀,我們必須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期實現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以便更好地維護我國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除上文所述之外,我們還可抓住機會,發展養生旅游業,加強國際間養生保健行業的交流與合作,以提高我國養生保健的總體水平。
參考文獻
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國中醫養生保健發展的現狀與思考[J].中醫研究.2013(26)
韓穎萍,王明.中醫養生保健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及思考[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9)
王發渭,孫熾東,許成勇,黃泉智.試論中醫學養生保健觀[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