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瑞
【摘 要】目的:針對婦產科術后感染進行深入分析,并且就術后感染的部位以及住院時間與術后感染的關系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婦產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手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針對100例患者的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包括術后感染發生情況,以及感染部位、住院時間和術后發生感染的關系。結果:100例婦產科術后患者中,發生感染21例,術后發生感染率為21 %,術后感染的部位包括:胃腸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切口感染和宮腔感染,術后感染率分別為:胃腸系統28.57%、泌尿系統23.81%、呼吸系統19.04%、切口感染14.29%、宮腔感染14.29%,發生術后感染患者的住院時間為:住院時間小于七天的患者3例,術后感染發生率為14.29%、住院7天至14天的患者7例,術后感染發生率為33.33%、住院時間大于14天患者11例,術后發生感染率為52.38%。結論:婦產科患者術后感染的部位為:胃腸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切口感染以及宮腔感染,并且住院時間越久,發生感染的幾率就越大,因此建議臨床上要針對術后感染的發生因素來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率,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并且促進全面提升醫院的醫療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婦產科;術后感染;影響因素;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2
婦產科是醫院臨床上患者較多的科室,給予婦產科患者行手術治療,也是外科臨床最為常見的治療方法,但是發生術后感染的病例也相對較多,并且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婦產科患者術后感染對患者的病情恢復有著嚴重的影響,并且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同時也降低了醫院的醫療質量,令患者對醫院的醫療水平產生質疑,往往會引發醫患之間的醫療糾紛,造成不良后果。要想降低婦產科患者術后感染的發生率,首先醫護人員要提高婦產科術后感染知識,了解引發術后感染的因素,并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及身體狀況給予相應的預防措施及抗感染治療。本文將選取我院婦產科收治的手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婦產科術后感染的發生率、發生部位進行深入分析,并且得出一定結論,現將總結如下,為臨床提供可借鑒的資料,僅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產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手術患者10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患者年齡為22歲至64歲,平均年齡為(40.23±3.14)歲。其中包括: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22例、剖宮產患者31例、卵巢囊腫患者19例、子宮內膜癌14例、異位妊娠14例。病例納入標準:(1)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2)患者具有小學及以上文化水平,能夠良好的溝通。病例排除標準:(1)排除手術前感染患者;(2)排除精神類疾病患者;(3)排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4)排除患有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功能性障礙患者。
1.2 方法
對所選婦產科手術患者的病例以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記錄患者術后感染的發生情況、計算術后感染發生率,并且針對術后感染的發生部位以及住院時間進行統計,術后感染率=感染例數/總例數X100%。
1.3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例數以n表示,計量資料用百分數%表示,t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感染率
婦產科手術患者發生術后感染21例,術后感染率為21%。
2.2 感染部位
術后感染部位包括:胃腸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切口感染和宮腔感染,感染率為:胃腸系統28.57%、泌尿系統23.81%、呼吸系統19.04%、切口感染14.29%、宮腔感染14.29%。
2.3 婦產科術后感染與住院時間關系
婦產科術后感染患者住院時間小于7天的3例,占比為14.29%;住院時間為7--14天的患者有為7例,占比為33.33%;住院時間超過14天的患者11例,占比為52.38%,由此可見,患者住院時間越長,發生術后感染的幾率就越大。
3 討論
婦產科術后感染是影響患者病情恢復的最大因素,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如果患者術后感染情況嚴重,則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這樣不但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時也會給患者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另外,還會令患者對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產生質疑,從而影響醫院的技術水平評價。臨床上有資料顯示,婦產科術后發生感染的部位相對來說較為廣泛,包括:呼吸系統、胃腸系統、泌尿系統、切口感染、宮腔感染等,其中以泌尿系統感染和胃腸系統感染以呼吸系統感染的發生率較高,因此臨床上在給予婦產科患者行手術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消毒,按照規范來進行操作,并且醫護人員在嚴格執行手術室以及病房管理制度,定期消毒,并且保持通風,做好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的預防措施,針對已經發生術后感染的患者,及時給予科學的有效的抗感染治療。
通過本文的深入分析可以得出:100例婦產科手術患者的術后感染發生例數為21例,感染發生率為21%;術后感染部位包括:胃腸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切口感染以及宮腔感染,胃腸系統感染率為28.57%、泌尿系統感染率為23.81%,呼吸系統感染率為19.04%,切口感染率為14.29%,宮腔感染率為14.29%;術后發生感染的患者住院時間小于七天的3例,占比為14.29%,住院時間為7--17天的患者7例,占比為33.33%,住院時間大于14天的患者11例,占比為52.28%。
綜上所述,婦產科手術治療的患者,在術后發生感染的幾率較高,并且患者住院越長感染的發生率越高,因此,在臨床上,針對婦產科術后感染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術前做好相應的預防感染措施,促進臨床治療效果,并且要盡量縮短術后患者的住院時間,避免引發術后感染,針對已經發生感染的患者,要及時給予相應的抗感染治療,促進患者身體恢復,提高患者對臨床治療效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林敏秀,章偉麗,周興輝,張隆英,曹珊珊. 婦產科術后醫院感染患者的臨床特點和病原菌分布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07):1082-1085.
路文紅. 婦產科患者術后感染的臨床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05):52.
楊卉. 婦產科患者術后感染的相關因素及其護理措施分析[J]. 國外醫學(醫學地理分冊),2018,39(0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