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丹丹
摘 要:對校本作業設計的方法和原則進行了闡述,論述了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進行校本作業設計的路徑和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校本作業;設計策略
校本作業的含義是多層次性、多元化的。校本作業始于學校、在學校中運行并最終以學校為根基。校本作業首先要解決的是教學實踐和學校教育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其次要解決的是學校現有教學理念的弊端;最終是為了促進學生和學校的發展服務。因此,校本作業是以完成上述教學目標為基礎的學校內部作業編寫教學措施,校本作業在實踐過程中具有以人為本和靈活性的特征。和傳統作業相比,校本作業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予以反饋,使得學生學習更具主動性。此外,校本作業本身在實踐過程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方面要求教師具備強大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另一方面則要求教師不斷進行知識結構更新,在立足教材、源于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校本作業的開發與設計,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獲得持續提升的機會。
一、提升校本作業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
高中化學教師在校本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以作業內容、作業結構為切入點,以學生能力提升和化學綜合素養提高為導向,探索校本作業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校本作業之中引入一些實踐性的推斷題和選擇題題型;另一方面,教師要在校本作業設計過程中堅守教材,以課本為出發點,通過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方式進行校本作業設計。比如在關于阿伏伽德羅常數的例題中,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道例題: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1 L 0.1 mol/L的HCOOH溶液中,所含HCOO-與HCOOH粒子數之和為0.1NA;
B.32g氧氣含有氧原子數為4NA;
C.常溫常壓下的33.6L氯氣與27 g鋁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為3NA;
D.標準狀況下,1 L庚烷完全燃燒后,所生成氣態產物的分子數為7/22.4NA。
二、創新高中化學校本作業設計方式
高中時期是學生價值觀形成、個性養成的關鍵時期,是形成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階段。因此,高中化學課堂成為探究式教學方式、創新型教學課堂的主要陣地。因此,教師需要在校本作業設計之中探尋能夠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學習形態的設計方法。
校本作業設計方式的創新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使得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習技巧和學習思維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作為教師自編的學習材料,校本作業設計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化學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認知范圍和發展情況為前提。首先,教師要對化學課程體系、內容進行梳理,對校本作業進行合理構建,使得不同學習程度、不同化學基礎的學生能夠獲得更為精細的課后訓練任務;其次,要在校本作業之中引入探究性演示實驗,通過對學生分組的形式來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幫助學生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再次,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互動教學環節,增強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使得學生在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自己研究出創新的學習方法,使得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最后,進行經典例題和代表性習題設置,并進行詳盡和精準的講解,引導學生化學解題進入正確軌道,避免陷入機械性訓練的怪圈。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結合校本課程的基礎上進行實驗編制,深入化學學科本質。
三、借助網絡資源進行校本作業設計
在化學教育中引入網絡資源,能夠為教師開展化學課堂教學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途徑。教學實踐表明,傳統教育和網絡教育的組合能夠發揮出比傳統教育模式更加強大的優勢,使得學生獲得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和學習視野,教師要善于運用網絡技術來提升校本作業設計的科學性。
(一)制作校本作業相關復習微視頻
作為一種高效率的課堂復習模式,微課能夠幫助學生在溫習以往知識的同時形成自主學習習慣。教師可以將微課引入校本作業設計之中,使得課堂教學之中的重點和難點能夠在微課之中得到展現,讓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足夠的教師支撐,教師制作的微課視頻一般在5~10分鐘左右,要有的放矢、突出重點。制作好的視頻需要上傳到QQ群或者微信群之中,以便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學生也可以將在完成校本作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境及時傳達給老師,便于教師了解其學習的關鍵所在。
(二)教導學生使用APP軟件
各種手機學習APP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視頻軟件和游戲軟件之中也不乏一些對學習有用的軟件。以高考化學寶典為例,其中蘊含著大量的易錯知識點總結、化學實驗教學要點、化學題目解題技巧等豐富的學習內容;與此同時該軟件具備考點總結、專項訓練的作用。上述學習軟件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方便學生的學習。但是,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選擇有用的學習軟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規范學生軟件的使用情況,避免學生過度依賴學習軟件,使得校本作業能夠得到高效率的輔助工具。
總而言之,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創新的過程中,高中化學校本作業的研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校本作業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更是一種重要的課堂反饋方式和檢驗學生學習效率的途徑。為了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最大限度地提升校本作業設計的合理性,在這個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臣金.高中化學校本作業的設計研發[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吳苕根.作業創新設計例談[J].高中化學教學參考,2014(1).
[3]許振方.凸顯“做中學”理念的校本作業形式探索[J].教學參考,2016(6).
編輯 謝尾合